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胡佛:FBI教父
0.00     定价 ¥ 39.80
青岛市图书馆
  • ISBN:
    9787507544763
  • 作      者:
    沧海满月著
  • 出 版 社 :
    华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 埃德加胡佛,前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作为FBI的秘密守护者和掌权人,他的名气和权势一度让美国总统也望尘莫及。胡佛是如何从一个穷小子登上掌握美国生杀大权的调查局局长宝座的,如何成长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穿过历史的烟尘,一起品读胡佛的风雨人生。


★驱逐卓别林、监视爱因斯坦、肯尼迪遇刺案等事件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胡佛在珍珠港事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他的手中掌握着哪些重要人物的个人隐私,FBI的神话究竟是如何缔造的?本书为您揭开这些尘封多年的谜题。


展开
作者简介


   沧海满月,中文硕士。发表作品近30种,内容涵盖范围包括社会科学、人生哲理、心理励志等,语言幽默精彩,擅长说理。出版有《曹操:从洛阳小吏到魏武大帝》《和珅传》《二战经


典战役全记录》《可怕的科学》《中国名人传记速读》等畅销书。


展开
内容介绍


埃德加胡佛,前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美国人民心目中的“罪恶斗士”。本书以一手的资料,客观、真实、详尽地记录了胡佛叱咤风云的一生,为你揭开在历史的迷雾中若隐若现的一代联邦调


查局特工王的真实面目,从中你可以了解到胡佛如何掌握美国生杀大权、屹立美国权力dian峰不倒,以及鲜为人知的联邦调查局内幕和一段风云变幻的20世纪美国史。


展开
精彩书摘


聪慧少年埃德加


从埃德加幼年的照片看来,他是个有点忧郁的孩子,总是偎依在父母的身边。1901年,他6岁开始上学。那时,西奥多·罗斯福即将成为总统。埃德加从上学一开始,就是个聪慧的学生。他在一年级的平均分数是93.8。从三年级到八年级,他的数学、代数、文法、语言、书法、阅读、历史等都是“优”或“良”。

埃德加在日记里写道:“1901年9月,我6岁进布伦特学校一年级读书,平均分93.8。三年级第二学期,我名列全班第一,平均分数为96。三年级全学年,我考试名列第一,平均分数为95.8。在1909年6月,我14岁那年从该校毕业。我从未留级,品行优良,在每个年级都有很高的威信。除七年级外,我每年都在布伦特上学。我七年级时在华莱克上学,八年级时又转到中区高级中学。我最好的班级老师是八年级的多尔顿小姐,她是个杰出的女人,从道德上培养了我。此外,七年级的老师斯诺登小姐从智力上培养了我,四年级的老师欣克尔小姐培养了我的纪律和智力。五年级第一学期,我考试名列第一,平均分数为93.8。”

1906年,埃德加的哥哥狄克26岁,在他的轮船检查公司的工作上和个人生活上(他27岁时结婚)都面临一个重要阶段。但他还是尽力找出时间帮助他11岁的弟弟编辑一份社区小报,即每期两页的《每周评论》。编辑埃德加·胡佛以每份售价1美分的价格售给家里人和邻居们。埃德加自任印刷商,狄克的身份是本报的“打字员”,他要将弟弟收集来的笑话、邻里的闲谈碎语以及编造的广告等统统打印出来。复制小报是采用活版印刷,即当时政府机构办公室里复制文件的一般方法。很可能是狄克让埃德加到他轮船检查公司的办公室里印刷的。

小埃德加不仅是个观察员和记者,他还很活跃,性格开朗,兴趣多变,一旦对什么发生了兴趣,就热心地去干。当然,他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学校读书。1909年,他在一所公立学校布伦特小学就读。他的小学阶段几乎全都是在这里度过的,七年级时转到华莱克学校(位于宾夕法尼亚大街和第七街的东区高级中学处),这大概是因为布伦特小学的学生过多了。当时像现在一样,这是学生转学最普遍的理由。

布伦特的课程要求严格,如,八年级学生要学代数学,给学生挑选的文学教材是为了保证学生们熟悉美国的流行古典作品,并对欧洲文学有个粗浅的了解,其中必读作品有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希腊神话集》,笛福的《鲁宾孙漂流记》,狄更斯的《双城记》《圣诞颂歌》,等等。在这里,学生们每天课前都要进行祷告,《圣经》是每日的必修课。学校为了教育学生们成为好公民,叫他们了解古代传奇、圣徒的话以及使西方文明世界居世界领导地位的科学奇迹。在布伦特对限定的思想和价值体系加以贯通并能在作业中表现出来就是一个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

