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包与容的人生必修课:全新升级版
0.00     定价 ¥ 68.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0252134
  • 作      者:
    文德编著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包容是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的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潇洒;包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接纳和宽恕;包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和心灵的丰盈;包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和生活的艺术,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之后的从容、自信和超然。本书从为人处世、化解人生苦难、成就事业、恋爱交友、婚姻家庭、职场生存、面对成败等方面阐述了拥有一颗包容之心所要拥有的智慧,是指导读者走向幸福生活和成功人生的智慧书。

展开
精彩书摘
  人的心胸就好比芥子
  唐朝时,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道:“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过分不懂常识,是在骗人吧?”
  智常禅师闻言而笑,问道:“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可有这回事?”
  “当然!当然!我读的书岂止万卷?”李渤得意洋洋地说。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如今何在?”
  李渤抬手指着头说:“都在这里了!”
  智常禅师道:“奇怪,我看你的头颅也只有一个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莫非你也骗人吗?”
  李渤顿时目瞪口呆,无话可说。
  就像可以装下须弥山的小小芥子一样,人的心灵像一个小小的宇宙,能够装下目力所及的一切,甚至还能装下想象中的无穷空间,心境浩瀚则无边界。圣严法师把上述公案中的禅理用之于职场,即是告诫职场中人必须拥有开阔的心胸。
  何谓“心胸开阔”?法师将这类人分为了两种:一种人心胸开阔、知天乐命;另一种就要求创业者拥有超越利害得失、成败是非的心态。
  第一种人生性乐观,即使面对职场中的诡谲风云,依然能够自得其乐。但是,这种人的缺点在于可能因过分乐观而变得对什么都不在乎,当事业顺利时,他能在谈笑间运筹帷幄;当无所事事时,他也不以为意。
  与第一种人相比,第二种人追求更精彩的人生,同时,他们的人生态度也更加积极:他们渴望一展宏图,面对挫折时不会像第一种人一样毫不在意,但也不会因职场的不顺、事业的失利而自伤自怜,而是能够自我宽慰,重新出发。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圣严法师所在的农禅寺经常遭遇台风的袭击。某一年台风来袭之前,圣严法师让弟子将寺中低洼处的物品都搬到了高台上,但是由于雨水过多,农禅寺还是被淹了,损失很大。但圣严法师却并不因此难过,“面对这无奈的事实,我认为既然已经尽力处理了,无论结果如何、有没有损失,都不必那么在意,只要全心处理善后就好”。
  这正是真正开朗的心胸,遇事竭尽全力,即使无法挽回也不抱怨生活。这种态度对所有人来说都有裨益,处于紧张、忙碌、压抑的职场环境中的人更应该好好体会。
  一天,一位企业家来向圣严法师求教。原来是因为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他的企业逐渐走着下坡路。想到昔日的辉煌,这位企业家内心非常痛苦。
  圣严法师劝慰他说:“最初你不是白手起家的吗?那时候你什么都没有,只是后来生意才渐渐做大的。现在不过是回到了原点,或者说是比你的起点更高一层的地方,你只是失去了你曾经就没有的东西,何苦为它烦恼?”
  企业家说:“如果一开始就没有,那么我也不会这么痛苦。恰恰是因为我有过那么多钱,但现在全赔进去了,我才会割舍不下,又不知如何是好。”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本也知道钱财是身外物。至于你内心的痛苦,能处理的就处理,不能处理的就放下。一切从头开始,不也很好吗?”
