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打细算,合理储蓄
每一个人都喜欢谈论热门股票以及业绩辉煌的共同基金,却从来没有人提到通过储蓄来积累进行投资所需的现金。然而,假如你想进行投资的话,就必须进行储蓄。因为储蓄是个人理财的根基,也是投资资金源源不断的源泉。
更重要的是,储蓄能够让你获得那些手边没有现款的人获得的那种机会。比如,股市正在下跌,如果你每月都存一些钱,那么股市下跌对你来说就是投资机会了,因为那时你可以利用平时每月的储蓄逢低买入股票获利。而如果你的手中没有储备金,也只能坐失“财”机。
尽管储蓄具有如此多诱人的理由,但有些人却总抱怨:“我的工资还不够塞牙缝的,哪有余钱可存?”或总是沉浸在“等到我有钱的时候……”的想象之中。
如果你以为这些都是一些中低收入的人发出的抱怨,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在这些抱怨没有余钱可存的人中,不乏一些拿着中、高薪水的“精英”,他们身上穿着的是名牌,脚上穿着的是名牌,手里拎着的是名牌包,发梢飘出来的是“香奈尔”的气息……但是,他们可能会觉得,钱在他们的手里就像长了脚一样,一下子就跑掉了。当他们还在盘算着为自己购置哪套服装的时候,却发现卡上已经显示“余额不多”了。
这类人若想储蓄,就应该根据自己的收入状况,为自己制定合理的消费预算,然后强迫自己依此行事,以避免将手边现金漫无目的地花掉,多储蓄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一步,盘算自己的收入状况。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正式开始制定消费预算之前,需要算一算自己每个月的收入究竟是多少?每年的收入能够有多少?也就是要先盘算自己的收入状况,然后据此制订出相应的消费预算,这样的预算才是切合实际的,才容易做到。
第二步,编制消费预算。
一旦全面地盘算清自己的收入状况后,就可以开始着手为自己编制消费预算了。
消费预算如何做?尽管每个人的需求、目的和经济状况各不相同,制订计划的详细内容也有所不同,但是,目标却是一致的,而且采取的步骤也都大同小异。下面就介绍一种通用的消费预算方法:
(1)决定是把半个月、一个月还是一个季度作为一个预算周期。大多数人觉得领取工资的周期(在我国多为一个月)是最便于计算的预算期。
(2)先将这段期间的固定支出费用及预计想储蓄的金额列出来,固定支出费用包括所有能事先知道确切金额的费用,如房租、水电费、燃/煤气费、卫生费、老人赡养费、分期付款以及其他税收。之所以要先将预计想储蓄的金额列出,也是为了更好地“强迫”储蓄。目前不少人的储蓄方法并不科学,他们有的把每月结余变成储蓄,多就多存,少就少存,没有就不存,这也就是很多人存不下钱的原因所在。
(3)列出所有数额常有变化的日常生活开支费用,如食品费、置装费、娱乐费、医药费、购书费、零花钱等,并估计在预算期内各项支出约各占多少。要做出准确的估计,就需要以长期的经验,了解市场价格。例如,一年里哪几个月水果短缺昂贵等。支出的多少也取决于各家庭成员是否都擅长于购得价廉物美的物品。买回来的衣料要计算得当的话,就可以避免衣料不足,或过剩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4)一些大宗的开销,如购买电视机、洗衣机或是给子女办喜事,所需金额往往超出一个月的收入。这就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进行规划,算出所需总额后,在几个月或更长一段时间里每月分摊,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下子与其他项目的开支冲突,出现赤字。
(5)将一个预算期内的各项目开支加起来,并将支出总额与自己在这段时期的总收入相比较。如果支出费用超过总收人,就会出现逆差,就应设法削减开支;如果支出总额低于总的收入,就会出现盈余,可适当增加开支,使生活过得丰裕些。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每月定期将一部分盈余的钱存起来,用作日后购买大件家具或者以防不测之需。
(6)设立账本,制订表格,将所有的用钱计划填入表内,订出消费预算表。
到了现在,你已经有了消费预算,接下来就应该严格按照已拟定的预算有计划地支出,同时还有必要详细地记录自己的实际开支情况,然后将预算的开支与实际开支作一下比较。如果每个月的实际开支超过或低于预算~20%-30%,最好检讨一下预算编列得是否太过紧缩或者是弹性过大,并做必要的调整。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