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自由人生
0.00     定价 ¥ 26.8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0259348
  • 作      者:
    胡适著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与年轻人分享人生随想与文化之思。收录《文学改良刍议》《差不多先生传》等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

   ◇在中国近现代学术界,开一代风气之先。倡导科学治学方法,深刻影响几代学人。

   ◇李敖、唐德刚等甚为推崇的启蒙大师。

   “在意识形态上能颠倒众生的思想家”

   “错过胡适,中国错过了100年”

    宁鸣而死

    不默而生


展开
作者简介

    胡适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学者。1910年赴美留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提倡新文学并率先创作白话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1938年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1948年赴美,后到台湾。著有《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自由人生》收录了反映胡适各个时期主要思想的文章,涵盖其一生学术文化历程,同时又有所侧重,着重选择了关乎个人修养与处事历练、做学问的态度与方法以及对人生与世局的观察与体验等方面的内容。全书共分四篇,包括:人生随想,文化之声,教育论话,生命记忆。胡适用简单朴实的白话文,开启民众智识的心门;他以追求自由的人生,鉴照中国现代文明的来临。

展开
精彩书评

    胡适是“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发展过程中,继往开来的一位启蒙大师。他在我国近代的学术思想思想界里,可以说是初无二人。

    ——唐德刚

    胡君真是“旧学邃密”而且“新知深沉”的一个人。

    ——蔡元培

    没有疑问的,胡适之是咱们这个时代里的一个好人。他有所不为,他洁身自爱。……无怪乎柴尔兹(M. W. Childs)说他是Sage of Modern China(现代中国的圣人)了。

    ——李敖(《播种者胡适》)


展开
精彩书摘

    差不多先生传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吧。”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展开
目录

一 人生随想

人生问题

人生有何意义

科学的人生观

思想的方法

工程师的人生观

不朽——我的宗教

大宇宙中谈博爱

新生活——为《新生活》杂志第一期作的

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易卜生主义

漫游的感想

一个问题

差不多先生传


二 文化之声

新思潮的意义

文学改良刍议

什么是文学——答钱玄同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名教

信心与反省

再论信心与反省

三论信心与反省门

科学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改革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九百年前范仲淹争自由的名言

大众语在那儿

归国杂感

“老章又反叛了!”

《尝试集》四版自序


三 教育论话

少年中国之精神

领袖人才的来源

智识的准备

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

青年人的苦闷

学生与社会

读书

为什么读书


四 生命记忆

中国第一伟人杨斯盛传

中国爱国女杰王昭君传

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

追悼志摩

追忆曾孟朴先生

丁在君这个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