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先生 小平常
掀开不刻意隐藏的真实
发现不写进历史的故事
经历如你我一样的平常,邂逅素面朝天的民国先生
我们学过z好的新诗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们学过z好的散文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们知道zui美的女演员是阮玲玉,我们知道20世纪zui伟大的学生运动是五四运动,我们了解的zui伟大的政治家是中山先生,我们了解zui厉害的校长是蔡元培……总有那么多zui民国的人和事让人不断地说起。
这套“侧看民国系列”是李伶伶、王一心两位花费多年的时间从侧面解读民国人物的倾心之作,从细微处体擦出这些民国人物别样精彩,细看、侧看,自然好看!
《替时代写生:日记里的胡适》是作者试图从日记这个独特的角度解读胡适的一种尝试。本书可以视为另一种形式的人物传记。好传记的第yi要义是表现传主性格,大概没什么能比日记更能透露一个人脾气的了。
我们目前所见到的胡适日记,是他自1906年2月13日开始写的而结束于1962年2月21日,时间跨度长逾半个世纪,总字数粗估在250万以上。
胡适开始记日记时已虚龄十六,并不算早,比他早的人还多;他的最后一篇日记记于逝世前三天,也肯定不是丢笔zui迟的人。可是世上像他这样记日记坚持了这么多年的,却如凤毛麟角。任何一个普通人,若能以自己一辈子的时间来写一部日记,即便没有意思,也一定是有意义的,因为那永远是一部独yi无二的历史著作。何况以胡适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能留下这么一部皇皇巨“记”,意义自然更非寻常。胡适又是中国新文化的弄潮儿与代表人物,人也是个有情有义、有趣有味的人,所以他写的日记,字面固然饶有意思,行间也很有些意味。这便是我们要写“日记里的胡适”、要从日记看胡适的原因了。读者在这里也将看到一些在胡适以及相关人物的传记中难得一见的事情与景观。
胡适其人,其日记,虽然都是本书的关键词,但作者核心的着眼点,在于其人而非日记。换言之,本书不是研究胡适日记的书,而旨在研究胡适这个人。虽说要研究胡适这个人,不可能不研究他的日记,何况本书又是借助人物的内心独白,张望他半开的心灵之窗,是从日记的视角来打量日记的主人,但目标毕竟是人,是在日记中,由对人处事、性情脾气、态度心思、爱憎好恶、大节琐细等等拼接成的一个生动的、矛盾的、真实的人。
《替时代写生:日记里的胡适》
——我不能做你的诗,正如你不能做我的梦
胡适日记里的朋友圈:王云五、蔡元培、马寅初、傅斯年、陈独秀、辜鸿铭、鲁迅、陶行知、梅兰芳、郭沫若、徐志摩,披露诸位人物的交往记录,看看那些事儿、那些人。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