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项法律事务,律所新人往往花费数小时依然无法圆满完成,而资深律师或许半小时就能搞定。如果说这种工作效率的差别源于经验的不同,那么经验又是什么?宝贵的经验必须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实战的打磨,但工作习惯和工作思维却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纠正。在以时间为生产要素的律师行业,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是每一位优秀律师都会努力追求的目标。
《职业习惯养成手册——与律所新人一起练高效工作习惯》期待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通过对作者职业生涯中的工作方法、工作习惯和工作思路的总结,引发有志从事律师行业的法学院学生或已从业的“低年级”律师关于如何高效工作的思考。
良好的职业形象总是体现在工作的细节之处。本书不仅适合律所新人,也适合每一位对高效工作有追求的职业新人。
展开
这是一本特色鲜明、个性十足的律师手册。更宽泛地说,它是一本职业手册,而非仅仅局限于律师行业。尽管作者侧重于书写律师行业,但它对其他许多行业的专业工作者来说,也是养成良好职业习惯的重要参考。对于一位优秀,甚至卓越的律师来说,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只是一种必要,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才是成就其优秀或卓越的充分条件。
法律条文只是一种知识,而工作的方式和技巧才包含了更多的智慧。这本书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作者日常工作中点滴智慧的总结和累积,是她职业生涯的宝贵财富。作者通过这本书将她的职业经验无私地分享给大家,尤其对于那些刚刚入门或者正在入门的初学者来说,犹如一盏指路明灯,自然是事半功倍。这些自然流淌的文字,表达的是作者一如既往的责任与情怀,书写的是她对律师行业满满的爱。
邓炜是一位卓越的律师,更是一位具有独立思想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乐于奉献和无私的人。她在书中揭示了职业习惯养成的一般规律,同时,也展示了“细节决定成败”的思想精髓。老子有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只要我们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从容易的事入手,终有一天便会成就大事。此所谓“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也。
薛云奎
长江商学院终身教授、创办副院长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创办副院长
2018年1月11日星期四
于上海下沙
律师应该是需要工匠精神的职业之一。其实“律界菜鸟”首先需要细工雕琢的,不是法律产品,而是自己。只有尽早养成优秀律师所必备的素质、技能与习惯,才能在法律职业道路上走快、走稳、走远。这是一本体现律师严谨与细腻的书,此前并无类似的著作。建议新入行的法律人尽早看看这本书,让合伙人和客户对你刮目相看。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全球董事局董事 王汉齐
法学是高度形式主义的科学,法律实务工作更是程式化的艺术。对于新人来讲,从细节入手,将自己的每一步工作、每一项任务程式化,是青年律师走向成才的必经之路。本书概括和总结了律师工作的诸多入门技巧,看似平淡,却是优秀律师素质和习惯“养成”的基础。本书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在法学院的学术教育和律师事务所的职业培训之外,提供了另外一种专业技能培养的视角和路径。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吴卫明博士
职场之修炼,十年铸一剑。五年砺细节,五年锻格局。 细节如沙,格局如塔,训练有素的职业习惯,助你聚沙成塔,最终洞见所有细节、解构无限格局。
——普华永道中国·财务学院院长 解非
似乎每个律界“大咖”都有成功的独门秘籍,年轻律师往往摸不着门道。如何从数十万律师精英中脱颖而出?本书尝试性地给出了答案,内容看似简单朴实,但从一名“过来人”来看,恰是成功的真正关键,希望本书能够让律师的成功不再是偶然。
——上海虹桥正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王正
很多年轻的法律人步入职场后都想更快速地进步和成长,并以成功的律师们为学习的楷模。如果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很多成功的律师很早就养成了成功的习惯。本书作者以自己的经验总结过往的工作习惯成果,并以清单式的表达方式告诉你哪些好的习惯能够帮助你快速成长。这本书不只适合律师,更适合每一位初入职场并想快速转正的“小白”。
——上海市锦天城(天津)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于娟娟
面对律师这个刺激、有趣、充满挑战又遍布诱惑的职业,“打怪升级”需要足够的勇气,更需要充分的训练。有好师傅一招一式地教是你的运气,有人愿意把大把时间浪费在为新入职场的青年律师梳理工作方法上,则是更浪漫的事。赶紧实践吧,按图索骥。光说不练,赶不上新时代。
——江苏良翰律师事务所·主任 刘宏伟
工作不仅仅是程序化本身,更在于结果呈现之时传递的有温度、有态度的交互体验。行业各有不同,但优秀、专业的背后,都离不开工作习惯之下的细节构成。而这一切看似无形,实则有形。邓律师透过律师这个严谨的职业视角系统化梳理了职业素养和工作习惯,不仅为法律从业新人提供了自我培养范本,而且对各行业初入职场的新人也具有启发意义。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与融资部资本市场部负责人 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