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死亡地图:伦敦瘟疫如何重塑今天的城市和世界:the story of London's most terrifying epidemic-and how it changed science, cities, and the modern world
0.00     定价 ¥ 68.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21304682
  • 作      者:
    (美)史蒂芬·约翰逊(Steven Johnson)著
  • 出 版 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作者简介

  熊亭玉,大学英语讲师。已出版《人类的故事》《奥兹国的滴答人》、《高老头》《神马和男孩》(以上为独译)。《孤独星球?土耳其》《孤独星球?欧洲》、《安徒生童话精选》《东南亚研究》《牛虻》等图书。韩素音翻译大赛英译汉优秀奖获得者。

  史蒂芬▪约翰逊,出版过八本书,这八本书分别涵盖科学、技术、个人理念各个方面。同时,他也是三个有影响力网站的联合创始人:在线杂志网站 FEED,荣获威比奖(Webby Awards)网站Plastic.com以及超本地( hyperlocal )媒体网站 http://outside.in/ 。作为《连线》杂志的编辑,他经常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杂志撰稿。此外约翰逊还在一些互联网相关的企业中担任咨询顾问,包括Medium,Atavist,Meetup.com, Betaworks, 与 Patch.com。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一个关于瘟疫的故事,一个关于瘟疫如何创造了我们今天生存的城市、世界的故事。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伦敦,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大都市,仅仅拥有着伊丽莎白时期古老的公共基础设施。在当时,每隔个四五年,伦敦就要爆发一次霍乱,每次爆发都要夺走伦敦上万条生命,进而波及到整个英国。一位名为约翰?斯诺(JohnSnow)的医生,做了一系列的研究,证明霍乱存在于水中。在无人相信的情况下,一位牧师亨利?白石帮他绘制地图,将取水饮用的人们与未取水饮用的人们绘在同一张图上,将每个街区的死亡人数标在上面,越远离水泵,死亡人数越少。约翰?斯诺与亨利?白石拯救了伦敦城,那是英国最后一次发生霍乱。人们开始修建下水道,构建城市公共设施,保证水源的清洁,避免与污物处理源进行接触。这张死亡地图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让所有后人得益。

展开
精彩书评

  《死亡地图》这本书讲述了1854年伦敦发生的霍乱,从中约翰逊提炼出了一个综合人类智慧和集体力量的传奇故事……在他的上一本书《崛起》中,约翰逊提出了自下而上这种组织体系的观点,令人赞赏。在《死亡地图》一书中,他展示了在一个肮脏腐烂的真实世界中,这些原则是如何运作的。这是他的第五部非小说类作品,约翰逊运用多层面的方式阐明了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难题。此外,他还加入了一个备受欢迎的新鲜元素——一种老式的叙事风格,这也是一种街头智慧。
  ——《洛杉矶时报》书评

展开
精彩书摘

  这是1854年的8月,伦敦就是拾荒人的天下。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拾荒人,光是名字就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拾骨人、捡破布人、捡狗屎人、挖泥人、翻烂泥儿、阴沟人、收垃圾人、掏粪人、河道人、岸边人。他们都属于伦敦的底层社会,至少有十来万人。他们的数量惊人,要是分割出去单独组成一个城市,也是全英国第五大城市。虽然人数惊人,但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他们种类繁多,分工明确。
  早起的人沿着泰晤士河行走,就可以看到河道人蹚在浅水滩污泥里,他们穿着宽大的平绒外套,外套的口袋格外大,里面装着从河边捞出来的零零散散的碎铜。他们的胸前绑着一盏灯,为的是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看得清楚点;他们的手里拿着一根八英尺长的棍子探试前面的河滩地,若是陷入泥沼,也能利用棍子将自己拉出来。他们胸前的灯透过长外套发出奇异的光芒,再加上手里的长棍子,这些人看起来就像是衣衫褴褛的巫师,在恶臭冲天的河边四处寻找魔法金币。[1] 在河道人的身边跳上跳下的就是那些翻烂泥儿,通常都是孩子,他们穿得破破烂烂,心满意足地翻拣着河道人看不上的垃圾—煤块儿、枯枝、断绳。
   [2]河道之上,到了城市的街道,捡狗屎人靠着收集狗屎勉强维持着生活,而拾骨人则到处搜寻各种动物的尸体。在伦敦的街道下,狭窄的下水道越来越多,阴沟人在这座大都市流动的污水中辛勤劳作。每隔一两个月,下水道某处浓度异常高的沼气就会被某个阴沟人的煤气灯引爆,而这个不幸的人儿就被烧成焦炭,葬身在没有处理过的污水河流中。
   换言之,这些拾荒人就生活在排泄物和死亡的世界中。狄更斯最后一部伟大的小说《我们共同的朋友》开篇就是一对父女河道人,他们碰到了一具漂在泰晤士河上的尸体,这对父女郑重其事地将尸体上搜到的钱放进口袋里。同行的一个河道人指责这个父亲偷尸体上的钱,他就自问自答地说道:“ [3] 死人属于哪个世界?另一个世界。那钱属于哪个世界?这个世界。”有一点狄更斯没有言明:有两个世界,死亡的世界和活着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在这些边缘地带共存。这个熙熙攘攘的伟大城市召唤出了它的另一面,一个幽灵般的阶层,这个阶层多少复制了这个物质世界的身份标识和价值计算。想一想拾骨人每天精确无误的路线吧,亨利·梅休(Henry Mayhew)在他1844年开创性的著作《伦敦劳动者和伦敦穷人》(London Labor andthe London Poor )中捕捉到了这一点...... 

展开
目录

前言 xiii
8 月28 日,星期一 掏粪人 001
9 月2 日,星期六 眼睛凹陷,嘴唇发紫 029
9 月3 日,星期天 调查 065
9 月4 日,星期一 也就是说,乔还没有死 091
9 月5 日,星期二 异味就是疾病 125
9 月6 日,星期三 推理 157
9 月8 日,星期五 水泵的把手 177
结语 地图 211
后记 重访宽街 255
作者笔记 285
注释 28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