  “那也就是说我大概没有东山再起的希望了吧!”企业家失望地说。
  圣严法师合掌说道:“不要这么想,即使这一生没有希望,来生还有希望,永远都有希望的。更何况在你面前,还有那么多重新开始的机会。”
  这位企业家的苦恼就在于他心胸虽然宽广,却都被高远的志向占据,没有给可能出现的挫折留下一点空间,以至于他无法豁达面对暂时的失败。
  纵观风起云涌的职场,每个人可能都是一颗微不足道的芥子,但其中那些心胸开朗的芥子,不仅有足够的胸怀容纳须弥山,也有化解一切挫折的涵养。
  胸襟的大小可以丈量你的世界
  为人处世,首先应当提倡“豁达大度”的胸怀。豁达,即性格开朗;大度,即气量宏大。合起来就是说,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气量宽宏,能够容人。
  气量和容人,犹如器之容水,器量大则容水多,器量小则容水少,器漏则上注而下逝,无器者则有水而不容。
  气量大的人,容人之量、容物之量也大,能和各种不同性格、不同脾气的人们处得来。能兼容并包,听得进批评自己的话。也能忍辱负重,经得起误会和委屈。
  古语云:“大度集群朋。”一个人若能有宽宏的度量,那么他的身边便会集结起大群的知心朋友。大度,表现为对人、对友能“求同存异”,不以自己的特殊个性或癖好律人,唯以事业上的志同道合为交友基础。大度,也表现为能听得进各种不同意见,尤其能认真听取相反的意见。大度,还要能容忍朋友的过失,尤其是当朋友对自己犯有过失时,能不计前嫌,一如既往。大度,更应表现为能够虚心接受批评,一经发现自己的过失,便立即改正;和朋友发生矛盾时,能够主动检查自己,而不文过饰非,推诿责任。大度者,能够关心人,帮助人,体贴人,责己严,待人宽。
  气量大,还表现为在小事上不顶真,不为小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人生在世,谁都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使人不快的小摩擦、小冲突。别人触犯了自己,就犯颜动怒,或者记下一笔,“秋后算账”,这样只会把自己孤立起来。“私怨宜解不宜结”,在处理朋友关系当中,尤其应当如此。“大事清楚,小事糊涂”,不计较小事,这是一种美德。如果朋友之间能够心地坦然,互相信赖,互相谅解,有了意见能及时交换,那么彼此之间即使有些成见也是不难消除的。有些青年相互之间容易结死疙瘩,就是因为心胸狭窄,气量狭小,爱纠缠小事,时间长了,意见变成见,怨气变成怨恨,感情上就会格格不入转而反目成仇。在小事上宽大为怀,不会使你蒙受损失,只会使你受人敬佩。
  西汉时的韩信,在年轻潦倒之时,曾有人逼他从胯下钻过去,实在是够欺人的。后来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不但没有杀这个人,反而赏之以金,委之以官,使其大受感动,不仅消除了私怨,最后还成了舍命保护韩信的勇士。韩信这种“以德报怨”的方法,比起有些青年一感到被欺负就“针锋相对”“以牙还牙”的做法来,实在要高明得多。
  一个人的气量是大是小,在心平气和时较难鉴别,而当与他人发生矛盾和争执时,就容易看清楚了。气量宽宏的人,不把小矛盾放在心上,不计较别人的态度,待人随和。而气量狭小的人,则往往偏要占个上风,讨点便宜。还有的人在和别人的争论中,当自己处于正确的一方,成为胜利者的时候,则心情舒坦,较为愿意谅解对方;但当自己处于错误的一方,成为失败者的时候,则往往容易恼羞成怒,对人家耿耿于怀,这也是气量小的一个表现。朋友之间的争论是常有的,一个真正豁达大度的人,不应该因为别人和自己争论问题而对人家耿耿于怀,更不应该因为别人驳倒了自己的意见而恼羞成怒。
  宽宏的度量,往往包含在谅解之中。要想见到不顺心的事而不发脾气,就必须养成能够原谅他人的缺点和过失的习惯。待人接物,不能过于苛求,“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别人过于苛求,往往使自己跟别人合不来。社会是由各式各样的人组成的,有讲道理的,也有不讲道理的,有懂事多的,也有懂事少的,有修养深的,也有修养浅的,我们总不能要求别人讲话办事都符合自己的标准和要求。真正的豁达大度者,当那些懂事较小、度量较小、修养较浅的人做了得罪自己的事情时,能够宽容他们,谅解他们,不和他们一般见识。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最豁达、最能宽容人的人,乃是最善于谅解人、最通达世事人情的人。
