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四个中国人.Ⅲ
0.00     定价 ¥ 68.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302513919
  • 作      者:
    萧璇 ... [等] 著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将笔触触及与现代音乐人苏阳有过交集的四位中国传统音乐(花儿、陕北说书、秦腔、皮影)民间音乐艺人,关注他们在社会变革背景下的手艺、音乐技能和人物命运;除此之外,我们追随四位黄河边的艺人,为的是寻迹传统音乐之河留经21世纪的艺术生态,溯源其源头活水和新的支脉。
展开
作者简介
肖璇,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社学系,主修文化人类学; 2001至2008年获声乐表演专业音乐学学士、音乐学传统音乐理论硕士学位。现为中国音乐学院教师。肖璇主要致力于人类学与音乐学的跨学科研究。2015承担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二郎山花儿会卷》以及其他多项科研项目;2012出版专著《国家视野下的民间音乐》;近年来在《民俗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西北民族研究》、《音乐研究》、《民族艺术》、《人民音乐》、《中国音乐》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雷建军,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 研究方向为 纪录片研究。2006年创建清影工作室;2009年创建清影放映。主要研究成果有:专著《纪录片:影像意义系统》、主编《清影纪录中国》丛书。主要导演作品《广东梅县畲江镇客家中元节》(VR),《一张宣纸》,《2008纪》。主要制片作品《我在故宫修文物》,《喜马拉雅天梯》,《飞鱼秀》;
杨宇菲,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博士在读,主修文化人类学。2013-2016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影视传播方向硕士学位。杨宇菲主要致力于影视人类学的研究与纪录片创作。参与过多个文化部影像节日志项目,栏目
展开
内容介绍

  《四个中国人(3)》记录了现代音乐人苏阳有过交集的四位中国传统音乐(花儿、陕北说书、秦腔、皮影)艺人,关注他们在社会变革背景下的手艺、音乐技能和人物命运,读者追随四位黄河边的艺人,以此探寻传统音乐之河流经21世纪的艺术生态和未来民族音乐走向。

展开
精彩书摘

  《四个中国人(3)》:
  边走边唱:花儿歌手马风山杨宇菲
  马风山爱花儿,打五岁起,爱了四十年。
  黝黑的脸庞,中等的个子,穿着绿色冲锋衣,戴着迷彩渔夫帽,马风山在村里挺鲜亮的。
  如果马风山生活在大城市里,也许会被称为文艺男中年,一个爱唱情歌的中年男人。然而,马风山生活在固原惠德村,这里的人称他是个“不正经”的人。
  黄河沿上长出的水冰草,它把根苗几扎在这树旁。
  大地上迟迟的花儿不开也没有结果,你把冰雪盖在了身上。
  漫过赶路人他的脚印啊,你在迷途上那么匆忙。
  谁把那花儿的歌不停地唱,不停地唱,你把行囊慢慢地放下。
  谁陪他走过漫长的荆棘啊,才把他心上的刺儿拔。
  谁把那妈妈的歌不停唱,不停地唱,你把冰雪慢慢地融化。
  ——苏阳《水冰草》
  马风山的生活,就如水冰草一般:在苍茫的大地上行进,在城市与村庄问跌宕,跑西口漫花儿于荒野,一路把心上的歌儿唱,把生活的冰雪化。马风山有担当,却更爱自由。他说自己是一个已经汉化了的穆斯林。村里人都会说,马风山,那是一个汉族。在马风山看来,伊斯兰教也是跟着社会走的。
  还是自由一点好
  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惠德村,马风山一家2015年从老家搬迁后落户的地方。
  固原,因古城大原、原州而得名,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省会城市所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宁夏五个地级市中,唯一一个黄河没有穿过的城市。“十年九旱”,缺水的高原,庄稼种下也只能靠天吃饭。耐得住考验的,是扎在地里的土豆,西北人爱称洋芋。马风山说,这里家家户户种洋芋,亩产能到两千公斤,每家能有几十亩地,洋芋是庄稼人的主要经济来源。
  土豆的“洋气”,来自古老的丝绸之路。作为丝绸之路上的商贸重镇,固原曾是中西文化交会的国际都市。今日,站在高处俯瞰全城,以古雁岭为界,能看到新城与老城之间的清晰划分。新城规划整齐,楼房工厂摊煎饼似的扩张着;老城中还残存着一些老城门和土城墙,隐没在市井熙攘声中。
  固原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它动荡无常的命运。早在仰韶文化的器物中便有记载:“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流绕北,崆峒阻南,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公元前114年建城,汉代以来丝绸之路必经之地。魏晋时期,随着大量的波斯钱币、器物涌入的,还有佛教;须弥山石窟的万千佛像安抚了多少边关烽火地的生灵。唐末以来,契丹、党项、女真和蒙古民族相继崛起,纷争不断。元代六盘山成为蒙古军在西北的军事战略基地。大量蒙古人、中亚人、西亚人前来,伊斯兰教随之传人。今日固原,仍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地。
  移民新村里,豆腐块格局把村子划得规整,日了也被规矩地过着。一天五次的广播,清真寺里播着诵经声,“正经”的回民理应做着礼拜,而马风山和身边年轻一代的回民一样,继续忙碌着手头的活计。
  是的,马风山是回民,哲合忍耶门宦的回民。
  他一直觉得,只要真主在心中就是信仰,干出来的都是给别人看的。他抽烟,他喝酒,他唱歌,但他也在每周五主麻日小净后戴上六角帽去寺里,认真做礼拜。’对着镜子梳好头发之后,马风山拿出一顶黑色帽子,仔细地戴在头上。与其他回族小圆帽不同,马风山的帽子有六个面,每个面的交界处有一个尖尖的小角,帽子顶上也有一个小角。马风山说这是他们哲合忍耶教派特有的“六角帽”,不管什么颜色,只要戴这个形状的帽子,那定是哲合忍耶派的穆斯林。
  哲合忍耶,是中国伊斯兰教苏菲派四大门宦之一。原为中亚伊斯兰苏菲派纳什班迪耶教团的一个分支,盛行于中亚、西亚、南亚和北非一带,公元18世纪中叶,由清代西北的马明心传入中国。马明心成为该门宦始祖,教内尊称道祖太爷。哲合忍耶是中国伊斯兰教苏菲门宦中人数最多、传播区域最广、教权最为集中的门宦之一。
  ……

展开
目录

绪言
雷建军
边走边唱:花儿歌手马风山
杨字菲
皮影艺人魏宗富和他的兴盛班
杨静
卷入现代急流中的秦腔团长张进来
杨字菲费楠楠
游走在边缘的陕北说书人刘世凯
萧璇
后记
萧璇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