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小味道:藏在味蕾里的乡愁
0.00     定价 ¥ 49.80
贵州孔学堂图书馆
  • ISBN:
    9787122328441
  • 作      者:
    高维生
  • 出 版 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一个人的味觉里,隐藏着一辈子遇见的人,经历的事。
我们怀念、迷恋曾经的那些味道,不过是怀念与迷恋那些人、那些事。
一道道故乡的美食,穿过时光的帷幕抵达舌尖,
那是令人沉醉的旧日时光,也是远行路上的乡愁行囊。
本书笔调素朴,叙述温婉,从容道来的故事里都是心心念念的熟悉味道,那是故乡的滋味。
展开
作者简介
高维生
曾当过工人,现为报纸副刊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出版散文集《季节的心事》《俎豆》《东北家谱》《酒神的夜宴》等三十余种。曾获各种文学奖项,诗歌和散文被推荐到韩国、马来西亚等国。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中国饮食文化读本。
菜犹如一个传记的主人,它承载着食者的记忆、经历、悲欢与乡愁。
每个菜都是一本大书,从中能寻找到历史的踪迹,也能发现自己走过的印迹。
本书分为大地野菜、五味杂记、吃食漫谈、寻味记忆四部分,
在回味每一种食物的经历时,也在咂摸时间的滋味。
展开
精彩书摘
姥姥的烧土豆

姥姥说来到土豆地,总要观赏一阵子。紫色的土豆花好看,香味薰缭,在地头里走不出多远,就会被花弄醉。我坐在教室中学习,看不到土豆开花的情景,只是记忆中的事情。姥姥家种的土豆,早已装入麻袋,离开大地的泥土。
1995 年,读过东北作家迟子建写的一篇小说——《亲亲土豆》。

如果你在银河遥望七月的礼镇,会看到一片盛开着的花朵。那花朵呈穗状,金钟般垂吊着;在星月下泛出的银灰色。当你敛声屏气倾听风儿吹拂它的裤之声时,你的灵魂却首先闻到了来自大地的一股经久不衰的芳菲之气,一缕凡俗的土豆花的香气。

迟子建捕捉到土豆的灵魂,她说的“凡俗”,却是更加赞美土豆花。我被她的文字引诱,买下了以此篇为书名的《亲亲土豆》。

放寒假我来到姥姥家,一场大雪过后,满山遍野的白色。天老公路铺盖积雪,长途客车碾上去发出声音。
从三工地的汽车站下车,走到姥姥家,要走半个多小时,在雪地中走这么长的路,穿的棉衣又多,来到家门口时,出一身汗。看到一张张亲人的脸,注意墙旮旯有一“土篮子”土豆。土豆挤挤挨挨的,特别惹人喜爱,把我一下子拉近。屋子里和外面温差大,我的手和脸发烧一般。站在炕边,摘下棉帽子,身上背着书包。姥姥笑呵呵地说:“傻狍子装什么呀,脱鞋上炕。”我一屁股坐在炕上,书包随手丢在一边。眼睛的前方,“土篮子”中的土豆,勾起我的馋虫, 目光在上面踅摸,一个个地摩挲。

土豆和人最亲近,秋天,家家户户储存白菜和土豆,以备度过冬天。父亲单位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统计每人订多少秋土豆,分菜的那一天,在单位的空场地上,停着一辆草绿色的解放汽车,轮胎上沾满泥土,牵着一拖挂土豆,连夜从外地运回来。父亲单位的同事, 从车上往下卸土豆,装入每个人的麻袋里,抬到磅秤上过重量。短发女会计,手中拿一支红圆珠笔,在分菜的统计表上画钩,过秤后的土豆装上推车。小山一样的土豆,使车子变得沉重,我在前面拉, 妹妹在后面推,穿过闹市的街头,跨过布尔哈通河上的大桥,过冬的菜被运回家中。土豆一般不放在菜窖里,而是堆在一进门的墙角, 拿砖围起来,用从屋后的园子里挖出来的土埋土豆。因为这里离门不远,所以进出带来的风大,能给土豆降温。否则屋子里太热,土豆长芽就不能吃了。

