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正确地评估和选择
评估是所有生存活动的基础,评估就是论证现在或不久将可能遇到的问题,对你能利用什么资源、能采取何种策略等做一个综合衡量。
评估的关键是要清楚你的目的。因为你评估的所有指向是要完成这个目的,评估的过程就是在众多方案里选择一个最适合你的,或者经过评估之后,你会放弃原先的目的,改而制订一个更适合你的方案。
简单而言:在出发之前,你要仔细地想清楚以下几个问题:去哪里?怎么去?要什么?和谁去?
去哪里决定了你出发的时间、地点,以及气候条件,怎么去决定了你的交通工具和活动的时间,要什么决定了你该如何准备自己的装备和技能评估,和谁去则决定了你该如何评估你的小伙伴——这决定了你是不是会惊呆你的小伙伴或被小伙伴惊呆……
对别人的评估并不容易,但对自己的评估则简单得多。
你首先要对自己的心理、技能、体能三个方面做个客观的评估。
野外生存中主观能动性非常重要,如果你能在强大的压力下保持乐观的心态,我相信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倒你,但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往往会把自己送上绝路!你更要注意后一点,近些年来,不乏因高估自己而送命的驴友。
生存技能能让你的生存之旅变得轻松有趣,现在虽然很多人装备丰富,却无法享受到生存的快乐。虽然有些生存技能会受到体能的制约,但如果没有生存技能做保障,体能再多也没有大用,而且生存技能对提升个人心理非常有效。或许你的体能并不是很强壮,但你有着丰富的生存技能,那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遭遇到何种情况,你都不会慌张。
自身体能决定了你适合何种强度的生存活动,如果你徒步5公里就已经气喘吁吁,却去一个必须一小时行进10公里的地方,那么灾难就将很快降临。不过,体能的要求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高,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在心理驱使和技能辅佐的情况下,在极端环境中生存下来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
心理、技能和体能评估需要客观确定,而不是靠自我感觉。
总之,拥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生存技能,可以保证你无论何时都能保持冷静、客观地分析情况,避免做傻事。当遭遇危险时,惊慌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而良好的体能能让你的技能发挥得更出色。
假设你被困陌生之地,迷失方向,没有食物和水,也没有任何工具,似乎除了束手待毙别无他法。
现实中有很多案例比这个环境更恶劣,人同样生存了下来。为什么呢?因为当事人有着强烈和坚定的求生意志,这个意志指导他完成了许多人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他们有着最基本的生存技能——星星能指示方向,河流和山川是求生的道路,植物、昆虫等是水源和食物,树木、洞窟提供了庇护所……
每个人都随身携带了最强大的生存工具——大脑和手,因此无论我们处于什么生存环境下,首先你要有强烈和坚定的求生意志!人在野外要生存下来并不困难,你只需要一些水、食物、一个庇护所和一小堆火,仅此而已。我无法培训你强大的心理,也不能训练你的体能,但我能告诉你怎么去寻找水和食物,怎么搭建合适的庇护所和怎么生起延续你生命的火,以及许多能让你生存得更好的技能。
如果你已完成对自己的客观评估,觉得自己可以胜任了,接着就该评估一下地理状况了。也就是说,你要对你将要去的地方有个大概的了解,包括你所要去的地区地貌情况、计划线路、所需的时间、水源和食物是否充足、当地现在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天气状况等。
这些评估决定了你需要带多少食物和水,以及你需要准备什么样的装备等等。
如果现在你已经客观地评估了自己的身体、地理以及天气状况方面的情况,那剩下的就是生存技能了。这是我唯一能够给予你帮助的地方。
如果你具备了强烈而坚定的生存信念、丰富的生存技能,还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再给你一点装备,那么,你就可以征服你所遇到的一切困难了。
关于野外生存的几条忠告:
1.保持轻松乐观的心态会为你保存体力和精力。
2.量力而行,养成评估风险的习惯。
3.力求备份原则,特别是高危的活动必须做好好备份计划,避免不成功就会陷入更危险境地。
4.如无必要,绝不冒险。不要将自己逼到求生的境地。
5.节约是美德!
