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伴你健康成长的美德故事
0.00     定价 ¥ 35.8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7243305
  • 作      者:
    程效编著
  • 出 版 社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伴你健康成长的美德故事/青少年成长必备丛书》精选了一些中国古代美德故事,包含宽容、诺言、友情、教训等诸多方面,让广大青少年在阅读故事、感受趣味的同时,亦能有所收获。更重要的是,故事中的很多人物早已耳熟能详,需要我们做的,即是按照他们那份律己敬人的心思,把那种值得称颂的精神应用到我们现在的生活。
展开
精彩书摘
  《伴你健康成长的美德故事/青少年成长必备丛书》:
  秦朝随行史官竟然记录下来:某年某月的某一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赵王为秦王弹瑟。
  赵王不悦,但无可奈何,这时候身后的蔺相如拿出一个缶,要秦王弹奏。秦王当场拒绝,可蔺相如立马改变了原来恭谨的模样,怒道:“大王未免欺人太甚,虽然秦国强大,可是这五步之内,我就能把我的血溅到大王身上。”
  秦王被蔺相如这气势吓到了,无奈,只好随便敲击了几下。
  蔺相如立刻反击,告诉赵国史官记录:“某年某月的某一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相会,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国大臣见秦王被辱,挑衅地说:“请赵王割让十五城给秦王上寿。”
  蔺相如当然也不甘示弱,随后站起来道:“请秦王割让十五城给赵国,为赵王上寿。”
  两国针锋相对,谁也没有占到便宜。秦王虽然有野心,但是早知赵国军队就在附近,即使动手也占不了什么便宜,只得作罢。
  两国之会也算圆满结束,赵王回国后,对蔺相如在渑池会上表现出的大义凛然十分钦佩,便委以重任,拜为上卿。
  大将军廉颇很不服气,私下放话,如若见到蔺相如,定要叫他好看。蔺相如听说后,称病不去上朝,即使走路也是绕路而行,没有给廉颇机会。
  蔺相如的一再退让,让他的门客们都很气愤,他们觉得蔺相如胆小怕事,不敢直面廉颇。
  蔺相如说:“你们看秦王和廉颇哪个势力大?”毫无疑问,当然是秦王势力更大。
  蔺相如又说:“天下诸侯都惧怕秦王,为了赵国的存亡,我当面责备他,怎么如今听闻了廉颇的话反而胆怯了呢?一个国家的生存,文臣武将都是不可或缺的。文能提笔定乾坤,武能上马安天下,别国才不敢来犯我赵国,不过是因为一文一武相互扶持。如果我和廉颇发生了不和,国家就会不安定,所以我宁愿忍让些。”
  这番话后来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他十分惭愧,于是赤裸着上身,身上背负荆条,到蔺相如家门前去请罪。这就是“负荆请罪”的由来。
  最后,两人尽释前嫌,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智慧集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退让并不是一种胆怯。退一步,海阔天空,那是因为期待的是另一种收获。蔺相如有容人之度,在国家大义面前,个人荣辱放在一边,即使受了委屈也能忍受,他更希望的是能保全国家。廉颇知错能改,更是难能可贵。宽容,不是放纵,是为了更好地收获,放弃这一次的争执,未来收获的就是国家的富强、安定。
  齐桓公姜小白 历史剪影
  在中国古代,皇位的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在任何朝代都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在这样一轮轮的博弈中有胜利者,也有失败者,但都值得我们深深地思考。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就是能给我们带来深刻思考的人物之一。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齐桓公的哥哥)被公孙无知所杀,而后他坐上了王位。第二年,公孙无知又被人所杀,一时间齐国无君,一片混乱。齐国的大臣们在让哪个公子即位的问题上发生了很大分歧。一部分大臣和公子小白交好,便支持小白,并偷偷地预谋将逃亡莒国的小白接回齐国即位。但是,另一部分大臣却预谋着支持年长的公子纠即位,同时暗中准备将逃亡鲁国的公子纠接回齐国,更是派管仲带兵在半路阻截回国的小白。
  在路上,双方相遇,发生了激烈的战斗。管仲作为公子纠的积极拥护者,亲自指挥并参加了这次战斗。在战斗中,管仲一眼就发现了公子小白,他亲自用弓箭射向了小白,这一箭正中小白。管仲观察小白久久卧地不动,认为他已死,高兴地回去向公子纠报告,并且对公子纠说,王位就是他的了,因为小白已经被他一箭射死。这样,公子纠就放慢了回国的速度。
  可没想到的是,管仲那一箭正好射中小白的衣带钩。为了迷惑对方,小白佯装中箭而死,在管仲撤离后乘了一辆轻快小车,日夜兼程赶回了齐国。而公子纠及其亲信以为小白已死,在小白回齐国六天后才赶到。这时,小白早已被拥立为齐君,他就是我们后来所知的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坐上帝王的宝座后,仍然没有忘记管仲射他的一箭,始终想报这一箭之仇。但在他抓到管仲并准备把他杀掉时,桓公的近臣鲍叔牙却极力进谏说:“如果你只想治理好齐国,那以我的才能足够了,但如果你想称霸的话,非但不能杀管仲,还要重用他,他会让您和齐国称雄于中原的。”齐桓公被鲍叔牙的话语打动,决定放弃报一箭之仇的想法,并且重用管仲。
  事实证明了鲍叔牙的说法,齐桓公在得到管仲的辅佐后,齐国的实力与日俱增。在政治方面,开明的政治制度,让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巩固了齐桓公的统治;军事上,扩充了兵源,提高士兵的战斗力;经济方面,实行了增加国家财富收入的措施。经过多年的物质积累,齐国很快实现了国富兵强的目标,并最终让齐桓公登上了春秋霸主的宝座。
  ……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三尺巷里的人生
三尺巷
负荆请罪
齐桓公姜小白
宽容魏徵
沈仲仁、沈仲义兄弟争产
禅师的悟性
宰相肚里能撑船
楚庄王的智慧
曹操割发代首
陈平的智慧

第二辑 成功出于勤奋
不教一日闲过
王冕学画
凿壁偷光
宋濂好学
牛角挂书
闻鸡起舞
机不可失
映雪夜读
三年不窥园
韦编三绝
囊萤夜读

第三辑 重值千金的诺言
韩信守信
尾生抱柱
皇甫绩守信求责
张良拾鞋
一诺千金
一言九鼎
言而有信
曾子烹猪
立木取信
范仲淹信守诺言
范式守信
诚信状元王拱辰

第四辑 条条大路通罗马
孙膑与庞涓
卧薪尝胆
百里奚的成功之路
破釜沉舟
赤壁之战
豁达乐观的苏轼
晏子使楚

第五辑 文明、道德的标尺
王羲之助人卖扇
孔融分梨
程门立雪
曾子避席
千里送鹅毛
乐善好施
华歆与王朗
孔子尽礼
诚实的高允
神医华佗
司马光砸缸
孙叔敖杀两头蛇

第六辑 努力拼搏,不言放弃
少年柳公权
玄奘苦学佛法
王羲之练书法
司马迁编写《史记》
曾国藩读书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
头悬梁,锥刺股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锲而不舍
厉归真学画虎
铁杵磨成针

第七辑 精忠报国
樊哙闯宫
荆轲刺秦王
岳飞抗金
虎门销烟
郑和下西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