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颜色的故事
0.00     定价 ¥ 68.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4386128
  • 作      者:
    (英) 加文·埃文斯著
  • 出 版 社 :
    海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6
收藏
编辑推荐

 

★颜色是我们认知与创造世界的基石

为什么要了解颜色?认知颜色是我们与世界相处的首步,赋予色彩语言的首天,属于人类的历史才正式开始。

 

★探索每一种颜色背后唤醒的心理状态和文化根源

黄色在中国为何有显赫地位? “无冠之王”荷兰足球队为何被称为橙衣军团?黑色为何是厄运的颜色?不只是讲故事,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探寻色彩现象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根源;

 

★揭示颜色背后的观念变迁和社会涵义

粉色曾是男性力量的象征?现今的白色为何在西方代表纯洁,在东方却代表死亡?蓝色与牛仔鼻祖“李维斯”有什么不解之缘?历史的瞬间,如何构建人类视觉和颜色的光谱?

 

★有趣的色彩传统小知识,认识颜色,更要认识世界!

精心选取中外文化中的色彩知识小盲区,解决你长久以来感到不解的色彩问题,领略色彩在不同文化中的巨大影响力。

 

★32年记者身份,作者叙事通俗易懂,没有学术化的疏离感

作者是伦敦伯贝克学院——马克思曾任职的学院、四名诺贝尔获奖者的工作地——的高级讲师,现负责BBC世界服务的广播工作。见闻深远广博、用语精确简练,专业却不晦涩;

 

★小开本硬精装,全彩印刷,华丽的视觉体验

140幅全彩四色高清图片,将传世艺术品一一陈列,直观、生动展现了颜色之美,内文选用超感纯质纸,完美呈现图片的精美质感。

展开
作者简介

 

加文·埃文斯是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的教授。而伯贝克学院也是英国著名的学校之一,马克思曾任职于此,还曾出过四名诺贝尔奖获奖者。他成长于南非,拥有经济学、法律学双科学士学位和政治学博士学位,并长期参加南非的反种族隔离运动。他从事新闻记者工作长达32年之久,是《卫报》《纽约时报》《时代周刊》《金融时报》《每日邮报》和BBC等众多报刊和节目的专栏作家和节目制作人。加文·埃文斯也是畅销书作家,已出版了畅销书回忆录《死亡舞鞋》,非小说获奖作品《短名单》《黑脑》《白脑:智能皮肤》等。《颜色的故事》这本著作是加文·埃文斯近年创作的代表作,为这个关于色彩的研究的新领域带来了很多不凡的贡献。

 

展开
内容介绍

 

颜色的定义是完全客观的吗?为什么同一种颜色在不同文化中会有完全不同的含义和文化内涵?为什么有些颜色直到最近才有了自己的名字?为什么有些文化对某种特定的颜色划分了数百个区隔,却辨识不出另外一些颜色?一种颜色的产生背后又怎样曲折离奇的故事?

 

这本书带你追本溯源,找到颜色的产生、变化和与分类发展;揭示颜色背后的观念变迁和社会涵义;探索每一种颜色背后唤醒的心理状态和文化根源。颜色的故事,其实是一部人类文化的发展史。

 

展开
精彩书摘

 

来自纽卡斯尔大学(Newcastle University)的进化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在2007 年进行了一项非比寻常的研究。大家一直以为,在自然选择的进化下,女性更倾向粉色而男性更倾向蓝色。为了测试这个固有观念,研究人员给208 名学生(包括37 位中国学生)播放两种颜色。他们必须点击鼠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那一种颜色。让人意外的是,女性最喜欢的颜色,跟男性一样,都是蓝色。这个测试跟其他国家同类型的研究得出一致的结果,就是蓝色一直都是两性最喜欢的颜色。但是,它同时印证了女性比男性更喜欢粉色。

