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太极称经典,直指大道永流传。
本书为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经典著作,介绍了混元太极拳的概况、内功基本修炼法、缠丝功基本修炼法及混元太极拳48式的练用法等内容,深刻揭示了混元太极拳技击理论的实质及功法、打法要义。混元太极拳48式突出了“混元太极意气游,神形连绵似水流”的运行特点,运用上下相随、内外合一、周身一家、拳功一体的修炼法则,达到培养缠丝内劲、增长内力的显著功效。经国内外的太极拳组织推广后,习练者多有“易得内气、易长内劲、易增内功”之感。
全书内容分为混元太极拳的概况、太极内功基本修炼法、缠丝功基本修炼法、混元太极拳48式图解以及附录五大部分。概况部分介绍了混元太极拳的拳理与修炼窍要;内功部分介绍了混元太极内功的部分基础功法;缠丝功部分介绍了混元太极缠丝功的部分基础功法;图解部分通过图片与二维码视频结合的方式,全面呈现了48式的练法、用法。附录部分收录了两篇介绍冯志强先生和练拳答疑的文章。全书深入浅出、全面系统,图文、视频结合,立体呈现,不愧为研习太极拳的经典著作。
论缠丝功
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功,不明此即不明拳。缠丝功是隐于体内、入于骨缝、循经走脉、缠绕运行、流布全身的一种内劲。缠丝是陈式太极拳独特的运劲方法。
欲求缠丝功,须外循螺旋之形,内合缠丝之径(内气)。外则通过腰脊的螺旋运转、胸腹的折叠转化来贯串和带动肩、肘、手、胯、膝、足和颈项的螺旋运动;内则以心神为君,肾间动气,发于丹田,贯于经络,行于血脉,入于骨髓,达于四梢,缠绕运行,使之流布周身而复归丹田,形成一股缠丝内劲。如此,独特的缠法结合内气的导引,久久练习必然内外相合,使之周身一家。
缠丝劲的运化全在胸腰腹间。陈鑫云:“浑身俱是缠劲,大约里缠、外缠,皆是随动而发。”“其劲皆发于心,内入于骨缝,外达于肌肤。”
强调“腰脊螺旋缠绕,胸腹开合折叠”形成了本拳的又一个特点。在腰脊螺旋升降运转之中,胸腹相开,肘由里而外为逆缠;胸腹相合,肘由外而里为顺缠。拳中的每一招每一势皆以躯干的螺旋缠绕、开合折叠来主宰四肢的螺旋缠绕。或一顺一逆,或双顺,或双逆;或左胸和右腹斜向相合相开,或右胸和左腹斜向相开相合。意念一动无有不动,腰脊一缠则无处不缠,浑身上下似蛟龙左旋右转,若漩涡湍流急转,像大海之波涛翻滚,连绵不断,缠绕不息。即缠即引,即缠即进。待功夫精深,随心所欲之时,临阵交手可制彼如身临漩涡之中,不能自主,无可中定。
通过内缠外绕,五脏得以按摩,经络得以畅通,气血得以流行,新陈代谢得以旺盛。这也是陈式太极拳之所以具有其独特养生功效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第一章 混元太极拳概况
第一节 混元太极拳简介 002
第二节 混元太极修炼守则 006
第三节 混元太极拳48 式的风格、特点和行拳窍要 006
第二章 太极内功基本修炼法
第一节 无极站桩功 017
第二节 吐纳采气功 019
第三节 开合折叠大力功 020
第四节 提抓功 021
第五节 捉闭功 022
第三章 缠丝功基本修炼法
第一节 转头 027
第二节 旋颈 029
第三节 旋肩 031
第四节 前后肩靠 032
第五节 双臂缠丝 034
第六节 双肘缠丝 048
第七节 旋腕 049
第八节 左右螺旋冲拳 051
第九节 腹臀摇旋 052
第十节 转腰 053
第十一节 旋腰 054
第十二节 双膝摇旋 054
第十三节 左右缠丝蹬腿 056
第十四节 左右足摇旋 057
第十五节 金鸡抖翎 059
第四章 混元太极拳48 式图解
第一节 基本手型 062
第二节 图解说明 064
第三节 动作名称 065
第四节 动作图解 067
附 录
太极宗师 武之仁者 202
太极大道惟混元——混元太极拳答疑录 209
跋
后 记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混元太极拳48式突出了“混元太极意气游,神形连绵似水流”的运行特点,运用上下相随、内外合一、周身一家、拳功一体的修炼法则,达到培养缠丝内劲、增长内力的显著功效。经国内外的太极拳组织推广后,习练者多有“易得内气、易长内劲、易增内功”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