6.合理地分配你的资源能让你生存得更好。
7.合理地使用工具和制作工具能让你事半功倍。
8.掌握必要的物理、化学、自然和医疗知识往往能救命。
小经验:
经常有人问我,在户外活动或者生存活动中,有没有一个标准,一个能一劳永逸解决所有问题的标准?很不幸,户外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的本质决定了不可能像生产汽车零件一样用某个标准来衡量——除了安全这个不可逾越的底线。
但一次成功的生存活动,必然经过发展和结束的过程:
分析(决定你适合不适合此次活动的基础)
计划(包括准备工作)
执行(开始行动)
控制(保证活动内容、节奏、安全等处于你可控范围内)
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更适合实地的调整)
总结(活动完成后总结整个过程,取得经验)
从本人的生存经验来总结,尽量节约能节约的一切但不要吝啬思考的时间,思考能让你更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思考也能让你预先判断事物的走向,会让你节约更多的时间和体能且更能保障安全,实际上思考的过程就是不断地重复以上的步骤。
在户外生存活动中,如果能将这个过程的每步骤认真细致地做好,你很快就能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户外生存者——当然,前提是你必须要有强大的技能基础。
第二课永恒的方向
指北针
方向是野外生存永恒的话题,若在野外丢失了方向很容易让人慌乱,进而导致判断力下降,最终做出错误的决定。许多灾难就是从丢失方向开始的。
庆幸的是,人类发明了许多寻找方向的工具,至今为止,最简单、最有效的工具就是指北针,怎样熟练地使用指北针是野外生存的基础技能。
使用指北针不仅仅是看东南西北,你还要懂得使用指北针的刻度——方位角。
首先,你要将表盘上的“北”(N)和指针的“北”指向相同方向。
指北针正确标定和错误标定
正确地标定方向,才能读出正确的方位角数值。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依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叫方位角。在地图标定中,“方向线”通常就是你标定的线路,或者线状地形的走向,也可以是任一标志物和你站立点的连线。
方位角的量取
不同种类指北针度量方向不一样,普通户外装备店的指北针刻度通常都是顺时针度量,而军用指北针或勘测专业指北针通常是逆时针度量,因此要根据你的指北针刻度来读取方位角。
按方位角前进几乎不会迷路,哪怕你根本没有地图和路标,只要你根据指北针的方位角前进,你的大方向永远不会错。当然,有可能方位角会把你带向不可通过的地形,这个问题在以下的地图标定中会告诉你怎么解决。
按方位角前进
首先,将指北针平放,待指针静止,标定方位。
指北针保持不动,面对你前进的方向,在刻度盘上读出方位角数值,记住数值。
在下一个转弯处拿出指北针,标定方位,再次在刻度盘上读出你前进方向的方位角,并记住它。
每一次转弯就重复标定方位,记住前进方向方位角的工作。
如果前方无路或迷路的时候,拿出指北针,读出方位角,回头朝相反方位角行进,回到上一个转弯点,拿出指北针读出前一个方位角,再向相反方位角行进。
如上图标示,ABCD为转弯点,虚线箭头方向为前进方向方位角,另一端为相反方位角。例如在D点,就读出上一个转弯点C点的方位角北(0°或者360°),向相反方位角南(180°)前进,回到C点,读出B点的方位角。如此反复,这样你就能找到来时的路。
哪怕你错过了转弯点,没能找到来时的路,按方位角前进,也不会丢失大方向,而最简单的方法则是:标定你的迷路点,和起点连一直线,把这条直线的方位角标定出来。虽然可能会有偏差,但大方向是不会错的,给你造成麻烦的最大可能是地形,或许你不得不硬着头皮逢山开路,遇水叠桥。
按方位角回头
按方位角回头的时候很容易找到来时路上的标志物,如果你按210°方位角回头,不考虑地形因素路途最短,但线路标定要比较精确。如果你偏离了原来的线路(途中虚线线路),在复杂地形上很可能找不到你的转弯点(ABCD),但只要看到了明显标志物,此时你就要修正线路,先回到转弯点,再按方位角前进,这样就能很快回归正确线路。因此无论按哪种方式行进,都要随时检测标志物和修正线路。
地图
指北针和地图联合使用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虽然现在有先进的GPS等定位仪器,甚至能强大到可以绘出你的行进轨迹,科技让人更便捷,但同时也让人更依赖,仪器会失灵、会损坏,只有基础技能永远不会让你失望!
