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每天读点青春期心理学
0.00     定价 ¥ 39.80
青岛市图书馆
  • ISBN:
    9787518068760
  • 作      者:
    刘俊, 陈健, 席秀梅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20
收藏
编辑推荐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青春期的孩子不好管,这几乎是所有父母焦虑的问题。然而,对孩子来说,父母依然是他们值得信任的引路人,只要父母深谙青春期心理学,就可以走入孩子的内心,陪伴他们度过煎熬的青春期。
展开
作者简介
刘俊 黑龙江省研旅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致力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终身推动者,青少年行为矫正训练中心课程顾问,专注于素质教育培训14年。目前兼任哈尔滨市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素质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哈尔滨南岗区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哈尔滨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哈尔滨市南岗区青年创业就业导师,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知识文库》杂志社编委。
陈健 哈尔滨市田家炳高级实验中学政教处副主任、新疆部主任,黑龙江省中小学优秀共产党员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区级学科带头人、区级骨干教师,区级科研骨干教师,道里区优秀德育工作者,区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黑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学科审题员,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微软认证软件开发专家。多年从事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心理健康等方面有一定研究,在哈尔滨市教育系统“做党和人民满意的老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荣获“身边好老师”称号和“最美德育工作者”称号。
展开
内容介绍
青春期是一个人一生中美好的阶段,但也是容易冲动从而容易犯错误的阶段,冲动的背后都隐藏着很多心理秘密。因此,每个处于青春期或者与处于青春期相处的人都需要了解一些青春期心理学知识。本书列举了青春期孩子诸多的问题,如叛逆、情绪、挫折、社交等,以丰富生动的案例分析,总结出孩子在这一阶段所呈现的心理规律,给正在焦虑的父母一些中肯的指导意见。
展开
精彩书摘
叛逆就是专门与父母作对

进入青春期之后,孩子在生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身体慢慢开始发育成熟。不过他们生理上的成熟并没有带来心理上的成熟,不少孩子在青春期出现叛逆心理。通常青春期的孩子在心理特点上最希望表现出成人感,有较强的独立意识。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是:情感丰富,情绪波动。青春期孩子感情相对脆弱,有时开心,有时莫名伤心,对父母不愿意谈及心事,对朋友却可以敞开心扉。自我意识强,他们自我感觉像个小大人,不过思维情感却还是个孩子。他们开始偷藏自己的日记本,有成人的感觉,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如涂指甲、讨厌父母的唠叨。不管自己对错,只要是来自父母的批评,他们都积极反抗。

雅雅一直以来都很乖巧,总是认真听父母的话,学习成绩也优异,她一直都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左邻右舍的家长在训斥自家孩子时,总是说:“你看雅雅每天学习多刻苦。”“隔壁的雅雅多懂事,每天回来不用父母说就主动做作业。”“不仅如此,写完了作业还帮父母干活,你看你呢。”

可能正是父母和身边人对自己的期望太大,雅雅有时感觉有点力不从心,好像自己永远不能犯错一样。进入初二下学期之后,由于对自己要求过高,压力太大,导致雅雅学习成绩有所下滑。当妈妈看见成绩单的时候,忍不住说了几句:“你看你,以前可是我们小区的榜样,你现在成绩下滑了,别人问起我来可不好说话。”雅雅第一次反驳妈妈:“正因为你们总是这样,所以才会给我这样大的压力。”妈妈不以为然:“怎么成我的错了,妈妈也是为了你好啊。”雅雅感到十分委屈:“不要总打着为我好的旗号来要求我,我真的很累。”说完,就跑进自己的房间,锁上了房门。

这之后,雅雅有些变了,不再那么努力学习,也跟着同学们学穿衣打扮,穿着越来越时尚,但成绩也越来越差。就这样,雅雅依然是左邻右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只不过这一次是坏的榜样。

有一位青春期孩子对妈妈说:“为什么我一听见你说学习的事情就来气,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我心里很反感,或许这是一种叛逆心理。假如你不跟说我学习的事情,我很愿意跟你亲近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害怕与你交流。”可以说,这是一位青春期孩子的内心独白。

青春期孩子处于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中,他们需要与同龄人,尤其是与异性、与父母平等交往,他们渴望他人和自己一样彼此之间敞开心灵。不过,由于每个人的性格和想法并不一样,难以满足青春期孩子的这种渴求心理。甚至,有的孩子会把心里话诉说在日记里,这些在日记里写下的心里话,又因为孩子好强的自尊心,不愿意被他人所知道,于是就形成既想让他人了解又害怕被别人了解的矛盾心理,同时也是他们叛逆的原因。

