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飞,知乎“产品经理”话题下的优秀回答者,粉丝超过23万人,累计451173次赞同,256094次获赞。从0到1教你做产品经理。提供众多产品干货,帮助产品新人全面掌握一个优秀产品经理的必备技能。
◆ 深度解决产品新人的困惑
用户思维:“只从用户思维出发”是很典型的对产品经理的误读。不是只从一个用户的角度看问题,而是要从大部分用户的角度看问题。随时切换为用户,就意味着要能随时切换回产品设计者,这才是产品经理,否则你就只是用户。
深挖需求:许多人说自己已经洞察了人性,但听他说完,你就知道他洞察的只是自己的人性而已。许多人说自己发掘了需求,讲出来也只是他自己的需求而已。
用户体验:看起来越简单、越自然的操作,就越需要更纠结、更慎重的考虑。
产品设计:如果功能不好用,再顺畅的交互、再华丽的 UI,都没意义,没有人单纯地为了交互和 UI 去使用什么产品。
◆ 从0到1全面构建产品知识体系
本书涵盖产品思维、市场分析、需求管理、竞品分析、流程梳理,用户分析,产品研发过程,测试上线,市场推广等,提供众多产品干货,帮助你从0到1全面构建产品知识体系。
本书是0岁产品经理入门书,从产品经理通识,用户与需求,设计与分析,产品经理的招聘与求职,互联网通识与软实力等,七个章节,全面讲述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从0到1,从入门到精通的必备基础知识。既有知识与方法,也有流程与实战,更有感悟与思考,适合想入行做产品经理的新人们。
第一章 产品经理通识
有许多关于产品经理的通识,在没有入行的朋友眼中非常惊奇。让一个从没有做过互联网的人描述产品经理或者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在内行看来几乎都是天方夜谭。
这些通识,有的非常简单,有的需要深入理解。如果遇到不熟悉的字眼或者描述,还要擅用互联网的搜索工具。相信读完第一部分,大家对产品经理这个职业会有相对直观的认识。
产品经理有哪些类型?
你可能听说过许多产品经理的岗位,有人是产品助理,有人是产品专家,有人说自己是电商产品经理,有人说自己是产品负责人。这些名字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这堂课,咱们就来聊一聊产品经理都有哪些类别和层次。
产品经理的类别有许多维度的区分方法,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探讨。
最常见的,是按照工作内容去分,看工作的重心是什么。
1.用户产品经理
用户产品经理是最常见的产品经理,负责的工作就是探索用户的需求,并且通过产品手段来满足他们。用户调研、需求分析、功能设计、迭代跟进等,都是用户产品经理必备的工作内容。
2.后台产品经理
后台产品经理也是很常见的一类产品经理,这里的后台指的更多的是一些管理系统和数据系统等。这些系统涉及复杂的权限体系、流程体系和数据体系,3.B端产品经理和C端产品经理
从名字上就能看得出,一个是服务B端用户的,包括合作方和内部的同事,比如美团的商家,以及京东的供应链厂商;另一个则是服务C端用户的,一般是公司真正的服务对象,比如美团和京东的消费者。
有时我们会简单地把用户产品经理叫作C端产品经理,把后台产品经理叫作B端产品经理。实际上后台产品经理未必都是B端产品经理,有的产品用户也是B端的用户,例如,美团外卖配送员,他们使用的配送端APP,是用来接单和处理订单的,也有消息中心和各种活动页面,不完全属于后台系统,反而更像用户产品。
4.数据产品经理