如今网络发达,很容易找到一张卫星地图,你只需要把它打印下来,然后按照以下方法操作,你就能在出发之前,对所要进行野外生存的地域有一个大概的甚至精确的了解。
读图的口诀是:先点后线,由线及面。
首先,将地图上的明显点状地形找出来。例如山脉最高峰顶,易于寻找的山峰,一些独立的地形——烟囱、巨石、独立坟头、洞穴等,把这些地形标定出来,然后找线状地形,例如道路、河流、山脉、山谷等。这时候,整个地图的大概地貌你已经了解了,然后再寻找面状地形——湖泊、草地、空地、地形复杂的山地部分等,整个地形你就能大概了解了。
读图
接下来,就是使用指北针标定地图,也就是使指北针的“北”和地图的“北”方向一致。
地图标定一
地图的标定是以后行进的基础,如果标定出错,那就意味着你所按地图行进的方向跟实地方向偏差会很大。
最后就是在地图上寻找你的前进线路。
线路标定是和地形有密切关系的:首先在地图上标注出起点和终点。根据两点间的地形状况,选择一条最佳前进线路,该线路首先要容易寻找检测点,也就是容易识别的标志物,将这些标志物在地图上一一用画图笔标明出来,好在行进中检测。再根据地图比例尺,测量各个里程段的距离,估计行进时间,并在地图上标注。
在地图上度量的距离为平面距离,如果是山地地形,考虑到坡度,通常乘以比例系数1.2~1.5,和实际路程比较接近。但你必须考虑坡度以及植被等因素对你的体能挑战——在许多山地、丛林地形上,一个小时能前进3公里算比较快的速度了;有些恶劣的地形,哪怕是特种部队,一个小时也有前进不到1公里的情况。而本人则有过一次实际经历——在地形、植被复杂的大瑶山某地区,带着7名队员整个白天(10个小时)前进了400米(直线距离)!
标定线路最快的方式是地图分割法。
地图分割不是要你把地图切开,而是人为地将地图分成小块,容易识别。起点和终点是最重要的两个点,将两点连一直线,但这直线往往不会是你的前进线路,依照这条直线两侧各量出1~3公里,人为地划分出一条“高速公路”,你的线路就基于此“高速公路”内标定。暂时不要把区域外的地形考虑在内。然后分解行进区域,找到每个转弯点,在转弯点附近用圆规量出1公里或更远的区域,标注标志物。转弯点是重要的检测点,但检测点并不只局限于转弯点,路途中的任何一点,只要附近有标志物,都可以作为检测点。检测点的作用是在你行进途中对你的方位,站立点进行识别,避免迷路。
最后,标定你线路的方位角。有了方位角和标志物,你几乎不会迷路。
地图标定二
在地形并不复杂的情况下,你几乎可以顺着直线前进,只需要在前进途中随时注意你的方位角和标志物就可以了。但如果碰到了某些难以通过地形,例如悬崖、山谷、湖泊、河流等,“高速公路”被截断,那么就开一条“岔道”。“岔道”同样标定出转弯点、检测点、距离、线路方位角,利用“岔道”绕过难以通过地形之后,回归“高速公路”。
地图标定三
在丛林、山地等复杂地形上,你或许得标定许多条“岔道”。这时你更要仔细地读图、详细地标定,在路途中还要进行多次修正(在出发之前,你可以在电脑上放大地图,观察局部细节,如果有必要,打印几份不同比例尺的地图)。
如果你的路途遥远、生存地域广,那么你要用另外一种地图分割法,也就是把地图人为地划分为若干个小方块。
通常情况下划分为4块,更广的区域可划分为9块。每一块大约为你1~2天的路程,在小方块里,依照以上的地图标定方法标定,然后将所有的线路联系起来。
地图标定四
