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一、认识“河南”
    1.何谓“河南”
    2.汉唐早期遗迹
    3.“未有河南,先有沥浯”
    4.两个中心区域的形成
  二、近河中心的出现与繁盛
    1.作为运粮河的漱珠涌
    2.佛教寺庵的兴建
    3.宗族与广彩行业的迁入
    4.行商巨族前来定居
    5.清代变革的前沿阵地
    6.近代城市化进程
    三、近河中心与龙凤街道
第二章  龙凤古代史迹与明清移民
  一、五代十国:南汉遗闻
    1.风水堪舆之“龙”
    2.祭坛传说与考古发现
    3.从“龙尾道”到“龙导尾”
  二、明代:状元家族开基立村
    1.番禺谢村张氏开基龙尾乡
    2.医灵古庙和仙桂遗址
    3.番禺谢村的族谱与口述
  三、明清鼎革:反清复明与遗民逃禅
    1.宁隐庵的咏春传说
    2.寻访“五枚”其人
    3.宁隐庵、海幢寺与明遗民
  四、清代:海上贸易与宗族开基
    1.东莞怀德乡与邓世昌家族
    2.深圳宝安麦氏与始兴里
    3.赵兰桂堂与陈家直街
    4.佛山奇槎乡周氏与汝南巷
    5.顺德桃村曹氏与曹家巷
    6.瑶溪杨永衍与鹤洲草堂
    7.沙湾“茶王”家族与鹤鸣诸巷
第三章  晚清大变局
  一、甲午战争的忠烈记忆
  二、戊戌变法的不屈诗篇
  三、图强求变的志士办学
    1.“妇女界梁启超”与育贤女学
    2.“同盟会徐氏三姐妹”与贞德女学
    3.“岭南诗宗”、同盟会与南武公学
  四、南武风云:从社会风潮到辛亥革命
    1.抗美拒约中的南武校长
    2.南武、洁芳与广州同盟会
    3.南武教员、广彩改良与武装起义
    4.南武同仁与黄花岗起义
    五、保粹堂与文化反思的双向交织
第四章  近代龙凤的生活、动乱与发展
  一、“富者多居之”的格局延续
    1.鹤鸣五巷孝廉第与泰巽商号
    2.天庆里冯家大院与利丰商号
    3.联鹤大街南圃与香港中原电器
    二、艺术气氛与文化思想
    1.岭南画派新代巨匠的人生转折
    2.现代主义画派里的“东方毕加索”
    3.从南武走出的人类学家梁钊韬
    三、外贸与工商业的发展
    1.太古洋行与太古仓码头
    2.大阪株式会社码头与大阪仓
    3.卫百揆与诚志堂货仓
    4.中国第一家橡胶厂的诞生
    四、中国共产党的龙凤纪事
    1.南武养育的革命理论家温健公
    2.南武校友、抗日战争与秘密战线
    3.“五渔船”起义与太古仓归化国有
第五章  结语
编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