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日本武士战争史
0.00     定价 ¥ 79.8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7253854
  • 作      者:
    王子午著
  • 出 版 社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子午,战史学者,1987年生于天津,长期从事于军事历史类书籍、文章的写作和研究,致力于真正的战争艺术研究,解读战争的原理和历史。著有《世界航空母舰全览》等作品,译有《钱瑟勒斯维尔战役》《鸟瞰美国内战》等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日本武士战争史》的叙述起点为12世纪日本平安时代末期源氏和平氏之间爆发的源平合战,之后以年代顺序分别介绍12世纪的一之谷会战、坛之浦海战、13世纪的蒙古东征、16世纪的长蓧会战、石山本愿寺的围攻、17世纪的关原会战、琉球远征以及19世纪的攘夷战争及四境战争。
本书逐章对日本武士历史上的重大会战进行分析探讨,又辅以“大事记”对重大历史转折点进行详尽叙述,既有完整历史发展脉络,又突出了不同时期武士所采用的不同战争艺术、各大会战的过程以及将领指挥得失。

展开
精彩书评
纵观人类的战争史,恐怕找不出与日本中古时代的武士具有相同特质的军事集团,这些当初以武艺谋略侍奉主君的职业军人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成为东瀛大地的主宰,主导了自镰仓时代以来的日本历史,至今武士的文化、道德观、行为准则仍然深深影响着现代日本的性格,若想了解日本,必先了解武士,而王子午先生这本《日本武士战争史》是近年来关于日本武士历史极为难得的佳作,本书立意高远、视野开阔、文笔优美、叙事流畅,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日本武士时代的时光之门,让我们能够聆听源平合战的铿锵号角,感受关原决战的恢弘壮阔,作者作为古代战史研究家,对日本武士的战略战术进行深入剖析,提出独到见解,令人获得耳目一新的认知享受。
——丛丕,原《战舰》主编
展开
精彩书摘
  到了此时,石田三成所处的局势已经是间不容发了。直到此时他才终于认清,德川家康已经赢得了这场兵力集结的时间竞赛。家康的突然出现也使西军诸将立刻陷入了恐慌,因为东军现在已经集结了超过10万人的部队,在数量上完全压倒了大垣城附近的6万名西军,这一优势使家康足以在确保侧翼安全的情况下击败关原或大垣城两支西军部队中的任意一支。家康若是向关原前进,石田三成便会被切断在大垣城,其通向大垣城以及近畿的直接交通线也会被切断,6万人的部队将无法得到充足给养,崩溃只是时间问题。而家康若是决定向大垣城推进,那么他便能够获得一个以接近两倍兵力击败石田三成本人和西军主力的机会,这样一个胜利无疑足以像后来的关原会战一样具有决定性意义。在这两种手段中相比,又是以后者更为直接有效。留给西军的时间只有第二天黎明之前这不到18个小时,如果西军在这段时间结束后还是留在大垣城的话,失败便将注定了。不过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三成的部将岛左近建议先对东军的营地进行一次小规模突袭,以确定对方的实力,并振奋己方士气。
  三成同意了,派遣岛左近和宇喜多秀家的家臣明石全登分别率领500人和800人前往赤坂。在岛左近抵达杭濑川后,他将自己手下的500人分为两部,只派出了250人渡过河川进攻东军,而另外250人则埋伏在东军营地对岸的树林中。与此同时,明石全登则将手下800人全部投入了突袭。岛左近的突袭部队在利用一座桥渡河后对东军中村一荣的部队进行了短暂突袭,其后便退回了对岸。而中村则立刻派出数百人进行反攻,但在渡河后便遭到了岛左近埋伏在树林中的250人攻击,只得在西军追击下退回了赤坂,并遭到了明石全登的夹击。
  在岛左近进行突袭时,德川家康正在军营中准备吃饭。收到西军进攻的消息之后,家康立刻断定对方只是在进行一次旨在探明自己阵地情况的有限侦察行动。因此他并没有命人为他穿戴盔甲,而是登上了自己营帐的顶部观察双方战斗。最初家康非常赞赏中村一荣对于西军突袭的快速反应,但当他看到中村为追逐对方而渡过杭濑川后,便认定后者必将遭到反击。虽然东军的另一位将领有马丰氏带领数百人救援中村,最终还是被岛左近击败,家康最后只得命令本多忠胜率领500人掩护其撤退,两军主力之间的第一次交战也就此收场。虽然这只是一场伤亡人数总计不足100人的前哨战,但却使西军在士气上得到了振奋。若非这一场小战的功劳,西军的士气甚至可能根本无法支撑一场大规模的决战了。
  当此之时,岛津义弘建议西军应在夜间对东军发动夜袭,照其观察,东军在将近半个月的快速行军后,一部分部队已经精疲力竭。宇喜多秀家对此也表示支持,并宣称只要当夜发动进攻,西军必将获胜。但石田三成却反驳说对东军进行夜袭是懦夫的行为,只要能够与对方进行堂堂正正的决战,西军便必然能够取胜。
  其实,由于东西两军之间有杭濑川相隔,河上的桥梁也在白天的战斗中遭到破坏,西军如果渡河发动大规模夜袭,极有可能在战斗前便陷入混乱,从而无法发挥自己在体力上的优势。一番争论之后,宇喜多秀家接受了三成的命令,而岛津义弘却认为自己受到了侮辱,并决定当会战来临之时自己将按兵不动。
  无论如何,三成的这一决定在事实上是拯救了西军的命运,因为当晚的暴雨使一切攻击性行动都无法进行。如果西军真的为夜袭行动而在大垣城以北展开而不是像后来一样退往关原,那么当第二天黎明大雨停止之后,他们便将完全暴露在家康的10万人面前了。
  在拒绝夜袭行动之后,石田三成所要选择的便是在何处与东军进行决战,而这一地点事实上是早已决定了的。虽然三成已经犯下了如此之多的错误和延误,但西军所占据的地理却还是让他可以得到有利的阵地来阻挡东军前进,那便是关原隘口。关原町位于大垣城以西约12公里处,中山道、北国街道和伊势街道全部在此经过,只要西军能够扼守住町西的山谷,便可以切断东军沿中山道推进的道路,使家康无法进入近畿,而其南北两侧的山地也足以确保自己的侧翼不被东军迂回。
  ……
展开
目录
前言    
大事记一:武士阶级的崛起    
第一章:一之谷会战与坛之浦海战
大事记二:幕府政治的建立    
第二章:蒙古的东征    
大事记三:从镰仓幕府的瓦解到战国时代的开始    
第三章:石山本愿寺的围攻与长筱会战    
大事记四:日本的再统一    
第四章:文禄?庆长之役    
第五章:关原会战    
大事记五:江户的和平    
大事记六:从锁国到开国    
第七章:攘夷战争与四境战争    
回顾与醒思——通向现代国家之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