地图标定好之后并不能一劳永逸。在前进过程中,你还要根据实地情况检测标志物和做线路调整。地图并不能标出所有地形细节,某些标志物并不会出现在地图上。例如一些显眼的独立石块、突兀的巨石、高耸的树木、小路、小水塘、溪流等等,这些标志物你要随时补充上去。这样,你的地图信息就会越来越接近实地。
第三课轻装上阵
有人曾问我,野外生存中最好的装备是什么?我回答说,你的大脑和手脚。
虽然装备排在生存要素的最后,但有些装备却能让你生存得有滋有味。它们绝对值得你付出一些体力带着它们踏上漫漫长路。
装备准备有个原则:优先携带必需品,其次考虑用途广泛的装备,然后根据重量考虑用途单一的装备。除了指北针和地图之外,以下列出的物品,俗称万能装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配合技能它们都能让你在野外应付自如。
一、不可或缺的装备:刀与火种
刀:刀是野外生存最重要的装备,我甚至将它上升到没有之一的位置。缺少了刀,很多工作会让你束手无策,根据你所去生存的地形携带你的刀。关于刀的选择那又是一项生存技能,刀的主要功能为劈砍、切削和穿刺。求生刀或生存刀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任何一把有助于你生存的刀(甚至石刀)都可称为求生刀。这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装备,刀也不例外,所以你要对你的刀或装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他的用途和极限,用一把狗腿砍刀去削小竹签会让你抓狂,用一把小折刀去伐木明显是不行的。通常建议携带两把刀。
主刀全长通常为30~35厘米,偏向劈砍功能,刀鞘配救生盒套和打火棒套,刀柄用救生绳编结一个腕带,套在手腕上防止大力劈砍时脱手伤人,紧急时刻也可以拆掉腕带作为绳索。
副刀偏向切削功能,全长20~25厘米,刀刃锋利,是主刀的备份,通常建议使用猎刀——在紧急时刻下,猎刀较宽厚的刀背可以敲击,从而达到部分劈砍的功能。
一些多功能的折刀也能应付普通的野外环境,例如瑞士军刀。它的锯子非常实用,我甚至用它伐倒过一棵直径20多厘米的树木,但折刀应付不了强度更大的生存活动,而且容易损坏。
火种:火种的种类很多,根据气候携带你的火种。如普通的塑料打火机,在严寒和酷热下,它很容易出现故障。记住一点,越简单的东西可靠性越高。打火棒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它都能打出火星。火柴一直是生存者必备火种,但你需要做一些保护工作:将火柴头蘸在熔化的蜡里防水,保护好擦火纸不要受潮。这些可靠的火种必须在你的装备里占得一席之地。
接下来就是你所准备的火绒的问题了。在后面的章节里,将会具体讲述怎么使用火种和生火以及火的运用。
使用油料的防风打火机很方便,但你必须要考虑到油的挥发,通常油料打火机灌满一次油能保证5~7天的正常使用。然而在高热、干燥的地方,三天或许油料已经挥发殆尽,你只能空擦火石徒呼奈何。而在极寒时,油料有可能会冻结,这时候,你就要把火机放在贴身的袋子里,用体温保证它的可靠。如果你携带的是油料打火机,记得多备上几颗打火石,或许你还得带上一点火机油。
二、很重要的装备:帽子、生存丝巾等
帽子:帽子的作用很多,它可以遮挡阳光,避免在阳光下你的头部温度太高导致头疼和中暑;气温较低的时候可以为你保暖;夜间还可以防止蚊虫叮咬;紧急时刻能用来止血和急救。
