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研究入门(新版)》:
历史经验在战略研究领域中的影响与地理环境同样强烈,甚或犹有过之。人都有记忆力,对于往事也必然有其怀念的心情。 因此,历史被视为永恒的教训。各种不同的论著都一再地提醒战略家必须重视历史,这也自然更会增强过去经验对现有言行的影响力。
以色列的地理条件固然足以使其对外来威胁十分敏感,而犹太民族的悲惨历史经验更足以增强其忧患意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无辜的犹太人被处死者总数达六百万人之多。所以,当阿拉伯人宣称要把所有的以色列人都赶下地中海时,虽然只不过是一种虚张声势的恫吓,但曾有亡国灭种惨痛经验的犹太人,听起来就会有谈虎色变的反应,而不得不采取认真的态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耀武扬威的日本帝国固然已不再存在, 而战后的日本经过投降和被占领的过程,也总算是已经改过迁善。但即令在今天,受过日军蹂躏的其他亚太国家的人民,对日本人仍然没有好感,尤其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更是经常感到忧惧。照理说,日本再回到帝国时代的旧路似乎已不可能,但历史经验所留下来的回忆仍令世人感到余悸犹存。
历史的回忆固然很难消失,历史的创痕则更难抚平。但更严重的问题却是历史的教训往往会受到错误的解释。当普鲁士三战三胜(普丹、普奥、普法),完成了日耳曼统一大业时,最大的功臣为俾斯麦。若非俾斯麦的政策决定正确,外交运用灵活,则老毛奇不可能获致全胜。尤其是德意志帝国建立之初,因为俾斯麦善于持盈保泰①,遂使欧洲权力平衡得以继续维持,新兴的德国始能繁荣强盛,欣欣向荣。但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自从威廉二世即位之后,就把俾斯麦的功劳和教训忘得一干二净。在威廉二世的鼓励之下,德国走向穷兵黩武的道路,德国人开始迷信武力万能,而完全不考虑政治因素。于是到1914年,德军依照史里芬计划,向着比利时长驱直人,不惜侵犯该国的中立地位,因此使英国立即投入战争,并使战祸一发不可收拾。②
德意志帝国在1918年终于败亡,但其战败时的情况又使德国人对于历史作了另一次错误解释。在1917到1918年之间,德军已经击败俄军,而在西线方面也似乎胜利在望。因此,德军战线的最后崩溃也就使很多德国人不敢信以为真。到了战后,以鲁登道夫为首的一群军人政客宣称,德国的失败是由于自由党派和犹太人在后方阴谋造反所致。此种解释足以产生严重的误导作用,并使希特勒在迫害犹太人时更显得理直气壮。③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所有欧洲大国都是一次惨痛的教训,所以,到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崛起时,英法两国的战略选择也就深受这次世界大战经验的影响。英国人在西线堑壕中牺牲了许多子弟,遂使他们对于欧陆的战争感到深恶痛绝,于是也自然助长了姑息主义的发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