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娃画家王冕/正能量儿童文学》:
王冕是我国元朝时期有名的画家。
王冕小时候,他的父亲做木工,母亲帮别人带小孩做帮佣。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在他6岁的时候,更为不幸的事情降临到他的头上:父亲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离开了人世。母亲难以维持生计,便让王冕到地主家去做工,以增加一点儿微薄的收入。
自那以后,王冕便成了地主家的放牛娃。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王冕常常一边放牛一边用树枝在地上练习画画。今天画池子里的荷花,明天画身边的大水牛,看见什么画什么。虽然画得不好,但画画给他带来了许多欢乐。
人们常说熟能生巧,渐渐地,他画得越来越好了。王冕放牛的地方,竟看到石壁上有一只凶恶的大老虎,正瞪着一双酒杯大小的眼睛看着自己呢。母亲见了,吓得转身就跑。
当母亲明白过来那是王冕画的画时,她才定下神来认真辨认,夸王冕画得好。
看到儿子画的老虎这么逼真,母亲非常高兴。为了不耽误王冕的前程,母亲省吃俭用攒下银两,把他送进一所画堂,让他专心致志地学画。
从此,王冕更加勤奋地学习画画,并最终成为令人仰慕的大画家。
悬梁夜读
孙敬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从小就很热爱读书,常常因读书而忘记了时间。一天晚上,他在看书时不知不觉睡着了。等天亮醒来的时候,他才发现书还像头天晚上一样,一动不动地摆放着。因为睡觉耽误了读书,他非常懊悔。
从那以后,为了防止夜里看书时睡着,他就想出了一个方法:他在自己书桌上方的房梁上系上了一根麻绳,把头发拴在上面。每当他读书困了,低头打瞌睡时,头发就会被绳子猛地一拉。这样,他就会立刻清醒过来,继续看书了。孙敬用这个办法长年刻苦读书,他读书时写下的笔记,就足足有一马车。这就是历史上说的孙敬“悬梁”刻苦读书的故事。
一个铁钉毁了一个国家
为了争夺英国的主宰权,英格兰国王查理和法国国王亨利准备决战。开战前的晚上,查理的马夫找到铁匠,叮嘱说:“国王决定骑马去打头阵,快给战马钉掌吧!”
铁匠无奈地回答:“前几天为所有的战马钉掌,铁皮都用完了,怎么办呢?”
马夫说:“没有时间了!你有什么就用什么吧!”
铁匠找遍了犄角旮旯,终于凑够了四个马掌的铁皮。但是,钉了三个马掌以后,钉子又没有了。
马夫说:“我等不及了,你快凑合一下吧!”
铁匠很担心,说:“我能把马掌挂上,但不如其他几个结实。”马夫说:“一个小钉子有什么关系?赶紧弄好吧!”
铁匠听话地将第四个马掌挂上。当军号吹响后,查理手握战刀,准备以最快的速度发动攻击。威武的战马刚一冲出去,一只马掌就脱落了。战马站立不稳,一下子跪倒在地,查理也摔倒在地,后面的士兵们以为国王被擒,掉头就跑。亨利的士兵趁机包围上来。看着大势已去,查理气急败坏地怒吼:“马,一匹马,竟然毁了我的王国!”
后来,人们一直在传唱这样的歌谣:“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