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西湖梦寻
0.00     定价 ¥ 32.00
青岛市图书馆
  • ISBN:
    9787531745853
  • 作      者:
    (清) 张岱著
  • 出 版 社 :
    北方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编辑推荐
及至断桥一望,凡昔日之弱柳夭桃、歌楼舞榭,如洪水淹没,百不存一矣。
——《自序》
飞来峰,棱层剔透,嵌空玲珑,是米颠袖中一块奇石。使有石癖者见之,必具袍笏下拜,不敢以称谓简亵,只以石丈呼之也。
——《飞来峰》
貌绝青楼,才空士类,当时莫不艳称。以年少早卒,葬于西泠之坞。芳魂不殁,往往花间出现。
——《苏小小墓》
南山上下有两龙井。上为老龙井,一泓寒碧,清冽异常,弃之丛薄间,无有过而问之者。其地产茶,遂为两山绝品。
——《龙井》
展开
作者简介
张岱(1597一16897),字宗子,改字石公,号陶庵,又自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张岱生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均为显官。他年轻时生活优渥,明亡后隐居于浙江剡溪山中,生活困顿,著书多表达对故国乡土的追忆。张岱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沿袭公安派与竟陵派,但又不囿于二派,其散文题材广泛,文笔清新,时杂诙谐,趣味盎然。著作有《琅瑕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此外,还有《石匮书》《史阙》《夜航船》等大量学术著作。罗伟,男,自由撰稿人,自由职业,籍贯黑龙江哈尔滨,策划出版过多种图书。
展开
内容介绍
《西湖梦寻》对杭州一带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贤祭祠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按照总记、北路、西路、中路、南路、外景的空间顺序依次写来,把杭州的古与今展现在读者面前。尤为重要的是,作者在每则记事之后选录先贤时人的诗文若干首(篇),更使山水增辉。这些诗文集中起来,就是一部西湖诗文选。在七十二则记事中,有不少有关寺院兴废之事,可以给研究佛教者提供丰富的资料。这本《西湖梦寻》是张岱以当年在杭州的生活为背景而写。那其中对西湖名胜如数家珍般的详尽记录,对六桥烟柳情丝难断的回忆,对风流前辈所做湖山诗文的咏诵,生动地展示出他昔日吟凤弄月、徜徉山水的公子哥儿生活。
展开
精彩书摘
自 序
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未尝一日别余也。前甲午、丁酉,两至西湖,如涌金门商氏之楼外楼,祁氏之偶居,钱氏、余氏之别墅,及余家之寄园,一带湖庄,仅存瓦砾。则是余梦中所有者,反为西湖所无。及至断桥一望,凡昔日之弱柳夭桃、歌楼舞榭,如洪水淹没,百不存一矣。余乃急急走避,谓余为西湖而来,今所见若此,反不若保我梦中之西湖,尚得完全无恙也。因想余梦与李供奉异。供奉之梦天姥也,如神女名姝,梦所未见,其梦也幻。余之梦西湖也,如家园眷属,梦所故有,其梦也真。今余僦居他氏已二十三载,梦中犹在故居。旧役小傒,今已白头,梦中仍是总角。夙习未除,故态难脱。而今而后,余但向蝶庵岑寂,蘧榻于徐,惟吾旧梦是保,一派西湖景色,犹端然未动也。儿曹诘问,偶为言之,总是梦中说梦,非魇即呓也。因作《梦寻》七十二则,留之后世,以作西湖之影。余犹山中人,归自海上,盛称海错之美,乡人竞来共舐其眼。嗟嗟!金齑瑶柱,过舌即空,则舐眼亦何救其馋哉!
岁辛亥七月既望,古剑蝶庵老人张岱题。

