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能大战
未来的风向在哪里?就在他们脚下。站在移动互联网潮头的中国,令世界发出惊叹的声音。
《纽约时报》的记者保罗·莫祖尔撰文称:“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中国的移动支付达到5.5万亿美元,约为美国的50倍,这大概是互联网或零售经济领域,中美之间差距巨大的一堆数据。”他们或许还无法想象,连街头卖艺乞讨的人群,也在用微信、支付宝获得“赏金”。
从不懂资本、拒绝资本,到接受资本、借助资本,中国的快递江湖从来不乏故事。
这一年,快递业在资本市场的主角地位依然夺目,韵达、顺丰、百世接着上一年延续下来的上市狂潮,分赴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大洋彼岸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加上年尾德邦通过证监会审核,获得上市资格,快递业在资本市场的“七龙珠”就此聚齐,第一梯队的市场格局初步确定。
1月18日上午,韵达股份借壳新海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从圆通2016年10月20日率先鸣锣到此时韵达挂牌,短短3个月内,桐庐帮的“三通一达”全部进入资本市场。谁承想,当初那个被舅舅周伯根劝说不要另立门户的毛头小子,竟然会成为市值700亿的上市公司董事长。
2月24日,顺丰借壳鼎泰新材,在深交所举行重组更名暨上市仪式。当日,顺丰的开盘价为每股53.50元,收盘报每股55.21元,总市值达2310亿元,成为深交所第一大市值公司。敲钟仪式上,掌声一直在持续,当大家铺天盖地讨论王卫的财富时,他却说:“事业的追求不变,员工的关爱不变,变的是越来越好的服务质量。”此后,人们的掌声不只是给王卫,也是给了顺丰的快递小哥。
在无数次重要的国内国际会议上,顺丰小哥徒步穿行的背影都赢得网友们的“点赞”。当然,这也与老板和员工之间的相互信赖、相互扶持有关。王卫说:“我只是一个财富的支配者,绝对不是一个财富的拥有者。我真正的财富,来自一线员工的幸福感。”也因此,顺丰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公司”。
9月20日,百世集团在纽交所挂牌上市,上市当日涨幅5.2%,之后的三个交易日,百世股价更是一路走高。此次IPO百世集团一共发行4500万股美国存托股份,每股价格为10美元,总融资高达4.5亿美元,为2017年截至当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中募资规模最大的IPO。上市当天,周韶宁准备了两件上市礼物:一件是印有百世名字的长达1.3米的运输车车模,另一件是百世公益理事长亲手绘制的上市日油画《百年之约》。自此,一个中国快递业与资本市场的“百年之约”开启。
从2016年到2017年,在热闹的中国快递企业上市潮下,隐藏着上市时的一段段波折。2016年9月8日,针对市场上存在的壳资源炒作、壳公司股价扭曲、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受限等问题,证监会修订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严格了重组上市(俗称借壳)的认定标准,规定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同时可以募集部分配套资金,但构成重组上市的除外。
在借壳新规实施之前,是A股IPO“堰塞湖”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借壳上市与排队IPO相比具有明显的时间优势,同时审核通过的确定性更大。直至2017年末,长期“堰塞湖”的问题才得到基本解决,IPO发行的审核才步入常态化。
体现在快递业,就是德邦早在2015年6月就向证监会提交了招股书,但千股跌停一片哀号之后,证监会一度暂停IPO审核,等恢复审核、再排队,德邦拿到批文已经过去两年半。而借壳的韵达,从确定借壳到最终上市,仅仅用时130天,创下了国内快递公司借壳上市的最快纪录。
借壳的快递企业在签署了相关“对赌条约”后,上市后显然不能高枕无忧,竞赛还在继续,而且演变为一场“全能大战”。
随着资本注入,各大快递企业开始丰富业务形式。圆通收购天地华宇失败转而挖角邓小波,让其快递、快运“一肩挑”;上海韵达运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10月10日韵达快运网络正式启动;而中通则早在2016年便进军零担快运市场,成立快运事业部;申通联手快捷起网快运。而在快运界,远成、安能则纷纷进军快递。物流、快递、快运的界限已变得越来越模糊,“全能”趋势促使快递业朝着更加细分业务领域发展。
进军快运之外,圆通的国际步伐也开始加快,这年实现了对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先达国际物流控股的并购。此时的先达国际已在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公司实体,在全球拥有52个自建站点,业务范围覆盖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国际航线超过2000条,这也成为日后圆通布局全球的有力支撑。
大鱼吃小鱼的戏码,在资本市场很是常见。但并购这回事,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成功率不超过50%。8月1日,申通快递公司发布公告,以自有资金1.33亿元对快捷快递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申通将取得快捷快递10%的股权,其成为继快捷创始人吴传龙、达顺创投之后的第三大股东。而在一年后,这桩合并以“互怼”和“另起炉灶”终结。
另一些不见硝烟的战争,在电商、快递甚至关联产业企业之间打响。
……
展开
——吴基传 原邮电部部长、原信息产业部部长
这一群普通人,撑起了****庞大、*复杂的物流系统,撑起了中国商业发展的基础设施。
——马 云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任何事情都在于,还没有遇到问题之前,要敢于去尝试,因为那时候还有资本和资源去做。永远是“富则变”,而不是“穷则变”。
——王 卫 顺丰控股董事长
互联网已成为基础设施,未来,平台化会替代公司化。所以我相信,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长期存在的,也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需要不断颠覆、创新。
——陈德军 申通快递董事长
企业改革总是会影响一些人,不愿意去做思想工作,不给对方调整的时间,只顾自己强行推进,有些人就站到了对立面。
——陈平 宅急送创始人
有时候看着是笨方法,但却能更快地跑完全程。种一棵树,不但要浇水施肥,还要及时匡正,才能长得枝繁叶茂,做企业也如此。
——聂腾云 韵达股份董事长
对与错都是相对的,它寄托了人们对一种信念及个人方式的认同或否定。
——喻渭蛟 圆通速递董事长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我们只让一部分人享受到好处,大部分人对这个企业就没信心了。
——赖梅松 中通快递董事长
一个行业的变革,一定来自外部力量。
——周韶宁 百世集团董事长
要分析你的竞争对手,柿子要找软的捏。选择行业的时候,不要被人家所迷惑,要发挥你的特长,在竞争当中才容易获胜。
——崔维星 德邦股份董事长
做事情就像打井一样,如果不坚持深掘,无论打多么宽的井口都不可能得到太多水。
——余联兵 优速快递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