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动疗法精义与医案(大字版)》:
第一章 按动疗法的概念及特点
第一节 按动疗法的定义及历史沿革
一、按动疗法的定义
按动疗法是中医按摩学的一个分支,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尤其是经络学说和形体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特定的手法作用于人体相应部位或穴位上,同时令患者做出主动或被动的肢体运动或呼吸运动,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以医患配合、动静结合为特点的按摩治疗方法。
按动疗法是将中医传统的经络学说、藏象学说、形体理论与按摩手法相结合而发展出的一种现代按摩技术。按动疗法注重人体的整体研究,强调人体各部位、组织间的相互关系,寻求一种修复和维护人体自然生理平衡的方法,从而达到消除有关疾患使人体康复的目的。在强调医者要对病情综合辨证施治的同时,按动疗法还重视患者的本体感觉,在治疗过程中要求患者从心理和身体上积极配合医者,从而有效地弥补了目前很多临床治疗方法患者只能被动接受治疗的不足。
二、历史沿革
1.中医按摩发展简史
按摩作为中医学的一部分,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断对前人的经验进行总结、研究和吸取营养,是这一医疗技术得以发展至今的关键。按动疗法的形成与完善也是这一进程中的一环。
(1)先秦时期:殷商是我国第一个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朝代,甲古文中有“摩面”、“干沐浴”的自我按摩方法,不但可以治病,还具有保健强身的作用。当时,按摩主要用于王室成员的疾病治疗,同时在宫廷中出现了专职按摩师。在先秦时期,按摩主要用于治病和养生保健,还出现了有关按摩工具的记载。
(2)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统一而稳定,中医临床治疗学最重要的原则都在这个时代奠基和构筑。《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记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不仅说明按摩起源于我国中原地区,同时也表明早在《黄帝内经》成书的秦汉以前,推拿已成为重要的医疗手段之一。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