【注释】
[1]不辰:不逢时。
[2]甲午:清顺治十一年(1654)。丁酉:清顺治十四年(1657)。
[3]涌金门:古代杭州西城门之一。五代时,吴越王引西湖水入城,称涌金池,在此筑涌金门,门濒临西湖。传说西湖中“金牛涌现”即在此处,因而得名。今已不存。
[4]商氏:指明代吏部尚书商周祚。
[5]祁氏:指明代右佥都御史祁彪佳。
[6]钱氏:指明代东阁大学士钱象坤。 余氏:指明代翰林院修撰余煌。
[7]断桥:本名宝祐桥,自唐时即名断桥。据说是因为从孤山来的路(白堤)至此而断,故名“断桥”。“断桥残雪”为西湖十景之一。
[8]李供奉:唐代诗人李白。玄宗天宝初,曾任供奉翰林院,故称。他曾作《梦游天姥吟留别》诗,诗中梦见“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即作者所谓的“梦所未见”。
[9]僦:租赁。
[10]蝶庵:典出《庄子?齐物论》。记庄子梦为蝴蝶,醒来后,不知“周之梦为胡蝶欤,胡蝶之梦为周欤”,有梦幻非真之意。作者晚号蝶庵。
[11]蘧榻:梦醒之床榻。《庄子?大宗师》:成然寐,蘧然蘧,惊喜貌。又,蘧,草名。蘧榻,可作草榻解。
[12]海错:海产种类繁多,统称海错。
[13]金齑瑶柱:比喻山珍海味。金齑,吴中以菰菜为羹,菜色黄如金子,故名。瑶柱,即江瑶柱,贝类,其肉质鲜美,为海味珍品。苏轼《和蒋夔寄茶》:“金齑玉脍饭炊雪,海螯江柱初脱泉。”
[14]舐:以舌取食或舔物。
[15]岁辛亥:清康熙十年(1671)。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16]古剑:作者祖籍为四川绵竹,四川古有剑州,故作者自称“古剑”。
卷一
西湖总记
明圣二湖
自马臻开鉴湖,而由汉及唐,得名*早。后至北宋,西湖起而夺之,人皆奔走西湖,而鉴湖之淡远,自不及西湖之冶艳矣。至于湘湖则僻处萧然,舟车罕至,故韵士高人无有齿及之者。余弟毅孺常比西湖为美人,湘湖为隐士,鉴湖为神仙。余不谓然。余以湘湖为处子,眠娗羞涩,犹及见其未嫁之时;而鉴湖为名门闺淑,可钦而不可狎;若西湖则为曲中名妓,声色俱丽,然倚门献笑,人人得而媟亵之矣。人人得而媟亵,故人人得而艳羡;人人得而艳羡,故人人得而轻慢。在春夏则热闹之至,秋冬则冷落矣;在花朝则喧哄之至,月夕则星散矣;在晴明则萍聚之至,雨雪则寂寥矣。故余尝谓:
“善读书,无过董遇三余,而善游湖者,亦无过董遇三余。董遇曰:‘冬者,岁之余也;夜者,日之余也;雨者,月之余也。’雪古梅,何逊烟堤高柳;夜月空明,何逊朝花绰约;雨色涳濛,何逊晴光滟潋。深情领略,是在解人。”即湖上四贤,余亦谓:“乐天之旷达,固不若和靖之静深;邺侯之荒诞,自不若东坡之灵敏也。”其余如贾似道之豪奢,孙东瀛之华赡,虽在西湖数十年,用钱数十万,其于西湖之性情、西湖之风味,实有未曾梦见者在也。世间措大,何得易言游湖。

苏轼《夜泛西湖》诗: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又《湖上夜归》诗:

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
篮舆湖上归,春风吹面凉。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
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
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

又《怀西湖寄晁美叔》诗: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
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
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
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
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
清流与碧,安肯为君妍。
胡不屏骑从,暂借僧榻眠。
读我壁间诗,清凉洗烦煎。
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使。
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夤缘。
问道若有得,买鱼弗论钱。

李奎《西湖》诗:

锦帐开桃岸,兰桡系柳津。
鸟歌如劝酒,花笑欲留人。
钟磬千山夕,楼台十里春。
回看香雾里,罗绮六桥新。

苏轼《开西湖》诗: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周立勋《西湖》诗:

平湖初涨绿如天,荒草无情不记年。
犹有当时歌舞地,西泠烟雨丽人船。
夏炜《西湖竹枝词》:

四面空波卷笑声,湖光今日*分明。
舟人莫定游何外,但望鸳鸯睡处行。
平湖竟日只溟濛,不信韶光只此中。
笑拾杨花装半臂,恐郎到晚怯春风。
行觞次第到湖湾,不许莺花半刻闲。
眼看谁家金络马,日驼春色向孤山。
春波四合没晴沙,昼在湖船夜在家。
怪杀春风归不断,担头原自插梅花。

