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史之间:石云涛学术随笔》收入作者有关中国古代诗歌和历史的学术随笔五十余篇。作者石云涛教授是汉唐历史与文学、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史领域名家,长期从事汉语言文学专业和中国古代史专业的教学和研究,长于从诗史互证角度进行文学鉴赏和历史考证。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国古典诗歌、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丝绸之路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外文化比较、中国传统文化几个方面。有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和分析,也有对历史问题的考证和讨论,还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见解。篇幅短小,文笔轻松,见解独到,通俗生动,有一定的可读性。适合广大文史爱好者阅读。
石云涛先生长于从诗史互证角度进行文学鉴赏和历史考证。《诗史之间:石云涛学术随笔》所收五十余篇随笔,往往着眼于具体而微的学术问题,用笔在严谨的同时追求活泼生动,篇幅长短各随其宜,章法结构不拘一格,不务空谈,重在感悟。
古诗琐论
古代诗人咏枳
汉代诗赋中的胡人形象
兵役之苦辛——左延年《从军行》赏析
直露大胆的情感表白——北朝民歌《地驱歌乐辞》二首赏析
战乱中的民心向背——《慕容垂歌辞》三首赏析
幽怨缠绵的心曲诉说——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
兰闺艳妾动春情——唐太宗长孙皇后诗赏析
唐代咏元宵节最好的诗
武则天两首风格迥异的诗
唐诗中的“端正树”在哪里
杨贵妃的诗写得好不好
李白诗中的抑扬相形法
明月慰孤魂——读李白《月下独酌》诗
红豆最相思
杜甫怀念唐玄宗的诗——杜甫《洞房》诗赏析
把遗憾转化为审美——读崔护《题都城南庄》诗
慈恩寺旧游成追忆
白居易《长安道》诗的及时行乐思想
敦煌五十九首佚名氏诗中的“退浑国”——兼谈五十九首佚名诗写作年代
张祜佛寺题咏诗的艺术特点
落拓不羁的晚唐才子温庭筠
唐代舞马与诗
唐代诗人不喜欢县尉之职
母亲——唐诗遗忘的角落
瓷器上的唐诗
应驮白练到安西——张籍《凉州词》诗的理解
一个公务员的厌倦心态——黄庭坚《登快阁》诗欣赏
丧子之痛——徐积《谁何哭》赏析
思念与嘱托——罗与之《寄衣曲》三首
民族大义与故乡亲情之间——夏完淳《别云间》赏析
历史杂谈
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
玉门关故址和汉武帝“使使遮玉门”
真实的东方朔
万里移植安石榴
汉代合葬异陵与曹操墓
古代最豪华的厕所
王导之功业
塞上长城空自许——檀道济的悲剧
段荣在北齐建国过程中的地位
一个有血性的亡国之君
兰陵王墓见证的历史
好大喜功的隋炀帝
怀柔天下的大国姿态——泱泱大唐的文化心态(一)
玄奘西游:从学习到超越——泱泱大唐的文化心态(二)
鉴真东渡:慷慨大度的施与——泱泱大唐的文化心态(三)
虚者虚之空城计
实者虚之空城计
唐太宗深以为耻的两件事
集贪官、奸臣、酷吏于一身——漫话唐代酷吏来俊
唐玄宗为什么不提防安禄山
安史之乱为张九龄恢复名誉
杨贵妃的哈巴狗从哪儿来的
雄才未展的郭子仪——唐代中兴诸将之一
功大而枉死的来瑱——唐代中兴诸将之二
令名不全的李光弼——唐代中兴诸将之三
身败名裂的仆固怀恩——唐代中兴诸将之四
唐朝时的一次沙尘暴
阿拉伯人的“鹬蚌相争”故事
党参为什么敌不过高丽参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