埃德加读书时期的华盛顿公立学校,注重公民身份和纪律(直到1913年还有体罚)。学校要求学生衣着正规,男孩子穿短上衣,打领带,低年级学生穿灯笼裤,高年级学生穿长裤,女孩子穿女服或裙子配宽大短外套。学生的服装是如此统一,从他们在教室里照的照片上看,好像都穿着制服。布伦特小学在另一个方面也很统一,由于当时学校实行种族隔离,所以该校只有白人学生。

埃德加可以自由支配他的课余时间,或者自己玩耍,或者参加有组织的课外活动。他在1908年至1910年的日记中写道:“去了木匠铺,我做了一个相框,威廉帮忙。忙了好一阵子。”他14岁时开始在全市到处考察。1909年7月间,莱特兄弟在阿灵顿的迈尔斯堡试图创一项飞行纪录。埃德加花了三天时间等着看这次飞行。他在7月30日写道,“去了阿灵顿的迈尔斯堡。莱特兄弟去亚历山大来回用了14.2分钟,(我是)旁观者中第一个同奥维尔握手的人。”当然,他还继续着他对市内许多施工现场的考察。他在日记中写道:“步行去新联合会。所有的小路都走过了,但西区尚未开放。没有铺路面,不准行驶汽车,设了四个路障。参众议院大厦即将竣工。”

埃德加阅读当时的流行书籍,并在日记中提到过几本。“白天在阅读文学书籍”“翻阅读杂志”,“读了一点《朱达·伊斯卡里奥特的福音》,一本了不起的书”,“上午休息,下午读《环形楼梯》。”同时,他还帮助母亲在花园里干活,帮她贮存花园的产品。他喜欢记录天气的变化,有时他使用南方用语,不说“降雪”,而说“雪降在那里”。

埃德加很喜欢帮人从附近市场运送食品杂货,因此得了一个“神行太保”的绰号,而且,还有小费可拿。他后来回忆道,“我开始挣钱了。我12岁时开始运送杂货,那时市场还没有雇人送货。但我发现如果有人站在商店门外,手提重货的顾客很乐意接受别人的帮忙,并且很感激地付给小费。我第一次帮别人时,便提着两只箱子走了两英里,因而得了10美分的小费。我发现干得越快,钱就挣得越多。所以,我经常跑去跑回。由于每天放学后跑到市场和每星期六从早7点至晚7点都等在东区市场外面,我平均每天可以挣到两块钱。当时这笔钱可以赎回一个国王了。”在他的日记里记载了很多朋友的名字,包括男孩和女孩,还记载着一些非正式拜访和带有20世纪风格的正式“看望”的事。每逢节日,他就给家人和朋友们寄出明信片。

随着年龄的增长,埃德加对新闻越来越感兴趣,特别是有关犯罪和灾难的新闻。“据报,西西里死亡人数约为20万,财产损失为十几亿美元。多尔顿小姐(我的八年级老师)预言,今天11时16分时在亚洲东部和沿海岛屿将有地震。” “人们被杀死在参议院大楼里。”“谋杀贝勒·埃尔默斯的凶手艾本博士被苏格兰巡官迪龙在蒙特罗斯附近抓获。”他所记载的事情一定是引起了家人的注意,因为他们开始屡屡在信中提到一些重要案件。他母亲写道,“对艾伦斯的审判一定很有趣。我从报上看到已经在得梅因抓到了他们一伙中的最后一个。我想他们并不像报纸上描写的那样坏。”

埃德加遇事警觉,对他看到的和所做的事都研究一番它的重要性和利害。在关心并溺爱他的父母、哥哥姐姐的保护下,他很早就对自己的看法和能力深信不疑。他想当然地认为他的意见和言论对他和别人都同样有趣。他重视客观事实,而不是他本人情绪上的反应。他的简短笔记有注意细节、一丝不苟的特点,而且能注重别人的意见。由于他依靠家里人而不是依靠朋友,并一直同长辈在一起,所以从小做事就像个大人。埃德加很小就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感,尽管他的家庭成员之间彼此感情很深。父母和兄长的关心爱护给了他自信和首创精神,但也使他担心怎样才不辜负他们对自己的极高期望——也是他自己的极高期望。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平凡的出身,不平凡的起点