数据产品经理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新职位,不过本质上与用户产品经理或后台产品经理差别不是特别大,主要特点就是更多关注在数据层面,要多考虑如何从数据中抽象出有价值的信息,来帮助用户判断。单纯只关注数据的产品经5.商业产品经理
商业产品经理也是比较热门的职位,本质是用户产品经理,只不过他们关注的是商业化的产品。例如,对于知乎来说,知乎的主站流程、怎么发问题写答案、怎么点赞关注、怎么查询信息等都是社区核心的用户产品模块。而知乎live和电子书,就属于知乎的商业产品模块,负责这个模块的产品经理就是商业产品经理,技能树会有一些不同,因为不仅仅要考虑用户体验,更要考虑商业价值。
6.策略产品经理
策略产品经理本质也是用户产品经理或后台产品经理,只是实现产品功能的过程中有大量策略的部分要做,要跟算法工程师或者策略工程师共同探索满足用户需求的方法。如果完全是做策略分析的话,不能算真正的产品经理。
另外,还有一些工作内容跟产品经理很相关的岗位,实际上都不是产品经理岗位,如产品运营岗位,或者项目经理。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以上是按工作类别划分,那么按照职权范围划分,有哪些产品岗位呢?用我自己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文档产品经理、需求产品经理、模块产品经理、产品线产品经理和产品负责人。
1.文档产品经理
顾名思义,就是只负责写文档的产品经理。任务就是画出原型、写出文档。前面有比自己高阶的产品经理或者老板来提供需求,后面有设计师来完成后续的文档完善,也有项目经理去推进执行,决策权不大,属于完整产品环节当中的一小块。
2.需求产品经理
与文档产品经理相比,区别在于可以对某一个需求或者功能负责,能够决定一个功能做成什么样子。比如负责相机的倒计时模式,那么倒计时如何触发、如何提示,都是需求产品经理要思考的问题。对这个需求中间出现的问题要做处理,未来的优化要做跟进。
3.模块产品经理
模块产品经理管辖的范围更大了,涉及这个模块的所有需求。比如负责手机的相机模块,那么相机相关的各种问题,都要不断花精力去做优化。对相机当前问题的优先顺序,也要做把控。
4.产品线产品经理
工作内容跟前两者差不多,不过会管辖一个相对独立的产品线,相当于一个完整大模块的负责人。
5.产品负责人
对于小公司来说,产品线产品经理就是产品负责人,所以初创公司和中小企业的产品经理都喜欢用这个头衔,即使在他们公司只有一两个产品经理。在大一些的公司里,产品负责人要关心整个产品,为产品拟定进化方向,建设团队,管理各条产品线的负责人,并且维持良好的协作氛围,等等。在比较大的公司里,产品负责人有许多层次,比如产品副总裁管理几个业务线的产品负责人,产品负责人再管理产品线的产品经理。
以上是按照职权划分,许多产品经理岗位也会按照行业类别划分,主要是为了在求职市场上容易做匹配,有类似工作经历的产品经理就可以找类似的岗位了。常见的几种有:
1.电商产品经理
典型的有淘宝、天猫、京东的产品经理。电商产品经理通常比较熟悉用户购买行为的生命周期运营,怎么使用户增长,以及如何做各种营销活动。
2.社交产品经理
典型的有微信、陌陌的产品经理。社交产品经理比较关注用户的人性诉求,引导用户建立关系和产生连接。
3.社区产品经理
典型的有知乎、豆瓣的产品经理。社区产品经理与社交产品经理有类似的地方,不过更多的是关注社区氛围的建设和内容的沉淀。
4.金融产品经理
典型的有蚂蚁金服和各大巨头的金融部门的产品经理。
5.O2O产品经理
典型的有美团、滴滴、饿了么、58同城等的产品经理。O2O关注的是双边平台的匹配效率以及服务质量,与以上几种产品经理有较多类似的地方,因此O2O产品经理通常可以把经验复用到其他产品上。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产品经理,比如教育行业产品经理。细分下去甚至还有K12教育和成人教育等。按行业的不同,分类的方法也不同。
