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又见苏东坡
0.00     定价 ¥ 38.00
深圳南山图书馆
  • ISBN:
    9787501616862
  • 作      者:
    祝勇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2-01
收藏
作者简介

祝勇,作家、纪录片导演。现任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曾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驻校艺术家,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

出版文学作品四百余万字,主要作品有《故宫的古物之美》《故宫的隐秘角落》《在故宫寻找苏东坡》等。

任《辛亥》《历史的拐点》《苏东坡》等大型纪录片总撰稿,国务院新闻办、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天山脚下》总导演。  


展开
内容介绍

《讲给孩子的故宫·又见苏东坡》从入仕、求生、书法、绘画、文学、交友、岭南7个维度,为青少年梳理北宋文豪苏东坡坎坷而坚韧的一生。

作品以优美、凝练、专业的散文化语言,为青少年读者呈现故宫和苏东坡千丝万缕的联系,再现文豪的英姿及其作品的风采,对青少年学习文学、了解历史、领悟作品大有裨益。从而引领青少年更清晰地了解历史,掌握文博知识,更深入地体会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


展开
精彩书评

祝勇已经着魔一般陷入了昨天的文化里。这样的人不多。因为一部分文人将其视做历史的残余,全然不屑一顾;一部分文人仅仅把它作为一种写作的素材,写一写而已。祝勇却将它作为一片不能割舍的精神天地;历史的尊严、民间的生命、民族的个性、美的基因和情感的印迹全都深在其中。特别是当农耕社会不可抗拒地走向消亡,祝勇反而来得更加急切和深切。他像面对着垂垂老矣、日渐衰弱的老母,感受着一种生命的相牵。我明白,这一切都来自一种文化的情怀!

——冯骥才(作家)

 

故宫历史浓厚、人文荟萃,器具精美,是真正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祝勇整日与苏黄米蔡为伍,与沈文唐仇为伴,他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有了一个妥帖的释放点,也为他未来寻得了一个可靠的基础。但说到底,还是他的心静。他说,他在故宫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他读的书,大多是繁体竖排没标点的。在这争名逐利的世上,他能不为利益所动,沉潜在中国文化的魅力里,致力于读书做学问,颇有《楚辞》里“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气势,在浮躁的今日,更显出一种风度。

——俞晓群(出版人)

 

祝勇深省静穆,像江南深深的小巷,像巷尾微澜的古井,自是一派闲静。祝勇的为人为文多是冷冷的不动声色,但很干净——气味很干净,心灵很干净,其中蕴有足够的真诚和内在的激情,有一种特殊的诚恳在里面,是那种我喜欢的有真正感情的人,当然带着坦然的目光(指目光中没有任何企图),带着一种北方男人的力量……

——冷冰川(艺术家)


展开
精彩书摘

相遇·在故宫邂逅苏东坡

在很多年前的一次“时光倒流,你愿意生活在哪个朝代?”的网络民调中,宋代位居第一。对此我不持异议,因为宋代人的生活中,有辞赋酎酒,有丝弦佐茶,有桃李为友,有歌舞为朋。

我们今天最广泛使用的字体——宋体,也是用这个朝代命名的,这是因为在宋代,一种线条清瘦、平稳方正的字体取代了粗壮的颜式字体,这种新体,就是“宋体字”,可见那个朝代影响之深远。更不用说山水园林、金石名物、琴棋书画、民间娱乐,都在宋代达到高峰。

在宋代,有这样一位才人,世人皆熟知,也是我最想书写的,今天我们常唤他“苏东坡”。

这不仅是因为苏东坡在宋代的历史舞台上十分重要,他的诗句、词句时常在中国人的心头萦绕。比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比如“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比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比如“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比如“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比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比如“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更不用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里面,有孤独,有相思;有柔情,有豪放;有挫败,有挣扎;有苦涩,有洒脱。他的文学,几乎包含了我们精神世界里的所有主题。于是,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在不同的境遇里,与他相遇。

更是因为苏东坡好玩。他机智、幽默、坦荡,乐于和自己的苦境相周旋,从不绝望,也从不泯灭自己的创造力。甚至说,他文化和人格中所有的亮点,都是由他所处的苦境激发出来的。苏东坡不仅让我们见证了世界的荒谬与黑暗,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的潜能,看到了中国文化精神的茁壮。

作为故宫博物院一名工作人员,我更多地想把苏东坡的精神世界与“艺术史原物”透过文字联系起来。2020年,故宫600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将在文华殿举办规模空前的“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在观看与赏玩之余,我相信世间每一个人都能从苏东坡的艺术里重新感受到人生,而苏东坡,也定然在后人的阅读里,一遍遍地重新活过。


展开
目录

相遇·在故宫邂逅苏东坡

入仕·我当凭轼与寓目,看君飞矢集蛮毡

苏轼写下的第一首诗是什么?

苏轼在科举考试中的表现如何?

年轻的苏轼遇到了哪些困难?

求生·谁怕?一蓑风雨任平生

来到黄州之后,苏轼过着怎样的生活?

为什么苏轼又叫“东坡居士”?

在黄州苏东坡有哪些成就?

书法·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苏东坡的书法代表作是什么?

苏东坡的书法有哪些特色?

苏东坡还有哪些著名的书法作品?

绘画·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什么是“文人画”?

苏东坡的绘画作品有哪些?

苏东坡最喜欢画什么?

文学·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在中国文学中,“石头”意象代表什么?

对苏东坡而言,“赤壁”意味着什么?

苏东坡的《赤壁赋》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交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东坡的生命中有哪些重要的朋友?

《水调歌头》是写给谁的?

什么是“西园雅集”?

岭南·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什么是“贬谪文化”?

岭南如何成就了“吃货”苏东坡?

苏东坡的晚年是如何度过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