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殿之路/“一带一路”人物传奇》:
夕阳西斜,炊烟渐起。像往日一样,古朴整洁的陈村,再一次氤氲在金色的夕阳中,显得愈发静谧安详,就像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夜色渐浓,村子旁的嵩山显现出黑黢黢的剪影,仿佛一个硕大无朋的巨人立于天地之间。
在峻峭奇险的嵩山上空,万千个晶亮如水的星子,再一次开始炫彩凝辉。昼伏夜出、冬去春来,它们不知在天穹之上现身了多少次。眼下是隋文帝开皇二十年,也就是后人所称的公元600年。
陈村里的人家大都熄了蜡烛进入梦乡,但陈惠的家中却灯火通明,忙作一团。
前不久,饱读诗书、温文尔雅的陈惠被推举到江陵县担任县令,而他的夫人宋氏恰好到了产期。中午时分,宋氏吃了碗鸡蛋羹后就突然感到肚子疼。陈惠不在家中,管家慌忙请来接生婆为宋氏接生。
宋氏今年已经四十四岁,用今天的话说是不折不扣的高龄产妇了。宋氏在此之前已育有三男一女,老大不幸天折;老二陈素生性恬静,在附近的洛阳净土寺出家为僧;老三方值总角之年;老四则是个年仅八岁的小丫头。
接生婆经验丰富,包括陈村在内,十里八乡的婴儿大都是由她接生的,但面对宋氏这样的高龄产妇,她还是出了一头冷汗。
正如接生婆所料,宋氏难产,像她这样的高龄产妇十有八九都会遇到这种情形。尽管接生婆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从午时到次日寅时,宋氏仍未能产下婴儿来。
经过近一天一夜的折腾,宋氏已经气力全无,虚弱不堪,眼见卯时已近,如果再拖延下去的话,恐怕宋氏和腹中的胎儿都会有危险。接生婆擦去满头大汗,想了想叫人端来一碗温面汤,用汤匙送至宋氏口中,为她补充体力。
接生婆的这一绝招果然奏效,寅时将尽之际,随着一声清亮的啼哭,宋氏终于产下了一名男婴。而此时,由于疲劳过度,宋氏竟然昏厥了过去。
宋氏昏睡了很久,就在这浑噩的状态里,她居然做了一个离奇的梦。满天星斗辉映的黑夜里,一匹如龙如狮、神骏无比的白马飘然而至。白马之上是一位身披斗篷、清朗俊逸的少年。少年来到宋氏跟前,谦恭有礼地望着她。少年的双眼如星似玉,清澈灵透,不知何故,宋氏打量着他,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宋氏刚想打听少年的姓名,他竟然勒紧缰绳,策马向西奔去。少年一边西行,一边还恋恋不舍地向宋氏挥手道别。“你要去往何处呀?”宋氏大声地问道。少年回答了句什么,但宋氏没有听清。眼见少年与白马就要消失在西方的苍茫夜色中,宋氏紧追几步呼喊道:“路上当心!你打算去哪里?”
在梦中的竭力呼喊居然让宋氏醒了过来。望着身边湿漉漉的男婴,她不禁喜极而泣。
男婴的双眸清澈纯净,黑亮动人,人人都夸赞他将来一定是位聪慧过人、颜如舜华的男子,而且一定会卓绝不凡、大有成就。
得此秀目闪闪的孩子,陈惠格外高兴。他再三斟酌,为其取名为“袆”,寓意“奇”和“美”。
白驹过隙,小陈袆转眼就到了垂髫之年。正如乡邻们当年所言,他天性聪颖,极有悟性。别的孩子喜欢在田间地头嬉戏玩耍,他却喜欢待在家中读父亲的藏书。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和不懂的意思时,陈神总是缠着父亲问个不停。
见儿子如此好学,陈惠自然不遗余力地教他。就这样,陈袆早早就成为闻名乡里的小才子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