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使者/“一带一路”人物传奇》:
“二叔!快!二婶喊你回家……”
一个穿着白褂子的年轻后生,急匆匆地朝着插秧的人跑来。尽管气喘吁吁,但仍然掩饰不住脸上的兴奋。
“慢慢说!是不是你二婶生了?”
“嗯!嗯!是啊,二婶生了个男娃。接生的三婆让我来喊您。”
还没见他说完,这后生自己就笑得蹲了下来。
“笑什么嘛,看把你欢喜的,怎么比我这当爹的都高兴?’,
“哈哈,二叔,您不知道。真的是太逗了,您家这刚生的娃,被三婆接生出来,一泡尿就溅了三婆一脸。哈哈哈……”
二叔也被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个人一边笑一边往村里疾步走去。
这个“二叔”叫张汉灵,他得的这个宝贝儿子就是后来被称作“丝路使者”的张骞。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几个年头过去了。汉江水依然在奔腾咆哮着,小村庄的人们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那个往三婆脸上溅尿的小娃已经五岁了,他爹张汉灵找到斗山书院的周敬梓先生为孩子取名张骞。先生说这个字取自《广雅》里面的一句“骞,飞也”,是高飞的意思。周先生说这孩子骨骼清灵,天资聪颖,气质不俗,是一块好玉,长大后定能成才。
小张骞也真是不负父母和先生的期望,小小年纪就爱折腾,四五岁就敢和村里的孩子们下汉江游泳。说来也奇怪,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学来的,一下到水里就变成了鱼一样,好像天生就应该在水里的。比他大的孩子都没有他的水性好。因此,小伙伴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叫“水耗子”。
张骞两岁那年,父亲张汉灵去镇上赶集,在回来的路上捡到了一个弃婴。从此,张家便又多了一个儿子。他是张骞的弟弟,取名张謇。
弟弟的到来,丝毫没有给小张骞带来嫉妒和失落。他看着弟弟躺在母亲臂弯里吃奶时,竟然会伸手像母亲一样,轻柔地抚摸弟弟的头发。就这样,小哥俩在父母的关爱中慢慢地长大。
浩浩荡荡的汉江水和辽阔湛蓝的天空给了张骞自由宽广的天地。在这样一个水草丰美、世外桃源般的环境中生活,张骞自然也养成了善良纯真的天性。
这一天午后,小张骞吃过午饭,趁父母忙着做家务之际,他照例溜出来跑到江边。每天这个时候,都是他和小伙伴们在水中嬉戏的时光。正午的阳光把江水晒得暖烘烘的,温度正适宜游泳。张骞眯起眼睛,把头从江水中伸出,让身子漂浮在水面之上。他微闭双眼,享受着太阳的温暖和江水的沁凉,别提有多惬意了。
突然,一个水浪向张骞涌来,张骞感觉到身上顿时有了一些凉意。他直起身子,向远处张望。不知什么时候,天上已乌云密布,起风了。江水卷起浪花,一波一波涌来,看来是要下雨了。
“水耗子,快上岸吧,要下雨了!”
小伙伴们已经都爬上岸了,只剩下张骞一人还在江中,张骞也准备向岸边游去。他突然发现,远处依稀可见一个白色的人影,似乎有人在水中挣扎。
“不好!有人落水。”
张骞顾不得多想,朝着江心游去。
这时,硕大的雨滴已经开始杂乱地朝江面砸来。小张骞隐约听见岸边小伙伴们的呼喊,他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救人要紧!他猛地憋了一口气潜入水中,朝着落水的那个人游去。可是风太大了,浪也太大了。他小小的身子顷刻间就被江水吞没。岸边的小伙伴们被眼前的情景吓呆了,一些人拼命喊着:
“水耗子!水耗子!快上来啊!张骞!张骞!你在哪里啊……”
江水没有回声,它不理会孩子们焦急的呼唤。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