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老子 庄子
0.00     定价 ¥ 49.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3503325
  • 作      者:
    (春秋) 李耳, (战国) 庄周著
  • 出 版 社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老子 庄子(图文精释版)》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是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之一。《老子》一书共分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所以又称《道德经》。
  《庄子》,亦称《南华经》,为道家经典之一。《庄子》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逍遥游》等内篇7篇是庄子所著,外篇、杂篇共26篇,是庄子门徒或后学所著。内篇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庄子》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老子》和《庄子》作为道家的经典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展开
精彩书摘
  《老子 庄子(图文精释版)》:
  孔子在缁帷之林中游历,坐在杏坛上休息。弟子们读书,孔子弹琴唱歌。乐曲还未弹到一半,有一个渔父下船走了过来,他的胡须眉毛全白了,披发挥袖,走过平地,在高处坐下,左手按着膝盖,右手托腮,听孔子弹琴。乐曲一停,他便招呼子贡和子路二人过来问话。
  渔父指着孔子问:“他是干什么的?” 子路回答说:“是鲁国的君子。” 渔父问孔子的姓氏。子路回答说:“姓孔氏。” 渔父问:“孔氏有何作为?” 子路没有吭声,子贡回答说:“孔氏性守忠信,身行仁义,修饰礼乐,制定人伦,对上忠于君主,对下教化平民,以利于天下。这就是孔氏的所作所为。” 渔父问:“他是国君吗?” 子贡说:“不是。” 渔父又问:“是侯王的辅臣吗?” 子贡说:“也不是。” 渔父于是笑着往回走,边走边说:“仁义倒是仁义,只恐怕难免身心受累,苦心劳身以危害天性。唉,离道太远了!” 子贡回来,告诉了孔子。孔子推开琴起身说:“他是圣人啊!”于是就去追他,赶到河边,渔父正要摇桨开船,回头看见孔子,就转过身来站起。孔子后退几步,行了礼走上前去。
  渔父问:“你有什么要求?” 孔子说:“刚才先生只说了个开头就走了,我愚陋不才,未解其意,恳望先生赐教,即使有幸听到先生的咳嗽声,对我也会有很大的教益。” 渔父说:“咦!你太好学了。” 孔子再行拜礼,起来说:“我从小修学,到现在已经69岁了,还没有听到过最好的教导,岂敢不虚心!” 渔父说:“同类相从,同声相应,这是固有的自然之理。我想就我所知道的分析你的所为。你的所为,都是人事。天子、诸侯、大夫、庶人,这四种人各安其位,天下就会大治,他们离弃本位就会大乱。官吏尽其职守,百姓操心其事,就不会发生混乱。所以,田荒屋坏,衣食不足,拖欠赋税,妻妾不和,长幼无序,这是庶人所忧虑的;能力不能胜任,公务处理不善,行为不清不白,部下不尽其职,功绩不够显赫,爵禄不能保持,这是大夫所忧虑的;朝廷没有忠臣,国家混乱不堪,工技不够精巧,贡品不够完美,春秋朝见失序,不顺天子之意,这是诸侯所忧虑的;阴阳不和,寒暑失时,伤害众物,诸侯暴乱,擅自互相攻伐,残害人民,礼乐不合制度,财用匮乏,人伦失序,百姓淫乱,这是天子所忧虑的。现在你既然上无君侯有司的权势,下无大臣职事的官位,却擅自修饰礼乐,制定人伦,教化平民,岂不是太多事了吗? “而且,人有八种毛病,事有四种祸患,不可不明察,不属于自己所管的事却要去管,叫做‘摁’;别人不理睬却屡屡进言,叫做‘佞’;迎合别人的心意说恭话的话,叫做‘谄’;不辨别是非而进言,叫做‘谀’;喜欢议论别人的短处,叫做‘谗’;挑拔离间别人的亲情关系,叫做‘贼’;称誉奸诈虚伪的人,败坏自己所憎恶的人的名声,叫做‘慝’;不分善恶,两面讨好,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叫做‘贼’。这八种毛病,在外扰乱他人,在内伤害自身,君子不与他交友,明君不用他为臣。所谓四种祸患是:喜欢办理大事,标新立异,以沽名钓誉,叫做‘叨’;独断专行,恃势凌人,刚愎自用,叫做‘贪’;见错不改,听人劝谏后反而变本加厉,叫做‘很’;和自己意见相同的就称赞,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即使好也不说好,叫做‘矜’。这就是四种祸患。能够去掉八种毛病,不做四种祸患之事,才可以接受教导。” 孔子悲伤叹气,再行拜礼说:“我两次被鲁国驱逐,卫国不让居留,在宋国受伐树之辱,被围困于陈蔡之间。我不知道有什么过失,而受到这四次侮辱?” 渔父凄然变色说:“你真是执迷不悟啊!有个人害怕自己的影子,厌恶自己的足迹,为了摆脱自己的影子和足迹而跑,抬脚越快足迹越多,跑得越快影子却不离身,他还自以为太慢,于是快跑不停,终于精疲力尽而死。他不知道走到阴暗的地方使影子消失,静止不动使足迹不再出现,太愚蠢了!你倾心于仁义之间,分辨同异的界限,观察动静的变化,调节取舍的尺度,疏导好恶的情感,调和喜怒的分寸,却几乎不免于祸患。你要谨慎地修身,持守本真,与人无争,这样就没有拖累了。现在你不修身却求之于人,岂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孔子悲伤地说:“请问什么是真?”
  ……
展开
目录
老子
道经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十七章
十八章
十九章
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二十七章
二十八章
二十九章
三十章
三十一章
三十二章
三十三章
三十四章
三十五章
三十六章
三十七章
德经
三十八章
三十九章
四十章
四十一章
四十二章
四十三章
四十四章
四十五章
四十六章
四十七章
四十八章
四十九章
五十章
五十一章
五十二章
五十三章
五十四章
五十五章
五十六章
五十七章
五十八章
五十九章
六十章
六十一章
六十二章
六十三章
六十四章
六十五章
六十六章
六十七章
六十八章
六十九章
七十章
七十一章
七十二章
七十三章
七十四章
七十五章
七十六章
七十七章
七十八章
七十九章
八十章
八十一章

庄子
内篇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
外篇
骈拇
马蹄
胠箧
在宥
天地
天道
天运
刻意
缮性
秋水
至乐
达生
山木
田子方
知北游
杂篇
庚桑楚
徐无鬼
则阳
外物
寓言
让王
盗跖
说剑
渔父
列御寇
天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