欧阳修《西湖》诗: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赵子昂《西湖》诗:

春阴柳絮不能飞,雨足蒲芽绿更肥。
只恐前呵惊白鹭,独骑款段绕湖归。

袁宏道《西湖总评》诗:

龙井饶甘泉,飞来富石骨。
苏桥十里风,胜果一天月。
钱祠无佳处,一片好石碣。
孤山旧亭子,凉荫满林樾。
一年一桃花,一岁一白发。
南高看云生,北高见月没。
楚人无羽毛,能得几游越。

范景文《西湖》诗:

湖边多少游观者,半在断桥烟雨间。
尽逐春风看歌舞,几人着眼看青山。

张岱《西湖》诗:

追想西湖始,何缘得此名。恍逢西子面,大服古人评。
冶艳山川合,风姿烟雨生。奈何呼不已,一往有深情。

一望烟光里,沧茫不可寻。吾乡争道上,此地说湖心。
泼墨米颠画,移情伯子琴。南华秋水意,千古有人钦。

到岸人心去,月来不看湖。渔灯隔水见,堤树带烟糢。
真意言词尽,淡妆脂粉无。问谁能领略,此际有髯苏。

又《西湖十景》诗:

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
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两峰插云)
湖气冷如冰,月光淡于雪。
肯弃与三潭,杭人不看月。
(三潭印月)

高柳荫长堤,疏疏漏残月。
步松沙,恍疑是踏雪。
(断桥残雪)

夜气滃南屏,轻岚薄如纸。
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
(南屏晚钟)

烟柳幕桃花,红玉沉秋水。
文弱不胜夜,西施刚睡起。
(苏堤春晓)

颊上带微酡,解颐开笑口。
何物醉荷花,暖风原似酒。
(曲院风荷)

深柳叫黄鹂,清音入空翠。
若果有诗肠,不应比鼓吹。
(柳浪闻莺)

残塔临湖岸,颓然一醉翁。
奇情在瓦砾,何必藉人工。
(雷峰夕照)

秋空见皓月,冷气入林皋。
静听孤飞雁,声轻天正高。
(平湖秋月)

深恨放生池,无端造鱼狱。
今来花港中,肯受人拘束?
(花港观鱼)

柳耆卿《望海潮》词: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金主阅此词,慕西湖胜景,遂起投鞭渡江之思。)

于国宝《风入松》词:

一春常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展开
目录
自序
卷一
西湖总记
明圣二湖-------------004
西湖北路
玉莲亭-------------017
昭庆寺-------------018
哇哇宕-------------022
大佛头-------------024
保俶塔-------------026
玛瑙寺-------------028
智果寺-------------031
六贤祠-------------032
西泠桥-------------035
岳王坟-------------037
紫云洞-------------044
卷二
西湖西路
玉泉寺-------------046
集庆寺-------------048
飞来峰-------------049
冷泉亭-------------053
灵隐寺-------------055
北高峰-------------060
韬光庵-------------062
岣嵝山房-------------066
青莲山房-------------069
呼猿洞-------------071
三生石-------------072
上天竺-------------075
卷三
西湖中路
秦 楼-------------081
片石居-------------082
十锦塘-------------083
孤 山-------------089
关王庙-------------098
苏小小墓-------------101
陆宣公祠-------------104
六一泉-------------107
葛 岭-------------110
苏公堤-------------112
湖心亭-------------117
放生池-------------120
醉白楼-------------123
小青佛舍-------------124
卷四
西湖南路
柳洲亭-------------126
灵芝寺-------------129
钱王祠-------------130
净慈寺-------------136
小蓬莱-------------139
雷峰塔-------------141
包衙庄-------------143
南高峰-------------145
烟霞石屋-------------146
高丽寺-------------149
法相寺-------------150
于 坟-------------153
风篁岭-------------163
龙 井-------------165
一片云-------------165
九溪十八涧-------------168
卷五
西湖外景
西 溪-------------170
虎跑泉-------------172
凤凰山-------------174
宋大内-------------176
梵天寺-------------182
胜果寺-------------184
五云山-------------185
云 牺-------------187
六和塔-------------193
镇海楼-------------197
伍公祠-------------201
城隍庙-------------203
火德庙-------------207
芙蓉石-------------209
云居庵-------------210
施公庙-------------213
三茅观-------------214
紫阳庵-------------21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