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文化游名城:老昆明记忆》:
出行前的准备
当我们去一个城市旅游之前,必要的是做好出行前的准备,而准备的内容不只是你的行李箱里都要装进什么,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先了解这个城市,也就是你的脑子里要装进什么,去每个城市都一样,昆明也不例外。只有做足了准备,到了昆明我们才不会如叶般“随波逐流”。你了解了昆明的历史,至少就知道了什么是滇文化;你知道了昆明有什么特色,就知道你每天的行程都要去哪,要去吃什么买什么;你了解了昆明的气候,至少就知道了去“春城”不用带太多厚衣物,行李箱里都要装什么;你了解了昆明的方言,就知道他们说你“太仙了”其实是说你“太有趣了”。我们了解得越多,才能在昆明玩得更好,所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去昆明前都需要知道些什么吧。
昆明的历史
说起昆明的历史,我们大可先探究一下“昆明”一词的历史由来。但在唐代以前,是很难查找到“昆明”一词作为地名出现的,而如今,关于“昆明”一词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大多数研究学者认为,“昆明”早期并非地名,而是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即今日的云南西部、四川西南部一个古代民族的族称。“昆明”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写作“昆”“昆弥”“昆淋”。
要具体探究“昆明”一词的出现,可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如今所有的历史研究都得助于古时候文人墨客所留下的传记,而有关“昆明”一词的研究,我们要感谢当时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著作《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写道:“西自同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嶲、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翻译成现代文的大概意思是:“西边从同师往东,直到北边的叶榆,称为嶲和昆明,这些夷人都把头发编成辫子,随着放牧的牲畜到处迁徙,没有固定的住所,也没有首领,他们活动的地方有几千里。”通过这一记载可以得知,“昆明”一词是古代云南一个少数民族的族称。
到了唐代,“昆明”才正式作为地名出现。“武德二年,于镇置昆明县,盖南接昆明之地,因此为名。”此处的“昆明”,并非如今的昆明市,而是四川定笮镇(今盐源县境)。那么唐代时期为什么把定笮镇命名为“昆明”呢?据记载,是因为它在地理位置上接近昆明族、也就是说汉唐以前,昆明族大多定居在云南西部地区。
直到南诏、大理国时期,乌蛮、白蛮兴起,大理国是中国历史上由白族在中国西南边陲一带建立的政权。昆明族居住的地方,被乌蛮、白蛮据为己有,昆明族才不得已东迁滇中,聚居于滇池周围。
到了宋宝祐二年(1254年),元灭大理,在鄯阐设置“昆明千户所”,“昆明”才开始作为地名出现,并一直延续到今日。“昆明”一词的含义,东晋的常璩在他的《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说:“夷人大种日昆,小种日叟,皆曲头木耳环。”这句话可以解释为人口众多的昆明族及其传统妆饰。
说完了“昆明”这个名字的由来,我们再来说说昆明这个城市是怎样一步一步形成的。
我们先从青铜器时代说起,青铜器时代滇池地区氏族部落逐渐形成,以濮人为主,属于氐羌族语系。氐羌是中国古代分布在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到云南北部一带的古老游牧民族,他们越过金沙江进入滇池地区以后,与当地濮人融合形成滇族,这样的融合促进了滇池地区的发展进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