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义类和义类体系
第二节 课题的提出
第三节 研究目标
一 义类体系
二 义类标注
第四节 语料来源
第五节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
第一节 义类建设
一 基于词义特征的方法
二 基于组合特征的方法
三 基于语义场和领域特征的方法
四 建设义类方法的总结
第二节 语义标注
一 基于知识的词义消歧
二 基于语料库的有监督消歧
三 基于语料库的无监督消歧
四 词义消歧方法的总结
第三节 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一 前提理论
二 研究方法
第三章 汉语词汇义类体系的定义(上):名词部分
第一节 汉语词汇义类的特征
第二节 名词义类体系
一 句法功能对于名词分类的作用
二 语义角色对于名词分类的作用
三 语义选择限制对于名词分类的作用
四 名词义类详解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汉语词汇义类体系的定义(下):动词、形容词部分
第一节 动词义类体系
一 句法功能对于动词分类的作用
二 论元结构对于动词分类的作用
三 语义选择限制对于动词分类的作用
四 动词义类详解
第二节 形容词义类体系
一 句法功能对形容词分类的作用
二 论元结构对形容词分类的作用
三 语义选择限制对形容词分类的作用
四 形容词义类详解
第三节 建立义类体系的难点
第五章 义类自动标注
第一节 基于词典的义类标注
一 拼音与义类的关系
二 义项与义类的关系
第二节 多义类消歧
一 高频义类标注
二 有监督的自动消歧实验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基于语料库统计的义类研究
第一节 义类频率和分布
一 名词义类的分布及其频率
二 动词义类的分布及其频率
三 形容词义类的分布及其频率
第二节 义类的内部特征
一 义类内外特征的互补关系
二 计算方法
三 个案研究一:名词义类“1.1 生物”子类的固定词根比例
四 个案研究二:动词义类“1自主变化”子类的固定词根比例
第三节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