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作法自毙
0.00     定价 ¥ 32.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2161393
  • 作      者:
    周功鑫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11
收藏
编辑推荐

◎  台北故宫博物院前任院长、博物馆专家周功鑫亲自操刀编撰——久违了的大师所写的小人书;

◎  好莱坞动画分镜师纪柏舟团队精心绘制,衣食住行皆有所本,历史细节跨越时空

◎  言必有据,严谨考证——每一本,都是一家小型的纸上历史博物馆

◎  十个成语,编年排列,系统呈现战国“秦文化”的兴衰成败

◎  历史专家的quanwei性、严谨的科学精神、不可磨灭的亲近感

◎  陪伴孩子成长的历史读物——写给现在的孩子,也写给十年后长大的他(她)

◎  厚积薄发,充实父母和孩子两代人的文化基因

 


展开
内容介绍

“作法自毙”出自《史记》的《商君列传》,讲述战国初期卫国公子商鞅,得知秦孝公求贤若渴,便特意来到秦国。因为商鞅掌握了法家的思想,深得秦孝公赏识,秦孝公请商鞅协助他订立新法,之后,秦国日渐富强。但是,由于新法剥夺了不少王公贵族原有的权利,加上商鞅执法严苛,因此得罪了许多人。在秦孝公去世后,商鞅遭到贵族们的报复,最后,反为自己所订定的法令所害,被处以极刑。

 


展开
精彩书评

“作法自毙”是指一个人制订法规,目的本是防治他人,但如果他的法规执行得太过严苛,最终,可能令自己受到法规的伤害。因此,常言道:情、理、法兼备才能使人信服。后人也常用“作法自毙”来比喻一个人自作自受。

在商鞅颁布的法令里,“度量衡制”是相当重要的一项。其中,“度”是指“尺度”,用来计量长短;“量”是指“容量”,用来计量容积;“衡”则是指“权衡”,用来计量轻重。详见书后的延伸阅读。

本书是出色的青少年国学读物,从亲切的成语故事讲起,由浅入深、图文并茂,深入历史细节,引导青少年步入中华文明的辉煌殿堂。


展开
精彩书摘

成语《作法自毙》的典故,出自《史记》的《商君列传》,内容讲述战国时期初期,当时秦国的国力还弱,加上地处偏僻的西方,中原各诸侯国都认为秦国是个落后的国家,会盟时也不会邀请秦国参加。到了战国中期,秦孝公即位之后,想振兴秦国国势,便向各国广布“求贤令”,征集人才,励精图治。

卫国公子商鞅,是法家思想的实践者,他曾经到过魏国,向李悝(音同“窥”)(公元前455年-公元前395年)学习法家变法的经验。商鞅得知秦孝公求才若渴,便特意来到秦国。因为商鞅掌握了法家的思想,得到秦孝公的赏识,秦孝公请商鞅协助他订立新法,之后,秦国日渐富强起来。

但是,由于新法剥夺了不少王公贵族原有的权利,加上商鞅执法严苛,因此得罪了不少王公贵族。在秦孝公去世后,商鞅遭到贵族们的报复,最后,反被自己所订定的法令所害,被处以极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