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铿然有声
0.00     定价 ¥ 45.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2167586
  • 作      者:
    杨少衡著
  • 出 版 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杨少衡把视线聚焦于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的迟可东,在工作中的两难选择,以及由此导致的诸种发展与精神困境。当他选择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时,我们对他的敬意油然而生。可是,他受到太多限制和束缚,曾经有过犹豫和彷徨。他奉命组织本市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发现治理的难点竟然是拆除某领导的政绩工程,一度想推卸任务。但是,当他听到心中强烈的呼喊:“让河水清澈一点。”这个执政为民的理念促使他决然下令拆除。在迟可东这个矛盾体身上,闪现着作家洞察世情、叩问人心的艺术精神以及静水流深般的文学张力。此作可读性较强。迟可东与上下左右各种人物复杂微妙关系的细微变化,环环相扣,险象环生,吸引读者一口气读下去。
   
   


展开
内容介绍

县委书记迟可东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不惜得罪背有强硬靠山的企业家,果断炸毁阻碍鱼类生长的水电大坝。担任副市长时,不顾自身升迁,死死顶住压力,毅然拆除严重污染河水的猪栏。成为市长后,运筹帷幄,排除各利益集团重重干扰,竭尽全力维护全市水源安全。在打好这场污染防治攻坚战中,他克服艰难险阻,经受各种考验,誓做一个政治强有作为敢担当的好干部,如百炼成钢一般锤炼灵魂,似敲击钛钢那样铿然有声。


展开
精彩书摘
把硫酸倒进去

1、

那时候还没有微博微信什么的,也没有那么多的手机照片和举报。那时候吃啊喝啊不算个大事,客人到了桌边,桌上摆个一瓶两瓶,那是起码的。那时候餐桌上流行酒段子,掺合着各种黄段子,大家吃得哈哈哈,有荤有素,五味杂陈。

可是那时候迟可东已经不喝酒了,几乎是滴酒不沾。倒不是人家先知先觉,只因为他天生的酒精过敏,喝酒对他有如受刑。迟可东虽然自己不喝,却也入乡随俗,该摆酒就摆酒,该举杯就举杯,让别人喝,他自己做个样子。如果他不仅做个样子,还认真起来,那千万得小心,他会让这个灌那个,要那个灌这个,搞得一桌很热闹。其间他在那上头正襟危坐,不动声色看着,“众人皆醉我独醒”,脸上表情高深莫测。

他管这叫做“化验”。他说酒精可以视同“溶剂”,类似于硫酸。把一块矿石样品磨成粉,放进验杯里,把硫酸倒进去溶解试样,加入试剂并加热,观察其反应和结果,这是化验的基本过程。饭桌边的诸位一旦进入该过程,当然就视同“样品”了。

李金明当初作为“样品”进入化验之际,给迟可东留下了一点印象,该印象味道不佳,酸不拉叽。其时迟可东还不知道李金明的名字,不清楚此“样品”渊源,只记住了他的表现:“现场直播”,也就是当场呕吐。该同志的呕吐物气味极重,掺着稀里哗啦一堆食物碎,其中以大小不一的线段残渣为主体,这些残渣来历可疑。

那天晚餐本来不该有酒,因为迟可东行前交代了八个字:多看少说,接待从简。所谓从简也就是别搞复杂,吃饭不喝酒。负责此行安排的秦健却自作主张,让乡里头头往桌上摆。迟可东临上桌前才得知,即查问这是怎么搞的?秦健解释说此前几天没有,此后几天也不必,整个调研过程,只今天例外。迟可东追问今天为什么例外?秦健强调眼下就本县而言,今天这个日子比较重要。迟可东听罢摆摆手,不予肯定,也不再反对,于是酒就上了桌。乡里头头为了表示热情,拿出两瓶茅台,迟可东问:“这酒是你们乡制造的吗?”答案当然不是,本乡尚无能力伪造国酒。迟可东便让他们把茅台撤下,换成本乡制造。所谓本乡制造就是乡间家酿米酒,当地俗称“红壳酒”,即“红曲酒”,原料是本地产糯米,加上本地产曲种酿成,该曲种颜色偏红,酿成的酒呈暗红色,就其性质而言很绿色很环保,好比山间野鸡生的小个子野鸡蛋,其性温补,适合女人坐月子使用,男人用一用也不错。

迟可东表态:“就这个。”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把硫酸倒进去…………….
第二章  远处的雷声……………..
第三章  鱼类故事…………………
第四章  清澈之水…………………
第五章  你可以相信………………
第六章  苦杏仁味…………………
第七章  钛钢时段…………………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