我们讲了按工作内容、职权范畴、行业划分,下面再来讲一种分类方法,也是比较简便的方法,即按产品载体划分。
按产品载体划分,目前比较常见的其实就是四类,移动端产品经理,分为做移动端APP和移动端Web页面的两类;PC端产品经理,也分为做软件的和做Web页面的两类。
按产品载体划分,从表面上看就像程序员按语言划分,是不同的工种。但目前他们之间的差别远没有那么大。尤其是在产品设计时,做结构、做功能、分析逻辑、研究用户的时候,方法论都是相通的,只不过表现层要用不同的交互和视觉呈现而已。
最后简单讲下按照职级划分,不同的职级在名称上的差别。上节课咱们提到了,产品经理的市场价值有大公司职级作为背书会比较有效。
从低到高,常见的职级有:
1.产品专员/产品助理
工作范围大都是在文档产品经理和需求产品经理的阶段,一般很少自己发掘需求,要由别人来带。具体什么是专员、什么是助理,不同公司区别不太一样。可以认为就是初级产品经理。
2.产品经理
合格的产品经理一般负责完整的模块,至少是一个完整的功能。对自己负责的产品部分有决策权。在这个职级上,大部分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产品经理。
3.高级产品经理
比较高级的产品经理,在不同公司差别也很大。但在同一个公司,高级产品经理一定会负责更大的范畴。比如产品经理负责的是功能,高级产品经理就会负责模块;如果产品经理负责的是模块,高级产品经理就会负责一条产品线。
4.产品专家
相较高级产品经理,更高级的一个职位,负责的范畴更大一些,具体到其他方面,比如带不带团队、是否负责产品线,没有明确的标准。
5.产品总监
产品总监一定会是某个产品线或者某几个产品线的总负责人,大公司会有很多产品总监。创业公司一般只有一个产品总监,而且从能力上来说,许多创业公司的产品总监实际上是“比较厉害的产品经理”。
6.产品副总裁
到副总裁的级别,一定是所有产品都归他负责。
以上就是按照职级划分的产品经理的不同职位。有的公司还有资深产品经理、高级产品专家、资深产品专家等,也是依据管理产品的范围更细化的一种区分。
好了,总结一下。今天我们的课主要讲了所有产品经理的常见分类。按照工作内容划分,包括用户产品经理、后台产品经理、B端产品经理和C端产品经理、数据产品经理、商业产品经理、策略产品经理;按照职权范围划分,包括文档产品经理、需求产品经理、模块产品经理、产品线产品经理和产品负责人;按照行业类型划分,包括电商产品经理、社交产品经理、社区产品经理、金融产品经理、O2O产品经理;按照职级划分,包括产品专员/产品助理、产品经理、高级产品经理、产品专家、产品总监、产品副总裁。
有了这些区分,想必你就能够对种类繁多以致搞不太清楚的产品经理岗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啦。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这次的作业是:到互联网招聘网站上,找到我今天没有提到的产品经理职位,并且区分这些职位都是按什么维度去命名的。
产品经理在早期需要掌握什么能力?
1.锻炼对自家产品的理解
初学者可能会被种类繁多的原型工具和一堆堆的案例“绑架”,满脑子都是别人的产品花哨的功能和眼花缭乱的方案,唯独对自家产品不了解。
这样的产品经理平时跟老板的对话一般是:
A(老板):你觉得这里放四个标签页合理不合理?
P(产品经理):当然合理,美团啊、点评啊、微信啊都是这么做的。这是天下大势。
A:那我们的页面上功能排版这样靠谱不?
P:没问题。现在这样的排版方式是最常见的,交互方式也保证是最流行的。唯一色调设计手法是国际上流行的设计理念 Minimal 。
A:额,那我们这几个功能是必需的吗?
P:这几个功能竞品都有了,我们没有的话不好吧?
