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自传体小说
被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
向死而生的自我救赎,与自己和世界达成和解
这个故事教会我们如何接纳自我。《荒原狼》是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代表作。主人公哈利?哈勒尔,鄙视浮躁的现代社会,难以融入周围的世界,总觉得自己是个异类。他一生都在追求和思考生命的意义,想要明白自己到底是谁,思想上的疲乏和矛盾让他陷入了精神分裂,觉得自己是人与狼的共同体、他不能接受这样的自己,甚至决定自杀。哈勒尔在*终下定决心自杀的那天晚上邂逅了美女赫尔敏娜,他的命运的由此转折。在与赫尔敏娜、帕布罗、玛莉亚等人的交往中逐渐领悟了生活和艺术的真谛,不再绝望,学会与世界相处。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
“他那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
蒋勋
读高中的时候,黑塞的作品陆续译成中文出版,《德米安:彷徨少年时》。因为黑塞我喜爱上一种独白式的文体,像日记,也像书信;像孤独时自己与自己的对话。黑塞的文学可能影响了一代的青年走向追寻自然、流浪、孤独,追寻自我的觉醒。
托马斯 曼
对我来说,黑塞植根于乡土、德国与浪漫的毕生巨著属于我们时代最高、最纯的精神上做的尝试与努力。黑塞代表了一个古老的、真正的、纯粹的、精神上的德国。他的写作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和对人类的爱心。
保罗 科埃略
赫尔曼 黑塞已然感受到我们这一代人那种内心的骚动、那种青春时代自寻其路的固有需求;这种需求让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索取天经地义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自己的生命。黑塞的这种先知先觉也必然启发未来时代的人们。
李欣频
《在轮下》这本书救了我,黑塞摆出一种战斗的姿势,站在少年的立场,强烈批判当时的社会以及不人道的教育制度,而我就是那个饱受摧残,逃离学校的孤独少年汉斯。但是汉斯死了,替代我死了,我内心的暴风雨慢慢平息,平安的从车轮下逃生,一直到现在。
钟文音
我希望黑塞的《彼得•卡门青》仍然可以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少男少女。简洁平实的文字力量,诚挚地觉察着生活细节与往事种种,对自然大地的臣服描摹,对感情与生命的幽微伤感……他就这样滴迷住了我。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