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钢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国情研究(当代中国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他创建并领导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于2015年入选头一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之一,定位为直接为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服务;他从1998年至今主编《国情报告》,向中央领导同志和省部级主要负责人累计提供1300余期,先后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百余次,对国家重大决策产生持续影响。
《2050中国》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要素与优势,如四大要素(现代化要素、社会主义要素、中国文化要素、绿色生态要素)和四大优势(后发优势、社会主义优势、中国文化优势、绿色生态优势)。分析和总结了60多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并将其概括为十大转变。
二,探索和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的和基本逻辑,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以人民为中心”的演变和飞跃,从“物质现代化”向“人的现代化”的演变和飞跃,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人的全面发展”的演变和飞跃,更加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六大发展”理念。
三,进一步认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依据,将其分为上、下两个半场,并划分为若干相互衔接的发展阶段,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逻辑与未来趋势。
四,创造性地提出到2050年中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和六个主要目标。
五,对全面实现2050年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六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建议。
六,围绕中国现代化对世界的影响、对人类发展的贡献做出了评价和展望,提出了世界人民共同构建共同繁荣的“大同世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