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加拉帕戈斯群岛:演化论的朝圣之旅
0.00     定价 ¥ 48.00
青岛市图书馆
  • ISBN:
    9787100157278
  • 作      者:
    (英) 亨利·尼科尔斯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在这与世隔绝的小世界中,我们仿佛更加接近那个伟大的事实、那个生物演化的*大的秘密——自然选择。 


展开
作者简介

亨利·尼科尔斯(Henry Nicholls),作家、广播节目主持人,在演化生物学、环境保护及科学史方面颇有研究。长期为《自然》(Nature)、《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BBC野生生物》(BBC Wildlife)等知名刊物撰稿。著有《熊猫之路》(The Way of Panda)等书。他的第*本书《孤独的乔治》(Lonesome George)就讲述了加拉帕戈斯群岛及全球性保护的故事。从2008年开始,尼克尔斯成为加拉帕戈斯保护基金会半年刊《加拉帕戈斯记事》(Galapagos Matters)的编辑。2002年至2009年,尼克尔斯还任职科学史季刊《奋进》(Endeavour)总编。目前,他已成为《奋进》的编委会成员。

译者简介:林强,毕业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中科院南海海洋所,海洋生物学硕士,现为学术期刊编辑。笔名“任天”,业余爱好是爬山和看海,有空时做一点科普翻译与写作,内容主要涉及海洋生态学、生物演化、环境变化等,作品散见于果壳网、新浪网等网站和《科学画报》《大自然》《少年科学》等科普杂志。

刘莹,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从事科学传播工作多年,现就职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担任青少年科普杂志《博物》的内容总监。曾参与巴西、英国科学家在亚马孙丛林的科研工作,游历、考察过南美洲、南极洲等地。出版过《自然之美》《南美洲》等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加拉帕戈斯,查尔斯•达尔文称之为“自己的一个小小的世界”,水手把它称为“Las Encantadas”―― 迷人的岛屿。它位于东太平洋,跨越南美洲西海岸的赤道,是热带地区*原始的群岛。加拉帕戈斯远远不只是地球上的野性天堂,它还是科学史上*重要的地方之一,经常被成为“演化的实验室”――岛上的雀鸟启发了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这一革命性的理论。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一书中,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从荒野到生物测试场,再到作为全球生态旅游点等关于群岛的鲜活的自然和人文历史;此外,他还描述了在加拉帕戈斯发现的生命形式的生动形象,以及令人惊叹的景观。*后,尼科尔斯还透露了群岛面临的巨大挑战,而这些挑战必须要不断平衡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才可以成功。尼科尔斯将群岛的历史、演化理论和自己在岛上的经历完美地编织在一起,从而表明加拉帕戈斯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关注,它反映了我们这个物种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地实的未来。