研究人员认为偏好粉色源自生物学进化。团队给出了回溯性的解释。对于蓝色偏好的由来,组长阿妮娅·赫伯特(Anya Hurlbert)博士说:“当人类还在大草原居住的时候,他们对蓝色的天空有着天然的偏好,因为它象征好天气。澄净的蓝也意味着清净的水源。”但是她对于女性偏好粉色的解释最为耸动:这个解释可能回归到人类的捕猎时代。当时女性负责采集蔬果,而选到成熟、红色的果子能惠及家庭。她并没有解释喜欢成熟的红色水果为何导致了对粉色的偏好,或者把这样的基因遗传下去,也没有提及理论上红色偏好可能来自随机的基因突变。

尽管解释不完整,全球不少媒体还是追捧他们的理论。《泰晤士报》的头条这样说道:“最起码,科学解释了男孩为什么喜欢蓝色,女孩为什么偏爱粉色。”在该报道的引言中,还明确地说:“现在我们才知道父母给男孩穿蓝色,给女儿穿粉色可能不只是依循传统,而是源于更深层次的进化本能。”《泰晤士报》认为生物构造决定了女性更喜欢粉色。

本·戈尔达克尔(Ben Goldacre)在《卫报》(Guardian)的“坏科学”(Bad Science)专栏中指出:测试 衡量的是偏好,而不是识别不同程度的红的能力,后者才给予了挑选水果的本领。他和其他持怀疑态度的人把出版记录挖掘出来加以分析,给出了更为果断的结论。那就是,粉红代表女孩的观念,只是最近的一个现象。

例如,早在1897 年,《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关于“宝贝的第一个衣柜”的文章,其中建议道:“粉色属于男孩,蓝色属于女孩,但一般视母亲们的品味而定。”17 年后,《美国星期天哨兵》(AmericanSunday Sentinel)强调:“如果母亲是传统的追随者,则给男孩穿上粉红色衣服,给女孩穿上蓝色衣服。”不仅在美国,1918 年,《英国女子家庭日报》(British Ladies’ Home Journal)指出:“广为采纳的着装规则是男孩穿粉红色衣服,女孩穿蓝色衣服。原因是,粉红色更果断强烈,所以更适合男孩。蓝色更加精致细腻,跟女孩显得更相衬。”

粉红色在这个时候被视为男性化的特征,源于它与血红色相关,粉色明亮而又轻盈,是红色这种具有男子气概的颜色的小男孩版本。在其他国家,更大胆的粉色意味着强烈的男性气质。

1927 年,美国制衣公司之间围绕孩子衣服的颜色打响了战争。纽约和洛杉矶的制造商都把粉红色推销为男孩的颜色,而芝加哥、费城和新奥尔良的制造商则将其视为女孩的颜色。大多数情况下,粉红色和浅蓝色都可以用在婴儿和儿童的衣服上。有时候,金发碧眼的孩子们穿着蓝色衣服,棕色头发的小孩穿粉红色衣服。而在20 世纪50年代,粉色的男孩服装仍然在美国广泛生产,特别是在春季。因为其颜色鲜明,充满活力和青春。

1946 年,苏格·雷·罗宾逊(Sugar Ray Robinson), 这个被许多人评为史上最优秀的拳击手,赢得了他的第6 个世界冠军。他买了一辆凯迪拉克以示庆祝,并挑选了粉红色的车子。苏格·雷·罗宾逊是一个暴戾的男人,会家暴他的伴侣,在赛场上把对手打死,还打倒过108 名专业对手,但没有人质疑他把车子选成了鲜艳的粉红色。

然而,到了20 世纪60 年代,当他继续开着粉色的凯迪拉克时,人们开始暗自取笑他了。当时,大部分的广告把粉红色塑造成了女性化的颜色,甚至是一种代表柔弱的颜色。

单调的衣服、汽车和家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占主导地位,一旦战争结束,广告商就希望利用战后的乐观主义来推广更明亮的色彩。所以20 世纪50 年代成为美国的“粉红十年”。其间,粉色专门往女性化的方向发展,也许只是因为这潮流从20 世纪30 年代以来一直都如此。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