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城门开
0.00     定价 ¥ 56.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08053046
  • 作      者:
    [北岛著]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5.7
收藏
编辑推荐

  北岛以散文形式对故乡北京的追忆与叙写,充满了生活的细节、丰富的意象和深切的情感。这是一部记忆之书,眷恋之书,是北岛对已逝岁月的拯救式重现,对物是人非的抗议,对时间和生命流逝的挽歌。

  《城门开》是北岛随笔集的精华,全书12篇,由目录可看出构思的完整而精巧:由抽象到具象,由空间到时间,由童年到青年,由友情到亲情,由个人到国家……最后一篇《父亲》是全书的华彩,是北岛对自己前半生以及其间经历的所有人与事的追悼。

  关于20世纪中间时段的北京,《城门开》绝对是抗鼎之作,它承载的历史和信息如此丰富,寄托遥深,感慨无限,虽出之于散文笔法,却实在是一个人视角、一唱三叹的挽歌谣曲:对一个城市,对一个时代,对已逝的生命。

展开
作者简介

  北岛,原名赵振开,1949年生于北京。做过建筑工人、编辑、自由撰稿人。1978年在北京创办文学杂志《今天》,担任主编至今。自1987年起在欧洲和北美居住并任教。获得多种国际文学奖项及荣誉。作品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现与家人定居香港。

展开
内容介绍

  北岛的随笔集。追忆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故都北京:城市的风物、童年的玩伴和游戏、青少年时期的读书生活、大时代的风云变幻……

  北岛1989年去国,2001年回京探亲。中间的十年他走遍世界,浪迹天涯,而他的故乡却沧海桑田,经历了社会和文化的巨大变迁。他回到北京,却发现在自己的故乡成了异乡人:“北京已面目全非,难以辨认,对我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城市。”为了留住记忆中的北京,也为了再现青少年时代曾经占有全部生命的点点滴滴,北岛用文字重建了北京:“在我的城市里,时间倒流,枯木逢春,消失的气味儿、声音和光线被召回,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寺庙恢复原貌,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的天际线,鸽哨响彻深深的蓝天,孩子们熟知四季的变化,居民们胸有方向感。”北岛重新打开了这座古都的城门,“欢迎四海漂泊的游子,欢迎无家可归的孤魂,欢迎所有好奇的客人们。”

展开
精彩书评

  大作唤醒了我的很多回忆,画面、声音、气味,都那么熟悉,还有许多亦真亦幻的光影,闪烁摇曳,让我想起很多往事,我们经历过的类似往事。我记得,爱伦堡《人·岁月·生活》有个车灯的比喻,就是讲这种感觉。这种感觉与小孩儿无关。他们是时间富翁,他们有他们的世界,时间空间,全都不一样。

  我才是你的读者。

  ——李零:“读《城门开》——给北岛的一封信”


  这是一份北京生活的回忆,用回忆来捍卫这座城市的文化史,可能是现在办法。许多北京城的历史是由建筑物或政治事件的序列构成,北岛的这个北京史,则是由人的生活感受构成。

  岁月把老北京城关闭了,北岛用回忆,又把它的门打开了。老北京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

  ——唐晓峰,《北京的存在》


  我要用文字重建一座城市,重建我的北京——用我的北京否认如今的北京。在我的城市里,时间倒流,枯木逢春,消失的气味儿、声音和光线被召回,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寺庙恢复原貌,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的天际线,鸽哨响彻深深的蓝天,孩子们熟知四季的变化,居民们胸有方向感。我打开城门,欢迎四海漂泊的游子,欢迎无家可归的孤魂,欢迎所有好奇的客人们。

  ——北岛,《序:我的北京》


展开
精彩书摘
  最想进入我们生活的是蚊子,防不胜防,人类用扇子、蚊香和敌敌畏试图保持距离,没用。夏夜充满蚊子的轰鸣。蚊子拐弯声特别,有金属硬度,夹杂着幽怨与威胁,放大一万倍,估摸就跟火箭追踪目标的呼啸一样。各种蚊香应运而生,可蚊子很快就适应了,甚至像瘾君子,在云雾中飘飘欲仙,发出陶醉般的叹息。当年《北京晚报》有幅漫画:床下放了四个点燃的蚊香,把人熏死了,一只蚊子照样叮在鼻子上。 
  我手持蝇拍,在罗儿胡同副食店门口中,借助一块臭鱼头打苍蝇。打死一只,用竹夹子捏起,放进玻璃瓶,数了数,只完成任务的三分之二,按学校规定,每人每天要打死至少五十只苍蝇。那群苍蝇嗡嗡叫,低空飞行,就像日本的神风特攻队冲向那鱼头,不惜粉身碎骨。 
  夏天是蛐蛐和蝉的天下。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默在诗中这样写道:“蟋蟀疯狂地踏着缝纫机。”就是这些小裁缝缝补着我童年的日日夜夜,让我梦魂萦绕。我在护国寺的“百花深处”买了只蛐蛐,放在小瓦罐里,用葎草探子引它开牙,它自以为得胜时振翅高歌。有一天罐子没盖好,蛐蛐不见了,我急得翻箱倒柜,而它一直藏在我家某个角落,疯狂地踏着缝纫机。 
  小暑后,蝉蛹出土,鸣声四起。蝉,学名金蝉,俗称知了。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写道:“蝉翼后的空腔里,带着一种像钹一般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强声音的强度,蝉为了满足对音乐的嗜好,确实做了很大的牺牲。因为有这种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好把它们压紧到最小的角落里。”其实它们纯粹是噪音制造者。把北京吵得天翻地覆,天越热越来劲儿,让人心烦意乱。我跟楼里的孩子们一起去粘知了。
  ……
展开
目录

序:我的北京

光与影

味 儿

声 音

玩具与游戏

家 具

唱 片

钓 鱼

游 泳

养兔子

三不老胡同1号

钱阿姨

读 书

去上海

小 学

北京十三中

北京四中

大串联

父 亲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