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局座:悄悄话3》:
其实说起来我也是搞教育的,但我教书育人的对象都是三四十岁的硕士生、博士生,他们不是小孩子了。
我对年轻人的定义就是“80后”“90后”“00后”。时间过得真快,一晃“80后”今年都30多岁了,真是岁月如梭呀,现在“80后”都已经事业有成了。中国有一句老话,“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意思是:三十岁就成家立业了,就能自己干出一番事业来了;“四十而不惑”,四十的时候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对干任何事情都坚定不移,所以他们没有成长的烦恼。我呢,想侧重说说“00后”和“90后”的年轻人。
“00后”,现在最大的“00后”也才18岁,这是一个嫩得能掐出水的年纪。我先从自己说起吧,我从小在农村里长大,17岁之前我就没离开过农村。我们村的电灯是我拉线安装的,不夸张地说,是我给我们村带去了光明。那年,我只是个十七八岁的小鲜肉。
等于说我17岁之前,看过的所有书都是在煤油灯下,挑灯夜读。没有吃过苹果,因为我们那个地方不种苹果。没有穿过一件成衣。但这些艰苦的日子,从小就给我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做人基础,那是一种不卑不亢的生活态度。男子汉嘛,能屈能伸,对不对?好日子可以过,坏日子也可以过。崇高的理想往往诞生在艰苦的时期里。我小的时候,憧憬着当一名农业技术员,搞一些科技创新,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
另外我特别喜欢看书,那个时候农村没有书,小伙伴们到处找书、借书,乐此不疲。我还喜欢写文章,给《中国少年报》投过一些稿子,喜欢写诗歌、写散文,因为农村的生活环境特别能激发人去创作诗歌、散文。想想看,我每天早上大约四五点钟的时候,就从家里出发,约上几个小伙伴,走到七八里外的一个地方去上小学,每天都能看到一轮红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透过薄薄的云雾照到满是露水的庄稼地里边,我们一群小屁孩,光着脚丫子在那儿走路呢……那个年纪的生活,是充满诗和远方的。
“00后”的孩子,处在8岁到17岁的年龄,少男少女,还有那么一点幼稚,性格上非常活泼,对什么东西都感兴趣,精力旺盛,浑身都是劲,没有发泄的地方就到处调皮捣蛋,家长就开始管教。孩子呢,有逆反心理,所以“00后”现在正好是特别麻烦的年龄,家长特别发愁,孩子也是熊孩子一个。
在农村,每年六七月份的时候,晚上你都听得到玉米、高梁在拔节生长的声音,“00后”现在就处于这样的一个拔节生长的时候。这段时间,最重要的是打好身体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打基础上水平嘛,基础打不好怎么能上水平呢?要吃好、睡好、玩好,在这个基础上再学习好。
第二位的是什么?是思想基础,就是精神健康,心无邪念,心无杂念,要做健康向上追求正能量的阳光少年。不过少年啊,他本身就是性格开放的,本身就是张扬的,家长呢,就不要再放大他这种性格了,反而要让他稳重、大方、得体,就像小树苗,营养好、雨水充足的时候,会不断冒出一些小权,有计划地给它修理,才能让它逐渐成材。少年儿童正好是记忆力强,学知识、学文化的好时候,把大好的青春浪费在没有营养的事情上,就太可惜了。我劝孩子们少看些影视剧,多接受一些沉稳的教育,就是让孩子能够心里沉稳下来。比如关注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慢慢地他就会发现有那么多的事情自己都不知道,他们感觉到差距,就会冷静下来,心中有世界,眼中有格局。如果真到了这一步,即使是在这个喜欢追星的年纪,他也不会追星。
也别试图将孩子打造成明星,家长让孩子上电视,这简直是对孩子的一种迫害。他思想还没有成熟,过度曝光,过早地接受亲戚朋友的表扬,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这太危险了,等他走向社会,发现地球根本不是围着他转,这种落差可能导致他们未来一事无成。
当然,这个年纪的孩子有一座天然的宝藏——记忆力,那是大人们羡慕不来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