1.学会平等地面对孩子

父母应该学会平等地面对孩子,把他们当作大人看,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否则父母高高在上就不容易得到孩子的认可,得不到认可,就不容易知道他们心里究竟在想什么。不知道孩子的心事就难以对症下药,这样就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2.看到孩子的优点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其他的孩子比较,给孩子一种强大的压力,其实这样的做法是欠妥当的。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自己,他们都有自己的优点,只是经常被父母忽视而已。假如父母总喜欢拿自己孩子的缺点跟别的孩子的优点比,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自然会触动孩子的逆反情绪。

3.跟孩子一起写日记

不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这时不要把气撒在孩子身上,最好的方式就是写到日记里,然后给对方看。跟孩子约好,互相看日记,这样容易谅解对方。当然,这需要征得孩子的同意,也可以让孩子把心事写到字条上交给父母,父母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烦恼并回复孩子,帮助孩子走出心理困惑。

4.多了解孩子的成长心理

父母可以通过了解孩子叛逆的特点,并告诉他这是每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实际上,叛逆的个性也并非全都不好,但需要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假如他开始反驳父母,那证明他已经长大了。当然,父母需要告诉孩子叛逆的缺点和优点,帮助他顺利度过青春期。

5.平心静气地当个好听众

实际上,叛逆的孩子不喜欢父母的唠叨,不过他们却喜欢向别人倾吐自己的心事。父母可以平心静气地当个好听众,他需要被倾听,这样会分散他们心中的委屈、烦恼。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去野外散步,或跟孩子一起运动,这样彼此都会感觉很轻松。

6.以鼓励教育为主

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应该以鼓励教育为主。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最反感的就是批评,假如父母经常批评他们,一定会激起其内心的反感。反之,假如父母经常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激励他们,那他们就会如父母所想的那样去努力成长。



青春期孩子喜欢与父母吵架

受千百年传统观念的影响,父母总会觉得小孩子见识少、阅历浅、不成熟,又是自己生养的,于是形成“大人说话小孩子听”的定论。许多父母不允许孩子与大人争辩,他们奉行“父母之命”的教义。孩子只能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是绝不允许与父母拌嘴、争辩的,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实际上,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被唤醒,这时父母与孩子争辩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所谓争辩是争论、辩论的意思,是各执己见,互相辩论说理,这样做有利于父母与孩子进行思想沟通,通过争辩形成共识、解决问题。

汉堡心理学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认为:“隔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允许青春期孩子适当争辩,有助于孩子摆脱无方向状态,可以使他们知道自己的能力和界限在何处。同时,争执可以让孩子变得自信和独立,在对抗中他们感觉自己受到重视,知道怎样才能贯彻自己的意志。争执也表示孩子正在走自己的路,他们注意到,父母并非总是正确的。

午饭后,妈妈吃了饭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孩子拿着妈妈的手机玩。

妈妈看到低头玩手机的女儿,气不打一处来:“天天就玩手机,我的手机快没电了,一会儿我还得上班,赶紧把手机放下,去写作业。”

女儿头也不抬:“玩一下有什么要紧,这才吃了饭还没消化呢,你上班也可以充电啊,一会儿你上班了我就写作业。”

看见女儿没有放下手机,妈妈不由得提高声调:“你说你,一天除了玩手机还能干吗,成绩也不咋的,真不知道以后你准备干什么去。”

女儿依然不抬头:“我的未来谁说得清呢,反正我不会像你这么活着。”

一听这话,妈妈更生气了:“我怎么活着了,我每天拼死拼活地工作,还不都是为了养你,供你读书,你倒好了,天天玩手机,还瞧不上老妈了。”

女儿终于抬起头来:“我可不是那意思,我不过是玩玩手机,你就开始说我未来没出息,这话我听着舒服吗?我不过是把这句话还给你而已。”

妈妈站起来,一把夺过手机,怒声:“你有出息了,妈妈说你几句也不听了……”

心理学家认为,争执可以帮助青春期孩子变得自信和独立。在与父母争辩的过程中,孩子会感觉自己受到重视,知道怎样表达才能实现自己的意志。同时,争执也表明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正在试着走自己的路。争辩的胜利,无疑让孩子获得一种快感和成就感,既让孩子有了估量自己能力的机会,也锻炼了他的意志力。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他回嘴、反驳、顶撞等情况。面对孩子的争辩,父母明智的做法就是给他争辩的权利,认真听取他的争辩。这样父母可以从孩子的争辩中了解他发生某种行为的背景、条件以及心理动机等,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同时,让孩子争辩,为父母树立了一面镜子。父母通过听取孩子的争辩,可以检验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说法是否在理。明智的父母常常不把自己的意志简单地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为孩子争辩创造一个宽松、平等的氛围。在与孩子争辩的过程中,父母应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不要简单地把孩子的争辩看作对自己的不敬。



