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院长》:
这两天石节一直在思考,如何帮助新院长迅速走出经济困境。自唐大江上任以来,他就密切注视着这位老同学的一举一动。
刚开始他还怀疑唐大江能否胜任,担心他会步前两任的后尘。通过几件事观察,他发现过去并不怎么出色的老同学,如今已变得不同凡响了,真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哪!另外他还发现新院长对自己是信任有加的,许多事都先征求一下自己的意见。既然你如此器重石某,那我就一定要为你弄出点像模像样的东西来。
主办会计是一个单位的内当家,对单位的经济情况自然是了如指掌。调来后他才发现,原本一家殷实的医院,账面上竟出现了赤字,前不久“停尸事件”的赔偿,如同雪上加霜。
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他进行过认真分析。区乡卫生院属财政差额拨款单位,上面给的钱除少量办公费外,剩下的就是人员工资,数量仅占工资总额的一半左右,不足部分要靠医疗收入来补充。这一年多,因管理不善,就诊人数越来越少,业务收入随之大幅度下降,开始工资还能勉强按月发放,后来发展到收一点发一点,一个月工资要几次才能发完,更别说什么奖金和福利了。面对越来越拮据的经济状况,他只能靠控制开支来节省,办公用品非到确实不能用时才同意更换,因此有些职工背后骂他抠屁眼。其实石节也感到挺憋屈,心说,这不是没办法吗?有本事大家多挣点啊!
在昨晚的首次管委会上,唐院长拿出的两个讨论题,他觉得都切中要害,并认为后者更为重要。医院目前的情况是干多干少一个样,甚至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这不仅不合理,而且严重挫伤了干事人的积极性。这种状况若不改变,增加业务收入将是一句空话,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然而他心里清楚,这个问题真要解决谈何容易。因为在许多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中,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早已成为空话,光拿钱不干事的大有人在。别看眼下许多人嘴上高喊改革,一旦真触动了切身利益,就可能闹得鸡犬不宁。改革风险很大,弄不好就可能翻船,一旦失败,唐院长的结局也许比前两任更惨。那岂不是帮了个倒忙?这也是他犹豫不决的原因。石节边抽烟边思考着,因思想过于集中,有人进来都没发现。
“下班铃打过好一会了,你怎么还没走?”院长室与会计室仅一墙之隔,准备回家的唐大江路过门口见石节独自发呆,微笑着走了进来。
石节正考虑要不要把想法告诉老同学,没想到唐大江来到面前,暗想眼下没有旁人,何不趁机试探一下对方的态度?想到这里,他站起来回答说:“你不是想了解如何调动职工积极性吗?我有个想法,你下午有空吗?”
“为何要等到下午?现在不行吗?”见对方欲言又止,唐大江坦诚地说,“我俩是从小一块长大的好朋友,是同窗多年的老同学,如今又是一个单位的同事,我真心希望得到你的帮助,有什么想法尽管讲,千万不要有什么顾虑。”
见对方态度如此恳切,石节终于咬咬牙:“那好吧,不过这么做可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既然来了,我就做了最坏打算,你就放心讲吧。”唐大江说着从袋里掏出包“大前门”香烟,放到了石节面前。
大前门在当时可算得上一种名牌高档香烟,在农村更不多见,唐大江自己虽不抽烟,但为了回来应酬,转业前特意买了几条。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