A:……
对自家产品的理解又分为多个方面:
对公司定位的理解,与老板和投资方有关。
对用户定位的理解,与公司的定位和市场的状况有关。
对产品定位的理解,与用户的定位和推出产品的初衷有关。
对公司研发能力的理解,包括设计能力、开发能力和运营能力。
对其他部门状况的理解,包括各部门在做的事情、大家进行的状态。
……
总之,你做出的每个判断都必须基于对产品多方面的理解,而不是对竞品的理解、对市场的理解这些零散的因素。
只有这样,当设计师做出你不满意的设计时你可以说“这个风格可能适合年轻人,但我们的目标用户是商务人士”,而不是说“这个不够大气,没有feel 啊”;当你要求工程师改一个看起来不重要的BUG 时可以说“后续运营部门计划有好几次大型活动,到时流量会瞬间暴涨,你这个BUG 会放大 10 倍,所以很危险”,而不是说“重要不重要不是你工程师定的,而是产品经理定的,你改就行啦”;当你跟老板讨论要不要加一个功能时可以说“我觉得我们这样的功能是一个重要的补充,跟下个版本要做的事情不谋而合”,而不是“竞品做了咱们不能落下啊,管它有没有用”。
具体怎么去锻炼,其实是件费力又费脑的事情,你要不断地跟老板沟通、跟同事们沟通,跟用户聊,做调研,同时做大量的思考和总结。你要有自己的一本词典,记录关于你名下产品相关的事无巨细的解释,每当需要查询就能随时翻阅。
这本词典可以记在心里,也可以整理成笔记。在别人看来,它可能无关紧要,也不是那种张口“人机交互的趋势”、闭口“立体化设计语言”这些可以用来卖弄的术语。但没有这本词典,你每走一步都是一个坑,等走远了想回来填的时候,已经晚了。
2.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
如果说对产品理解是第一步,那第二步就是怎样基于你的理解做出靠谱的判断。
很多产品经理除了参考别人的产品,就是做用户调研,或者唯老板是从。但很多事情非常简单,只要有生活常识、基础的推理能力,明明是可以更靠谱的。
举个例子——
当初MIUI 做安卓本地化的时候,日历里加入阴历是主打特色之一,也广受好评。在做T1 的日历的时候,我们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到底加不加阴历?
加的话,整个界面非常满,显得丑陋;不加的话,需要看阴历的用户又会不舒服。
重调研的产品经理就会做个调查问卷,规模越大越好,看哪边的用户多;用户定位是偏高端用户或者说发烧友的产品经理,可能就会做个开关选项,用的打开,不用的关了。
但实际上完全可以向前推理一步:用户到底为什么需要阴历?
大概场景有几个:春节前后用;阴历的节假日用;自己和亲友生日用。这些基本囊括了所有用户的需求。
这就简单了,我们能不能只在春节和节假日的时候显示阴历?对于生日的话,我们可以提供设置项,在用户和亲友每年生日那天显示阴历。
这样既化解了界面始终显示阴历的尴尬,又满足了大部分用户对阴历的需求。这种方案凭常识很快就能推断出来吧?既不用复杂的问卷调查,也不用复杂的产品设计吧?
你可能会说,这就是个抖机灵的需求分析,况且是个小功能。那我再举个例子。
我们之前在嘟嘟美甲讨论最基本的功能和界面时,并没有参考市面流行的O2O 工具都有什么功能、都有哪几个标签页、都怎么排版的。我们先做了一次用户的分析。用户的分析不是靠什么问卷来做的。你在问卷里问“你是哪类用户”“你平时做美甲会更看重什么”,他们很难回答清楚。如果你给的是具体的选项,又会有诱导回答的可能,最后的结论往往不能说明问题。
我们的分析方法是,先从常识判断美甲用户使用我们的产品有以下几种场景:
1.已经有想做的样式。
2.想来做美甲但不确定样式。
3.不确定做不做只是随便来看看。
每类用户来这的需求肯定是不同的:
1.看你这有没有想做的那个样式或者类似的样式。
2.看你这有没有好看的样式。
3.看你这有没有什么足够吸引她做美甲的地方。
对于这三种需求,我们要提供的功能又是不同的:
1.根据用户的样式提供定制服务,搜索和筛选功能。
2.精品/热门推荐,搜索和筛选功能。
3.专题,精品/热门推荐。
所以,在用户第一次看到产品的时候,我们需要提供的功能就一目了然了:专题、推荐、搜索/筛选和定制。
我们起初的判断是,产品刚上线,第 3 种用户肯定最多,第 2 种用户会逐渐多起来,而第1种用户会是高端、深度的用户,出现得会更晚。这样对功能的主次也都分得清了。
最后初版的产品,我们就决定把主要精力放在推荐和专题上,搜索功能是第二版上线的功能,而定制则是更未来版本的功能。界面的布局和排版,功能主次分明,所以心里也有数了。
从最终结果来看,做出来的界面似乎大同小异。但因为每个功能从研发角度都会消耗精力、从用户角度都会影响体验,如果是拍脑袋想的,一点小差别、一些可有可无的功能都会成为南辕北辙的错误决定。
其实这些东西通过常识是完全可以判断的。你说“我不是女人哪懂美甲咋回事”,但你总逛过淘宝用过京东吧?购物时用户的思路还是可以想象得出来吧?当你有了初步判断之后,用户调研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它是验证的手段。但它不能作为需求的来源。
总结来说,产品经理在做任何决定时,都要做到三个字:讲道理。
那怎样培养这种能力呢?也不难。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多问为什么。
这个小区的停车场入口需要绕三个圈,为什么这么设计?优衣库进门一眼看到的全都是内衣裤,这么摆放是什么道理?楼下咖啡店平时顾客也不多,但居然撑了五年还没关门,他们的收支能够平衡吗?
