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中国与美国
位于太平洋彼岸的美利坚合众共和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它建国时间才200 多年,但它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凭借其超强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傲视全球。
可以说,人们对美国可谓是爱恨交织。众多的年轻人喜欢美国的好莱坞、NBA,成千上万的青年学子视赴美留学为留学首选。有些人对美国的民主津津乐道。但是美国是如此令人费解!它总是以保护人权为“己任”,对他国人权说三道四,甚至不惜用武力颠覆他国政权。全球 100 多个国家为了防止气候进一步变暖,经过漫长的谈判形成《巴黎协定》。但是特朗普总统却罔顾全人类的利益,宣布退出该协定。美国是如此任性!
中国与美国相距甚远,但是 2016 年中美贸易已达到 5100 亿多美元。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已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计。中美关系攸关中国现代化的成败。美国究竟是什么样的国家?它为什么如此令人费解?中国与美国是如何影响对方的?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美国,了解中美关系。
一、美国的基本背景
美国幅员辽阔。美国本土 48 个州面积为 782.6 万平方公里,小于我国,但加上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两个不毗连的州,面积为 936.6 万平方公里,与我国的面积大致相当,也几乎与欧洲一样大,但是欧洲在这样大的面积上建立了 30 多个国家。美国的总人口是 3 亿多。
美国地大物博。在自然资源方面,美国的石油、天然气、铀、铜、钒、钛、重晶石、磷、氮化物、盐、硫等 18 种矿产品都居世界第一位。
美国自然条件优越。美国本土面积 300 万平方里即 19 亿英亩土地,其中约有 11 亿—12 亿英亩用于农业生产,占全国面积的 60%,使用于农业生产的人均面积约 5—6 英亩。中国的国土面积尽管与美国相当,但是三分之二的是山脉、沙漠和不能耕种的土地。中国耕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13.68%。在美国,17% 的土地是可耕种的,还有 22% 的牧草地可以立即变为耕地。中国的人口约比美国多四倍多,而耕地面积却比美国少 40%。在加拿大或澳大利亚,拥有同美国相似的处女地,但那里或是太冷,或是太热,或是干旱。美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得天独厚的国家。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短缺。费正清说:“这一切都是由于太多的人,过多密集在太少的土地上,从而使人们为了维护生命,耗尽了土地资源以及人的智慧和耐力。”
中国在漫长的农业时代,农民将全部智慧用来耕种几亩薄地。在传统的耕种条件下,个人离不开家庭,家庭离不开家族。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孕育了集体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在中国外交中表现为中国不仅维护自身利益,同时关注全人类的命运,为全人类的进步事业而奋斗。美国地广人稀,崇尚竞争和个人主义,这种精神在美国外交中的反映就是舍我其谁,以强凌弱。
美国的地理位置特殊。美国位于西半球,东西两侧受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保护,南临加勒比海,南北两端从来没有受到过强邻的威胁,并远离欧洲和亚洲的文明区域。这一切为美国提供了最好的战略安全地位,如果美国北边与英国直接为邻,南边与法兰西帝国或西班牙接壤,它就必须拨出巨大的开支用于国防。美国立国几百年从未受到过任何外战的威胁,托克维尔说:“因此,美国的大幸并不在于它有一部可以使它顶得住大战的联邦宪法,而在于它处在一个不会发生使它害怕的战争的地理位置。” 这一切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和平环境。
中国所处的国际周边环境远比美国复杂和险峻。陆地与中国接壤的有14个,海上与中国相邻的有 6 个。中国北有俄罗斯,西有印度,东有日本,隔着太平洋有美国。中国的现代化始终面临强大的外部安全压力。中国的现代化不容懈怠,建设强大的国防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保证。
中国在历史上是东亚和世界强国。中国西北边有草木不生的茫茫戈壁滩,西南边有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东南则是浩渺无边的大海。中国历代王朝以农立国,重农抑商。自然环境、农耕文明、儒家文化使得历代王朝的外交是内敛型的。美国是基督新教国家。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美国的外交是扩张型的。今天中国与美国享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同时存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美两国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地缘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差别较大,两国的外交中所奉行的理念也迥然不同。中美两国建设新型大国关系是前无古人的事业。
建设新型大国关系面临价值观念、现实利益等矛盾和冲突。 二、美国民主制度建立的背景、过程
美国热衷于推销美国式的民主。在今天的中美关系中,民主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的一个大问题。中美关于民主与人权有共识,也有比较大的分歧。美国的民主究竟是什么制度?美国的民主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下面我想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
1831 年,年轻的法国青年托克维尔在美国考察 9 个月后,写下了巨著《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在论及儿童成长时说:“应当追溯它的过去,应当考察它在母亲怀抱中的婴儿时期,应当观察外界投在他还不明亮的心智镜子的初影,应考虑他们最初目击的事物,应当听一听唤醒他启动他沉睡的思维能力的最初话语,最后,还应当看一看显示他顽强性的最初奋斗。只有这样,才能理解支配他一生的偏见、习惯和激情的来源。”“一个民族,也与此有些类似。每个民族都留有他们起源的痕迹。他们兴起的时候所处的有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影响着他们以后的一切。”今天我们去研究美国的民主制度,我们不能不去回顾 16 世纪、17 世纪的英国。离开英国去谈美国的民主,是说不清楚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