普通人家诞生的孩子  /  003

聪慧少年埃德加  /  006

主日学校的虔诚教师  /  009

高级中学的优等生  /  012

机智强悍的辩论高手  /  015

军训队里的模范连长  /  017

第二章 初出茅庐的调查局特工

勤工俭学的大学生涯  /  023

第一次走进司法部  /  025

司法部里的“特工”  /  027

侨务工作如鱼得水  /  028

司法部官场再上台阶  /  031

在爆炸声中走向联邦调查局  /  033

雄心勃勃的司法部部长助理  /  036

一代政治新星冉冉升起  /  039

第三章 为联邦调查局而生,为联邦调查局而活

升任调查局助理局长  /  045

辗转于社交和家庭之间  /  047

毛头小伙入主调查局  /  049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051

让联邦调查局改头换面  /  053

科学管理大行其道  /  055

训练特工显身手  /  058

胡佛时代的来临  /  061

第四章 伟大的斗士,伟大的偶像

改朝换代的契机  /  067

大萧条时期的“美国英雄”  /  070

打击犯罪不遗余力  /  072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  075

捕获“一号公敌”  /  079

飞行英雄独生子遭绑架  /  083

犯罪问题的世界级权威  /  086

新总统起用老局长  /  090

介入爱德华夫妇间谍案  /  093

美国的“盖世太保”  /  097

窃听电话无孔不入  /  100

珍珠港风云  /  102

罗斯福的致命任命  /  104

个人情绪导致一场国家大灾难  /  106

第五章 掌控了秘密,就掌控了总统

罗斯福离不开埃德加  /  113

胡佛离不开罗斯福  /  115

杜鲁门不喜欢“盖世太保”  /  117

与杜鲁门斗法  /  120

与艾森豪威尔的和谐共处  /  123

与肯尼迪第一次交手  /  127

牢牢抓住肯尼迪的小辫子  /  129

尼克松的同盟  /  132

阻挠基辛格窃听计划  /  135

第六章 谁与争锋——时代舞台上的纵横捭阖

与媒体大众亲密拥抱  /  141

屡试不爽的“笨方法”  /  142

拿手好戏——收集国会“黑材料”  /  145

大张旗鼓地插手犯罪领域  /  146

秘密档案控于一手  /  149

该出手时就出手  /  150

老虎的屁股也敢摸  /  153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156

第七章 绝对权力!绝对服从!

终生不改歧视眼光  /  163

高压而苛刻的管理  /  165

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  /  167

严格挑选“精英分子”  /  169

淘汰率极高的训练  /  171

大力培植亲信和死忠  /  173

特工也是宣传品  /  175

往自己脸上贴金  /  179

拉大旗做虎皮  /  181

不合己意的人是什么下场  /  185

枪打出头鸟  /  187

第八章 魅影重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滑稽的闹剧——驱逐卓别林  /  195

1421页调查档案——监视爱因斯坦  /  198

欲加之罪——开除“替罪羊”外交官  /  201

共谋者——是谁让梦露死不瞑目  /  206

守口如瓶——谁刺杀了肯尼迪  /  210

欲盖弥彰——马丁·路德·金之死  /  219

第九章 多重面孔下的英雄本色

帝王般的豪华生活  /  229

大肆搜刮为哪般  /  233

发誓一辈子不结婚之谜  /  236

事业比婚姻更重要  /  239

局长大人的风流韵事  /  240

满城风雨的同性恋丑闻  /  244

令人瞠目结舌的派对  /  249

情报头子栽在黑手党手中  /  253

第十章 最后的岁月,最后的奋斗

调查局内讧四起  /  261

陷入众叛亲离的处境  /  262

与尼克松走向分裂  /  266

调查局还是我胡佛的天下  /  269

“英雄”驾鹤西游去  /  271

是非功过,盖棺何以论定  /  274


附录一 埃德加·胡佛大事年表  /  278

附录二 埃德加·胡佛一生获得的荣誉  /  280

附录三 联邦调查局百年简史  /  281

附录四 联邦调查局调查方法  /  284

附录五 联邦调查局十大通缉犯  /  28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