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智慧取自自然,“自然的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明前茶,在每年的三月中旬到清明前采摘,所采的茶芽叶细嫩,色翠香幽,你几乎不用做什么,它就是一杯味醇形美的茶中上品。
大山深处的油茶林,不用施肥,也不用除虫,十月采收后,用传统的古法压榨工艺“木笼榨”,经十几道工序榨出来的山茶油总是自然纯正,沁人心脾,味道也zui是绵久悠长。
乌黑朴拙的荥经砂器,粗粝的泥料在炭火中焚烧,每一个砂器都能看到泥与火的相互作用。清风雅雨间已有两千年历史,千锤百炼中付出的情感与时间,造就朴拙的器物之美。
......
这顺应节气的生活之中,有勤劳的耕作,有耐心的守候,更有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生活智慧,是我们都应该遵循的生活方式。-----萧萧
本书以节气为主线,以匠人故事展现日常生活的传统文化之所在,是一部以匠心美意呈现中国人智慧的生活书。
千百年来,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既是中国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又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跟着节气过日子,渗透在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围绕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的时令节点,把节气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联,全面记录30位手作匠人对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追求,使传统文化在丰富多彩的当代匠人生活实践中得以存续,传达出他们的精致匠心和跟着节气过中国日子的纯粹之美。
前言:跟着节气过日子
序:光阴里的中国智慧
立春
尝尝被我们遗忘,却藏在中国人骨子里的酒
每一次开窑,都是火与土的新生
爱上,才知茶滋味
将陶艺语言融入日常器物
内心里装着原野,朽木也会焕发新生
雨水
小方家的笋,大自然最好的馈赠
山里酿酒,酿的是唐僧也能喝的那种一针一线, 绣出开满小花的山坡
旧时花生酥糖,每一口都尊重食物的本味
听着山风,枕着泉水,过一种自在轻生活
惊蛰
缂丝,光阴的果实
用金属器物重建美学与生活的关系
制一盒香就是为你写首风物诗
大器至极,则简
染一块布,喝一杯茶,村中岁月长
春分
山中的那座油坊
只用双手,让拿捏的痕迹爬满器物
这罐野生蜂蜜,只为最初的纯正
为了找到最好吃的一粒芝麻
以情为料木为碗,留住生活本来的味道
清明
这双手,注定与蓝有染
把古瓷片写进诗里
深入大山,只为追寻古茶树上那片鲜叶
将野草织入面料,留住记忆中的草木四季
乌饭香里蜜橘甜
谷雨
做陶如生活,踏实才能存活久远
从插画师走入非遗再设计的世界
这份“无添加”的心意,深深蕴藏在植物能量中
髹物成器,找寻漆艺在日常生活中的美
阿珂和她的肥皂们
跋
有些情感只能从手中传递
----访转转会女主人成琳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