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人物丛书:隋炀帝及其短命王朝的忠臣叛将》:
杨广十分好学,擅长写文章,性格深沉,为人稳重,朝野属望。隋文帝曾暗中令善相面之人来和遍相五个儿子,来和经过仔细观察,对隋文帝说:“晋王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不久,隋文帝又亲自到杨广府第视察,杨广深知父皇讨厌声色。他故意弄断乐器的弦,乐器上的灰尘也不加擦拭,隋文帝看了,以为这位爱子远离声色,自然喜上心头。又有一次行猎遇雨,左右随从送上油衣,他说:“士卒都被雨淋湿了,我怎么能自个儿穿此油衣呢?”命左右拿走。
这些事例是出之本心也罢,沽名钓誉也罢,起码说明杨广还明白,一个贤明的统治者应该远离声色、体恤群下。
开皇八年(588),隋朝大举攻陈。隋文帝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设立了淮南行省(即行台,设在大行政区代表中央的机构),任命晋王杨广为尚书令。陈后主陈叔宝派遣兼散骑常侍官王琬、兼通直散骑常侍许善心访隋,被隋扣留,王琬等人一再要求回国,也不放行。
十月,隋文帝命令隋军大举出征,行前在太庙举行了盛大的仪式,命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挂帅出征。命杨广从六合(今江苏六合)出兵,杨俊从襄阳(今湖北襄樊)出兵,杨素从永安(今四川奉节)出兵;又命荆州刺史刘仁恩从江陵(今湖北江陵)出兵,蕲州刺史王世积从蕲春(今湖北蕲春)出兵,庐州总管韩擒虎从庐江(今安徽庐江)出兵,总管贺若弼从广陵(今江苏扬州)出兵,青州总管燕荣从东海(今江苏连云港东南)出兵。共有总管九十人,军兵五十一万八千人,一律受晋王杨广指挥,在东连大海、西到巴蜀的广大地域内,战旗飘舞,战船扬帆,隋军浩浩荡荡横贯数千里。又任命左仆射高□为晋王元帅长史,任命右仆射王韶为司马,军中的大事都由他两人裁决,处置调度,都没有阻滞和贻误。
第二年春,隋军灭掉了陈朝。杨广作为最高统帅,在很大程度上是坐享其成的。实际指挥部署的是高□,亲率三军攻破陈都建康的是贺若弼、韩擒虎,沿江东下、扫除残余势力的是杨素。但杨广毕竟是最高统帅,指挥之功不可没。进入建康(今南京)后,杨广将围绕在陈后主身边的佞臣全部杀掉:中书舍人施文庆接受委任而不忠诚,反而巧言谄媚,蒙蔽了君主的耳目;中书舍人沈客卿兼管金帛局,重税聚敛,搜刮民财来取悦君主;太市令阳慧朗、刑法监徐析、尚书都令史暨慧都是祸国殃民的奸臣、百姓的祸害,在石阙下将他们五人一同斩首,来向三吴的民众谢罪。杨广派高□和元帅府记室官裴矩搜集图书古籍,封闭府库,江南的资财丝毫不取,天下人都称赞杨广,认为他贤明。
杨广因为贺若弼提前统兵与陈军决战,违反了军令,逮捕了他交给主管官员。隋文帝传令召见贺若弼,诏令杨广说:“平定江南是贺若弼与韩擒虎的力量。”赏赐给布帛上万段,不久又特意赐给贺若弼和韩擒虎诏书,称赞他们的功劳。
趁着陈朝灭亡的时机,王僧辩之子、开府仪同三司王颁,连夜发掘陈高祖陈霸先的陵墓,焚烧了他的尸骨,骨灰投进水中喝下去。不多时,他自己绑缚起来到晋王杨广那里请罪,杨广上报给朝廷,隋文帝下令赦免了他。诏令陈高祖、世祖、高宗的陵墓一共分给五户人家负责守护。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