土豆有多种吃法,炖白菜,炒丝炒片,还有一种吃法——土豆烀熟拌酱油,就着二米子饭吃。我乐意吃烧土豆,这让我想起了在姥姥家烧土豆的情景。我家的灶炕烧煤,烧不了土豆,只有寒假到姥姥家,才能吃到烧土豆。落地灶烧大块柈子,外屋地弥漫木香味, 土豆不能放在红火上烧,饭后余火熄灭,埋在炭灰里。我和舅舅出去玩“藏猫乎”,姥姥家住在半山坡上,家家相挨,无法建院墙,但每家门前都有一段石台阶,供人们上坎下坎。我们跑上跑下,体力消耗大,回到家中时,肚子里感到缺点儿什么。坐在炕沿边上,等姥姥去灶坑里扒烧土豆。

土豆剥开皮,热气腾地冲起来,烧熟的土豆烫手,在手中掂来掂去,不停地吹气,让它尽快凉下来。姥姥拉过烟匣子,摸过纸卷一支烟。她划了一根火柴,点着新卷的烟吧嗒地吸,看我吃得香,乐呵呵地说:“在你家吃不到吧!”一个烧好的麻土豆,很快吃得一干二净。

雪封住大山,风吹雪粒打在脸上生疼,风不停下来,孩子们都不出家门,躲在热炕上,玩嘎拉哈,翻绳玩。来姥姥家时,妈妈一再叮嘱,按时写作业,不能光贪玩,否则明年假期不让来姥姥家。下午趴在炕上写作业,看玻璃上的霜花,河套上的冰锃亮,想去滑冰车。不知什么时候,姥姥笑呵呵地推门进来,手捧新烧的土豆。沾着木灰的土豆散发香气,很久吃不到的烧土豆,又出现在眼前。

我看着姥姥粗糙的手,她不怕烫吗?
展开
目录
第一辑大地野菜
002- 蘑菇把嘴拱咧歪
006- 宝塔近瞻涌几重
012- 大脑瓜儿
016- 一口苣荬菜味儿
023- 蘸酱菜的灵魂
027- 山野桔梗
032- 打乌米的眼睛
034- 蕨芽珍嫩压春蔬
039- 森林的耳朵
042- 极端之美
045- 感受野菜的精神
048- 淡中滋味长
053- 菜中的细节
059- 天然水芹菜

第二辑五味杂记
064- 额芬饽饽
069- 老厨家的味道
074- 希勒布达小米
078- 粗犷的苞米子粥
084- 上贴饼子下炖菜
088- 冬包豆包讲鬼怪
095- 油炸糕的香味
098- 日常黄米饭
101- 乌褐色的冻梨
104- 酸菜炖粉条
108- 朝鲜族风味泡菜
113- 满族的白肉血肠
117- 李连贵熏肉大饼
123- 印象里道斯
126- 记忆酱汤
132- 冷水明太鱼
137- 一方食物
142- 豆质香味
147- 青黑的蝲蛄
150- 关东美食笔记
173- 一些小事
177- 脂香味厚的米肠

第三辑吃食漫谈
182- 头刀韭菜盒子
185- 家乡干豆腐
189- 紫皮长茄子
192- 迷人的黄豆
196- 经典的东北菜
199- 小菜大拉皮
201- 老婆油
203- 姥姥的烧土豆
206- 油茶面儿
208- 怀念核桃
211- 清晨剪春韭
213- 生豆芽
216- 记忆味道
219- 榆树钱儿
222- 微甜杏仁
225- 满族黏耗子
230- 家常豆腐

第四辑寻味记忆
236- 干栏式的苞米楼子
241- 全国粮票
244- 北方的泥火盆
248- 疼痛在八月的乡村
256- 放山挖参满山跑
267- 水中漂浮的眼睛
271- 第四粮店
274- 北方菜窖
276- 淘米瓢
278- 吃喝之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贵州孔学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