展开
精彩书摘
  《加拉帕戈斯群岛:演化论的朝圣之旅/自然文库》:
  没有谁比美国探险家本杰明·莫雷尔(Beniamin Morrell)对这一突发事件更具发言权。1825年2月10日,他驾着自己的船“鞑靼人号”(Tartar)驶入伊莎贝拉岛的班克斯湾,幸运的是,他对文字同样有着出色的驾驭能力。几天后,半夜时分,“周围是死一般的寂静,顷刻问,一阵巨响在耳畔炸开,振聋发聩,有如一万道雷电同时在空中爆裂;与此同时,整个天穹被一道可怖的刺眼光芒点亮,此情此景,足以令最为勇悍的人胆裂心摧!”他写道,在不到二十公里远的地方,费尔南迪纳岛忽然“仿佛为积怨复仇一般崩裂开来”。
  “末日巨响”让所有人聚在了甲板上,大家“像‘披着殓衾的幽灵’般呆立,目瞪口呆,惶恐惊骇。天空仿佛燃起熊熊烈火,又似有无数流星飞溅;此时,火焰自山顶喷发……高度至少有两千英尺”。
  大约凌晨四点时,“大量蒸汽溢向海面,流动的火焰自火山口边缘倾泻而下。奔流的熔岩将山体冲刷,蜿蜒人海”。莫雷尔写道。他判断,“耀眼的炎流”约有四分之一英里宽,“就像大量铁水从熔炉中涌出”。“燃烧的河流”冲毁了自己的几处堤岸,炽热的支流在整片陆地上四面八方地流淌,“每一条都向下奔袭,仿佛急于在邻近海洋的深渊中冷静自己火热的脾性”。而当岩浆与海水相遇时,喧嚣声“绝然可怖”。“火魔扑向海神怀中……海水沸腾了,咆哮着,怒吼着,地狱深处,有如内战爆发。”
  莫雷尔沉着地收集着数据,记录下这出好戏上演后的海洋温度和大气温度。他在第一次喷发后、岩浆溢出火山口前进行了基准测量,测度结果对这一时节来说十分典型——海水温度约16℃,夜间的气温则是温和的21℃。大约6个小时后,火山的喷发“其狂烈丝毫不减”,水温升到了匪夷所思的37℃,气温到了45℃,令人难以忍受。情况显然危急,因为莫雷尔和伙伴们被困住了。“即便我们有逃跑的打算,也没有一丝风能鼓起一片帆。”他描述道。气温升高到了令人无法承受的50℃,粘合船舶的树脂开始熔化,焦油沿着绳索滴落,莫雷尔和船员们奋力地呼吸着。即使脱下衣服跳人海底也无济于事,置身超过40℃的水中,无异于潜入滚烫的澡盆里。
  谢天谢地,“从陆地吹来的一缕几乎难以觉察的拂面西风”逐渐变强,莫雷尔终于可以起锚了。但是风带来了一个新的麻烦,它让费尔南迪纳岛北部仿佛成了“一大团烈火”,阻碍了西进太平洋的安全通道。唯一的选择是迎着火山逆风向南航行,这意味着,他们必须经过费尔南迪纳岛数公里长的炽热海岸线。
  在海域最狭窄的地方,莫雷尔发现海水温度甚至略高于气温,超过60℃,“几乎沸腾”。“我担心会失去一些同伴,太热了,有几个人已经站不住了。”他写道。到达费尔南迪纳岛南部后,温度有所下降,但是他们还是继续行驶,到达了弗洛里亚纳岛的安全地带。从那里看,大约80公里外的费尔南迪纳岛火山依旧“像耀眼的灯塔,将自己气势汹汹的光芒高抛向黑暗的天穹,伴随着的是隆隆的轰响,势同远方的雷鸣”。
  虽然梅尔维尔没有目睹类似莫雷尔他们经历过的火山喷发这样的事件,费尔南迪纳岛还是激发了他的想象力。“悲惨的祸事发生在幽深的黑暗中,”他在十篇随笔的第四篇中写道,“火魔在那里跋涉,时而放射出妖异的光芒,照亮方圆数英里的夜空。”
  考虑到达尔文对在加拉帕戈斯见识活火山的热切期望,他大概要失望而归了。他顶多能见识到的,是伊莎贝拉岛附近的一处喷气孔,那里“位于高处,我们看到了从火山口流出的小股蒸汽”,实在难称惊天动地。但这没能阻止他成为第一个认真调查群岛地质状况的考察者。他看到的一切都强烈地昭示着,群岛地貌并非像乍一瞥的那样静止而稳定。
  ……
展开
目录
序言
编者按
第一章 乱石
第二章 大海
第三章 海鸟
第四章 植物
第五章 无脊椎动物
第六章 陆生鸟类
第七章 爬行动物
第八章 人类:第一部分
第九章 人类:第二部分
第十章 人类:第三部分
致谢
附录A:如何访问加拉帕戈斯
附录B:加拉帕戈斯之友
附录C:地图和图表
注释
延伸阅读
术语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