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美了千年,却被淡忘:诗经名物图解
0.00     定价 ¥ 60.00
青岛市图书馆
  • ISBN:
    9787514613209
  • 作      者:
    (日)细井徇绘
  • 出 版 社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诗无邪思三千载,物生尘缘世世情。
★“书中书”形式再现日本学者细井徇撰绘《诗经名物图解》原稿
★《毛传》《陆疏》《本草纲目》《品物图考》等多部经典古籍立体释诂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动植物名称、特性及用途的现代解读
★文后附精美笔记页

展开
作者简介
  细井徇,日本江户时代儒学者。其所撰绘《诗经名物图解》原本现藏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收录诗经名物一百余种,装帧精美,尽量保留《诗经名物图解》原书形貌,以“书中书”的形式示人,配以名物的习性、状态以及《毛传》《陆疏》《本草纲目》《品物图考》等多部经典古籍中各名物的出处,既有知识性,又有文艺色彩,增强了该书的美感与可读性。正文后附有精美笔记页。
展开
精彩书摘
  荇菜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周南·关雎》
  荇菜,即莕菜,别名接余、水镜草、金丝荷叶等。生于城郊池沼或不甚流动的河溪湖泊中,我国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自古嫩茎叶作菜蔬食用,先秦时并供祭祀之用。全草入药,有发汗、透疹、清热、利尿之功效。还可用作绿肥、猪饲料或鱼饵料。亦可作观赏植物。
  《毛传》:“荇,接余也。“
  《陆疏》:“白茎,叶紫赤色,正圆,径寸余,浮在水上。根在水底,与水深浅等,大如钗股,上青下白。”
  《本草纲目》卷十九莕菜:“莕与莼,一类二种也。并根连水底,叶浮水上。其叶似马蹄而圆者,莼也;叶似莼而微尖长者,莕也。”
  葛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周南·葛覃》
  葛,别名鸡齐、黄葛藤、野藤等。多生于海拔1700米以下较温暖潮湿的丘陵、山地、林地、沟谷。葛覃即言葛藤之长,葛藤可供编织篮筐等器具用,用水泡煮之后所得茎皮纤维可用于织布、造纸、制绳等。块根可提取淀粉(称葛粉)或酿酒。嫩叶可作菜蔬食用。根、藤茎、叶、花、种子及葛粉均可入药。葛粉可用于解酒。葛亦可引种作为水土保持植物。
  《毛传》:“葛屦,服之贱者。”
  《本草纲目》卷十八葛:“葛有野生,有家种。……其根外紫内白,长者七八尺。其叶有三尖,如枫叶而长,面青背淡。其花成穗,累累相缀,红紫色。其荚如小黄豆荚,亦有毛。其子绿色,扁扁如盐梅子核,生嚼腥气,八九月采之。”
  芣苢卷耳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周南·芣苢》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周南·卷耳》
  芣苢,即车前,也称当道、牛舌草、车轮草、蛤蟆衣等。全体光滑或略有短毛。生于路边、沟旁或山野、荒地,分布几遍全国。嫩叶可作菜蔬食用,有些地区用作饲料。全草与种子皆可入药。
  《本草纲目》卷十六车前:“春初生苗,叶布地如匙面,累年者长及尺余。中抽数茎,作长穗如鼠尾。花甚细密,青色微赤。结实如葶苈,赤黑色。”
  卷耳究竟为何种植物,历来说法不一,古今各家多释为苍耳。别名常思菜、野茄、黏黏葵等。生于荒野、路旁、田埂、山坡、草地,为田间常见杂草。种子可榨油。茎和种子可入药。古人曾采其嫩苗食用;现该物种在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中收录为有毒植物。
  《集传》:“卷耳,枲耳。叶如鼠耳,丛生入盘。”
  《本草纲目》卷十五枲耳:“其叶形如枲麻,又如茄,故有枲耳及野茄诸名。其味滑如葵,故名地葵,与地肤同名。诗人思夫赋卷耳之章,故名常思菜。”
  ……
展开
目录
1. 荇(xìng)菜
2. 葛(gé)
3. 卷耳 芣苢(fú  yǐ)
4. 蘩(fán) 蒌(lóu)
5. 薇 蕨
6. 蘋(pín) 藻
7. 白茅
8. 蒹葭(jiā)
9. 蓬
10. 匏(páo)
11. 葑(fēng)
12. 荼(tú)
13. 荠(jì)
14. 苓
15. 绿竹
16. 芄兰(wán )
17. 谖(xuān)
18. 黍(shǔ) 稷(jì)
19. 蓷(tuī)
20. 艾
21. 麻
22. 荷华
23. 龙
24. 茹藘 (rú  lǘ)
25.  勺药
26. 莠(yǒu)
27. 蔹(liǎn)
28. 荍(qiáo)
29. 菅(jiān)
30. 蓍(shī)
31. 薁(yù)
32. 葵
33. 果臝(luǒ)
34. 蒿(hāo) 芩(qín)
35. 莱
36. 莪(é)
37. 蓫(zhú)
38. 葍(fú)
39. 莞 (guān)
40. 蓼(liǎo)
41. 蔚
42. 女萝(nǚ luó)茑(niǎo)
43. 芹
44. 苕(tiáo)
45. 蓳(jǐn)
46. 荏菽(rěn  shū)
47. 茆(máo)
48. 桃
49. 楚
50. 甘棠
51. 梅
52. 唐棣(dì)
53. 李
54. 棘
55. 椅(yī)
56. 桐
57. 梓(zǐ)
58. 漆
59. 桑
60. 木瓜
61. 蒲
62. 檀(tán)
63. 舜
64. 椒
65. 栩
66. 郁
67. 枣
68. 樗(chū)
69. 杞(qǐ)
70. 雎鸠(jū  jiū)
71. 黄鸟
72. 仓庚
73. 鷮(jiāo)
74. 流离
75. 凫(fú)
76. 晨风
77. 鸱鸮(chī   xiāo)
78. 鹭(lù)
79. 鵙(jú)
80. 鹳(guàn)
81. 脊令(líng)
82. 翚(huī)
83. 桑扈(sāng  hù)
84. 鸳鸯(yuān  yāng)
85. 鹥(yī)
86. 桃虫
87. 兕(sì)
88. 麕( jūn)
89. 鹿
90. 尨(lóng)
91. 豝(bā)
92. 貉(hé)
93. 豺
94. 猱(náo)
95. 鲤
96. 鳢(lǐ)
97. 鰋(yǎn)
98. 鲐(tái)
99. 螽斯(zhōng  sī)
100. 草虫
101. 蝤蛴(qiú  qí)
102. 蜉蝣
103. 蜩( tiáo)
104. 莎(suō)鸡
105. 宵行
106. 蜾蠃(guǒ  luǒ)
107. 蜮(yù)
108. 蜂(fēng)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