  豁达的度量,从根本上说是来自一个人宽广的胸怀。一个人倘若没有远大的生活理想和目标,其心胸必然狭窄,就像马克思所形容的那样:愚蠢庸俗、斤斤计较、贪图私利的人,总是看到自以为吃亏的事情。比如,一个毫无教养的人常常只是因为一个过路人看了他几眼,就把这个人看做世界上最可恶和最卑鄙的坏蛋。
  眼睛只盯着自己的私利,根本不可能有豁达和宽容的胸怀和度量。“心底无私天地宽。”只有从个人私利的小圈子中解放出来,心里经常装着更远、更大目标的人,才能具备宽广的胸怀,领略到海阔天空的精神境界。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有一种智慧叫包容
人的心胸就好比芥子
胸襟的大小可以丈量你的世界
放开胸怀得到的是整个世界
蚌含沙而孕珍珠,人大量而容天地
豁达的人生源自一颗懂得宽容的心
包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包容的实质是包容自己
博大的心量可以稀释一切痛苦烦恼
遇谤不辩,沉默即宽容
心宽寿自延,量大智自裕
多一些磅礴大气,少一些小肚鸡肠
苛求他人,等于孤立自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宽容,让痛苦变为伟大
千金易得,宽厚之心难求
第二章笑对苦难,包容人生的泥泞坎坷
苦难是上帝赐予的财富
以游戏之心看待挫折
折磨你的人是你的新鲜空气
学会接受不可更改的事实
宽容环境,生活就会更美好
不能改变环境,就学着适应它
关上一道门后,总有另一扇窗打开
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包容问题,包容残缺
面对嗔怒,宽容是一种美德
原来我们可以如此幸运
从新的视角拍摄生活的乐趣
悦纳一切苦与乐
第三章悦纳自己,包容自身的不完美
世上没有绝对的完美
不必把一个污点放大到全身
标准过高只会迷失自己
不要为你的缺点遮羞
接受别人的帮助不必感到羞愧
换个角度,从缺陷中发现美
跨越性格缺陷,完美就在背后
自卑和自信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宠儿
包容自己,逃出“心狱”的监禁
只看我所有的便能拥有快乐
已经拥有的东西最珍贵
“出丑”是“出众”之母
第四章宽以待人,包容是赢得人心的奥秘
为人处世以容人为上策
留有余地是一种理智的人生策略
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律己宜严,待人宜宽
自我反省得到他人的尊敬
指责只会招来对方更多的不满
迁怒是不负责任者的行为
尊重他人就是要理解和包容他人
不要把别人的冒犯放在心上
用刀剑去攻打,不如用微笑去征服
悦纳别人的与众不同
帮助曾经伤害过你的人
得理也要让三分
要私下指出别人的缺点
放大镜看人优点,缩微镜看人缺点
对自己的对手“投之以木桃”
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也是一种包容
不因偶尔的过错就丧失对朋友的信任
容人小过,不念旧恶
要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包容他人的四句箴言
第五章化解矛盾,一分包容胜过十分责备
因包容而避免冲突
与他人争执时,懂得后退一步
以高姿态化解对方的挑衅
低姿态消融他人嫉妒的壁垒
不咎既往,冰释前嫌
用爱消除隔阂
以包容之心接受建议
宽容让摩擦去无踪
把心放宽,学会克制
你对待别人的态度,决定了他人对你的态度
用命令的口吻说话,只会加深别人的反感
第六章合作共事,包容大度方能成就大业
人与人,在互惠中成长
告别“独行侠”时代,你才可以“笑傲江湖”
胸襟开阔方能成就伟业
胸襟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
能够包容他人才能被更多人接纳
回避恶性竞争,不抢同行盘中餐
没有永远的敌人:学会妥协,力求共赢
应该为公共利益做些什么
找到合适的另一半
请相信你的合作者
第七章包容下属,柔性的管理力量
宽待下属,制造向心效应
以高姿态对待下属的顶撞
有张有弛,驾驭人才的刚柔策略
广开言路,不可独断专行
尊重差异,有分歧才能有收获
做一个给下属台阶下的领导