通常推荐使用布制圆边帽,它比棒球帽和鸭舌帽更适合野外生存。而某些网纹的帽子虽然会更凉爽一些,但也更容易让你的头暴露在阳光下,引起中暑,而且对保持体内水分很不利,夜间降温时也不能作为保暖使用。
生存丝巾:一条长约1.5米、宽30~50厘米的网纹布,或1×1米的生存方巾,是当年我们必备的生存工具。生存方巾比围巾状生存丝巾用途更多一些,在日光强烈的时候,将生存丝巾围在脖子上可以防止被阳光晒伤,可以为你保持体内水分,可以做成简易的遮阳帽,在强光、沙漠、雪地里行进的时候,还可以用生存丝巾盖在帽子上做成面纱,替代墨镜防止眼睛被阳光灼伤,能有效地防止雪盲症。夜晚可以把它围在脖子上保暖和防止蚊虫骚扰,代替毛巾做个人清洁,做滤水筒,还可以做成网捕获鱼虾、鸟和昆虫以及急救等等。户外店所售的百变巾虽然也能起到一些作用,但仍旧没有生存丝巾的功能强大。
防水布:通常用2×2米、3×3米的,主要用来建立庇护所。它虽然很轻,但作用非凡,可以保温、防雨、在干旱地带取水。油布应付普通的生存活动足够了,但很容易损坏。如果有必要制作损耗性的工具——例如制作皮筏、担架、睡床等,必须要厚实的防水布。
防水布永远不会让你失望,你只需要几块石头,外加几根树枝就能在十分钟内搭建一个简易庇护所。哪怕是在很恶劣的环境下,防水布也能给你搭建出一个“温暖的小家”。
袜子:野外生存有一句话:不但要好好保护你的头,更要好好保护你的脚。袜子不光能保护你的脚,还可以作为绷带、做火把、过滤脏水、做滤水筒,和防水布或雨衣配合,可以帮你从海水甚至污水里取到干净的水。
在寒冷的时候,把袜子折成团塞在腋窝及腹股沟,或将袜子配合生存丝巾围在脖子上,将身体蜷缩起来,都可以保暖。
水壶:最好使用外套金属饭盒的水壶。饭盒可以做锅使用,记得一有机会就补充水壶。水是生命之源,野外虽然永远不“缺水”,但很多时候,不是随时能取到水。
雨衣:不管你的户外服装多么高档,有几防效果,都要带上一件雨衣。选择好你的雨衣,雨衣的作用并不只是为你遮风挡雨,还可以做帐篷、防水垫、搭建简单的阴凉篷、制作漂浮包、保暖、取水等。
这些装备用一个小小的背包就能装下,一个体弱的女性都能轻易地携带。
三、次重要的装备:安全绳、手表等
安全绳和保护索:如果你是在丛林、山地、预计需要涉渡等情况下,带上安全绳和保护索,它们能让你通过许多悬崖、沟谷、安全的涉渡,在缩短你路途的同时还能保护你的安全。
与专门去进行索降户外活动不同,在生存情况下你需要尽量地减轻重量,安全绳通常使用直径8毫米的静力绳,根据地形和你选择的线路携带长度,通常20~30米就足够了。保护索最好使用宽度1.5厘米的扁带,没有扁带直径5~6毫米的辅绳也能胜任。
保护索除了能保护你安全,还能做搭建帐篷等工作。
绳索技术也是野外生存中重要的技能,而且非常有意思,在第二章中会详细讲述怎么使用。
手表:它能让你掌握时间,如果有太阳,还能很快给你找到概略方向。如果你牢牢掌握了标图的技能,手表还能为你标定线路。
腰带:将重要的装备随身携带。
干粮:虽然野外就是你的大食堂,但很明显这是一家“自助食堂”,一切都需要你自己动手,预备着一些随时能吃的食物,最起码能让你安心。
铲:一把长30厘米左右的工兵铲,多用工兵铲还可以当镐和砍刀使用,而且可以轻松地通过安检。在你预计需要进行“土木工程”的时候,带上它吧。虽然刀也能胜任某些“土木工程”,但并没有它效率高,并且很容易损坏你宝贵的刀。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