很多道理是相通的,每天都能想明白一些事情,当你遇到棘手的产品问题时,你肯定想的比别人远,也比别人靠谱。不断去看别人的产品,但不是学皮毛,而是从商业模式到交互细节,再到视觉风格,想想这么做都基于什么道理。
第一章 产品经理通识
产品经理有哪些类型?/002
产品经理在早期需要掌握什么能力?/009
有哪些产品经理的常识?/016
什么是产品经理的思维?/020
培养产品思维的四种方法/023
产品经理的心智模型/026
产品经理有哪些经常犯的错误?/030
好的产品经理需要哪些素质?/033
做产品经理,别做页面经理/037
产品经理最容易忽略的是什么事?/040
有哪些经常被无视的关于产品经理的常识?/046
产品经理要多学习/051
第二章 用户与需求
你了解你的用户吗?/056
要不要把用户当小白?/058
谁是你的核心用户?/061
怎样得到真实的用户需求?/063
如何确认用户需求?/067
挖掘用户需求的几个方法/071
如何给用户需求排序?/074
抛开场景谈需求就是耍流氓/078
用户只在乎便宜吗?/083
什么是用户成本?/085
你了解你的行业吗?/089
第三章 设计与分析
如何分析产品?/094
如何理解张小龙说的“好的产品是用完即走”?/099
为什么说免费的其实是最贵的?/103
用完即走,没事常来/108
微信搜索的未来/111
知乎目睹之怪现状/117
第四章 产品经理的招聘与求职
第一个问题,产品团队到底需不需要新人?/124
面试产品经理的流程/128
怎样识别不靠谱的公司?/138
怎样选好老板?/143
怎样辨别面试官的水平?/145
应届毕业生如何应聘互联网产品经理职位?/149
应届生没有工作经历,简历应该怎么写?/153
如何调整正确的心态?/155
怎样判断面试者的能力?/158
第五章 创业中的产品经理
创业公司产品经理怎么做?/166
创业的第一步是什么?/179
创业者是否要对点子进行保密/191
为什么成功的创业者很少出自寒门?/195
什么样的创业者不靠谱?/198
第六章 互联网通识与软实力
大数据最核心的价值是什么?/204
产品经理需要考虑算法吗/211
如何处理被技术总监反咬一口/215
产品经理与程序员的协作法则/220
跟老板想法不一样,怎么办/226
产品经理需要懂技术吗/233
怎样避免跟工程师扯皮/237
如何避免给开发挖坑/240
如何避免自己变成了项目经理/244
哪些工具能极大提升产品经理的工作效率/247
有哪些好的工作习惯值得学习/250
接受碎片化的知识有什么弊端吗/254
思维混乱、条理性差应该怎么提高/257
怎样提高说话的技巧/262
第七章 产品经理的个人成长
如何成为一名产品经理/266
产品经理成长的基础三要素/270
产品经理对产品实习生的期待是什么/274
应届生直接做产品经理合不合适/277
高级和普通的产品经理有哪些区别/280
没做过成功产品怎么办/284
产品经理的未来在哪里/287
产品经理的时代正在慢慢结束吗/290
五年后产品经理职位会消失吗/294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