善于推功揽过
“知荣守辱”,做自谦自省的高明领导者
依靠强大影响力进行无为管理
引导下属进行良性竞争
不要过多干预下属的工作
第八章多点包容,爱情才会走得更深更远
早一点宽恕,会避免悲剧的发生
换位思考,走入他心灵的栖息之地
猜疑、嫉妒是咬噬爱情之树的蛀虫
重新接纳悔过的爱人
在爱情的天平上,迁就等同于包容
爱情需要善意的谎言
偏见会折断丘比特的翅膀
忍耐让爱情之花更艳丽
没有堤坝的河流,迟早会干涸
爱情需要有温柔的滋润
要“示弱”不要“示威”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才能传递温暖
多给对方一些谅解
谁是谁非不重要
爱情要有激情,更要有理性
第九章婚姻家庭,包容的心才是人生的港湾
家庭是人生的幸福天堂
完美婚姻可“欲”而不可求
包容与理解是美满婚姻的保障
婚前睁两只眼,婚后闭一只眼
婚姻如鞋子,只有经过磨合才能合脚
欣赏你的爱人
善待自己的妻子
唠叨是婚姻的致命伤
第十章原谅生活,才能更好地生活
不要抱怨生活的不公平
生命本身并没有残缺
在贫穷面前抬起头来
吃亏有时是种福
失去可能是另一种获得
人生随时都可以重新开始
把心重新放到起点上
昨天的总要在今天归零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相信下一次会更好
快乐不快乐,完全取决于你
摆脱内心的羁绊
时刻保持乐观的心境
第十一章乐观豁达,包容人生的成与败
有必胜的信念才有胜利的结果
劣势有时能成为优势
四个字:坚持到底
来一次破釜沉舟
失败,另一种收获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任何时候都不应该绝望
不要因失败而退缩
有了希望就能战胜苦难
熬过去就是胜利
把握现在更有意义
豁达是心灵的解药
知足者能享天人之福
人生不在输赢
能拿得起就要能放得下
大丈夫能屈能伸
第十二章不抱怨的世界,不抱怨的智慧
抱怨只会让事情更糟
原谅生活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付之一笑,人生才会活出大境界
心宽才能长寿,长寿才能幸福
心境平和,对自己说“不要紧”
谅解是痛苦的止损点
不思八九,常想一二
少一分怨恨,多一分快乐
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忘记惹你生气的人
与错误握手言和
第十三章百忍成金,包容忍耐才能不断超越
学会忍耐,磨难变财富
忍辱负重,方成大业
委屈才能求全
切莫感情用事
小不忍则乱大谋
以糊涂之道还治糊涂之人
坦然面对流言飞语
善用“老二哲学”
动心忍性,增益不能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该妥协时就妥协
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
克制自己的不利情绪
学会约束自己的欲望
第十四章浑水才能养鱼,人生难得糊涂
糊涂的人因“傻”得福
恰到好处,才是最好
形醉而神不醉,外愚而内不愚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会吃亏是比金钱更值得珍视的财富
不是聪明得太快,而是糊涂得太迟
记住该记住的,忘掉该忘掉的
吃糊涂亏,积无量福
糊涂比聪明更显智慧
洞明人生,难得糊涂
第十五章感谢折磨你的人
“蘑菇经历”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人生总是从寂寞开始
以高标准要求自己
不要让自己成为“破窗”
耐心地做你现在要做的事
学会必要的忍耐
顾客把你磨炼成上帝的天使
善待你的对手
远离虚荣才能接近对手
心胸开阔,天地自然宽广
感谢你的竞争对手
给自己一点压力
在压力中奋起
给自己一个悬崖
第十六章包容的方与圆
包容不是姑息迁就
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
把握善良的分寸
不要一味地忍让
忍让搬弄是非者,毫无意义
智慧地忍辱是有所不忍
沉默有时是一种自我伤害
忍无可忍,不做沉默的羔羊
百忍成金,不泄一时之恨
忍一时风平浪静,忍一世一事无成
不必委曲求全,不必睚眦必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