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沪上奇葩:海派面塑
0.00     定价 ¥ 18.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4867668
  • 作      者:
    陈凯峰著
  • 出 版 社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面塑,是一种用面粉加彩以后捏塑成各种人物、动物等形象的陈设。面塑艺术源远流长,海派面塑更是经过几代面塑艺人的研究创新,从而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民间艺术技艺。海派面塑将面塑作品与中国传统文化题材相结合,让面塑技艺表演走出国门,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和上海地方文化方面担任起了重要的角色。

展开
内容介绍
  面塑是在民间做面花食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俗称“捏面人”,也叫“捏粉”、“江米人”,是用面粉、糯米粉等原料制作各种人物或动物形象的民间工艺。面塑艺术源远流长,尤其是上海面塑融合西方技艺,精巧而细腻。书中详细介绍了“面人赵”赵阔明的面塑技艺发展与传承,以及面塑文化的发展延伸对当代工艺教育教学文化的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1海派面塑的题材与样式
  人生大戏,方寸舞台,一件件面塑作品凝结着的不仅仅是作者们精巧的构思与娴熟的技艺,更是汇聚了他们对生活点滴的体验与感情。故而精湛的面塑作品中流露出来的神韵,总能让人们于其间流连忘返。例如赵阔明的现代题材代表作品《友谊长城》《爬娃》等,成功地表现了各民族、各国家人物的不同特征;他以中国优秀传统戏剧剧目为内容的传统题材《林冲夜奔》《二进宫》和《老寿星》等面塑作品,在人物造型方面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获得了雕塑般的效果。1977年,赵阔明的女儿赵艳林在核桃壳里做成的微型面塑《三打白骨精》《天女散花》,尺寸仅为四五厘米,这些作品在香港展出引起轰动。从最初主要用于祭祀,到街头巷尾小孩子们的玩具,再到现在具有民俗风味的装饰品,面塑的功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海派面塑在这漫长的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完整的技法形态。
  题材与样式
  面塑,通常被称为捏面人。相比于北方面塑造型的夸张,海派面塑则以造型逼真为自己的特色,北方面塑古朴、粗犷、豪放和深厚,南方面塑细致、优美、婉约和精巧。海派面塑的题材一般以人物为主,也有以各种家禽、野兽、水果、蔬菜以及小昆虫为题材的作品,通常小巧玲珑,逼真动人,不会体积太大。
  虽然面塑中的很多作品,手工艺者都可以参照图样、实物、模型来捏制,但是要创作一件神形兼备的面塑,则往往需要他们进行实地观察,多方捕捉、掌握捏制对象,做到心中有数方能下手。比如,手工艺者应当对各种人物、动物及其服饰、衣冠、披褂、表情、姿态等,有比较深刻的体会,然后用简单的工具制作出来。对工具的运用与对生活的观察一样,都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一个有成就的面塑艺人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手工艺匠,而是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对捏制对象有足够了解的人。”在赵阔明老先生的面塑手稿中,我们发现了这位海派面塑的开山鼻祖对面塑艺人的定位与要求。

展开
目录
一 民俗艺术
——面塑
1 面塑艺术的历史..................2
2 各地面塑艺术文化的特点..............8
二 海派面塑创始人
——赵阔明
1 面塑奇人 传奇身世...............21
2 技艺超群 名扬沪上...............28
3 从不保守 广招门徒...............39
三 海派面塑艺术的特点及其风格
1 海派面塑的题材与样式..............44
2 制作工艺流程与技法...............49
四 海派面塑文化代代相传
1 大弟子
——面塑“郎派”创始人郎绍安.........54
2 国家级传承人
——赵艳林...................60
3 “上海面人赵”家传弟子
——陈凯峰...................8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