1.允许孩子提出意见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在争辩的时候,往往是他最得意、最来劲、最高兴、最认真的时候。这样做对孩子是很有益处的。允许孩子这样做,还可以营造家庭的民主气氛,提高他各方面的能力,对孩子未来的生活也是大有好处的。

2.孩子争辩是一件好事

父母应该树立一种观念,允许孩子争辩,这并不是什么丢面子的事情。那种认为一旦允许孩子争辩,他就会不听话,不尊重自己,与自己为难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孩子与父母争辩,对双方都是很有好处的。



3.彼此制定一些规则

当然,孩子争辩是应该遵循规则的,也就是说,不允许他胡搅蛮缠、随心所欲,而是要在讲道理的基础上进行争辩。假如孩子违反了争辩的规则,父母自然应该加以制止。当然,父母是规则的制定者,因此在制定规则时要从实际出发,合乎孩子的情况,合乎一般的道理,否则,这样的争辩就是不合理的。

4.孩子也需要表达意见

对于许多父母而言,给孩子说话的权利并不能轻易做到。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往往是只能我说你听,哪里容得孩子争辩?所以,在给孩子争辩的权利时,需要父母克服自以为是、唯我是从、只准说是、不准说“不”的单向说教思维定式,而采取尊重孩子、鼓励争辩、勇于认错的思维方式。

5.孩子为什么争辩

假如孩子因青春期的叛逆思维而毫无理由的争辩,父母事后可以反思,到底是自己没有尊重孩子的意愿?还是孩子确实是在胡搅蛮缠?假如是前者,父母需要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尊重了孩子;假如是后者,父母可以仔细观察孩子做出这样行为背后的真实心理,了解之后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
展开
目录
第1章  青春谜题,少年维特之烦恼 001

渴望脱离父母,喜欢独立成长 002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被理解 007
青春期孩子的隐私希望得到尊重 011
别对青春期孩子唠叨 016
青春期孩子脾气越来越大 019

第2章 叛逆心理,拯救孩子迷茫的青春 023

青春期是孩子的第二次断乳期 024
叛逆就是专门与父母作对 028
青春期孩子喜欢与父母吵架 032
青春期孩子的对抗情绪 036
渴望摆脱父母的管束 040


第3章 情绪心理,引导孩子面向阳光 045

青春期孩子情绪容易低落 046
解码青春期抑郁症 050
性情大变的青春期孩子 053
青春期孩子敏感又自卑 056
别人的优秀不是一种错误 059

第4章 生理困惑,让孩子正视身心变化 065

和孩子开展关于性知识的对话 066
教给孩子一些正确的避孕常识 070
女孩子的第一次初潮 073
教育孩子自我防范性侵害 076
让青春期孩子正确认识性幻想 081

第5章 挫折教育,读懂孩子的脆弱 085

青春期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 086
青春期孩子所面临的逆境 089
面对考试失利,如何调整心态 093
引导孩子合理排解青春期压力 098
孩子失恋了,父母如何引导 102

第6章 社交心理,让孩子赢在好人缘 105

让孩子远离青春期社交恐惧 106
关注孩子的性格及内心变化 109
别干涉孩子交朋友的权利 112
孩子突然多了“社会朋友” 115
青春期孩子热衷异性交往 119

第7章 沟通心理,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 123

换个角度看待自己的孩子 124
读懂孩子的烦恼与快乐 127
别一味对孩子进行“灌输式教育” 132
你对孩子的了解存在偏差 135
把正能量传递给孩子 139


第8章 早恋心理,善待孩子稚嫩的爱 143

孩子的青春期三部曲 144
青春期孩子易患钟情妄想症 147
及时给孩子打好“早恋”预防针 150
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异性的追求 153
别粗暴地摧毁孩子爱的幻想 156

第9章 心理欲望,谁的青春不张扬 161

孩子爱美没有错,父母可以这样引导 162
别轻易嘲笑孩子的偶像 165
那些陪伴孩子青春期的摇滚乐 168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偶像 171
青春期孩子喜欢与众不同 175

第10章 网络心理,帮助孩子找回注意力 179

青春期孩子容易网络成瘾 180
妙招应对陷入网恋的孩子 183
引导孩子远离网络游戏 186


戒掉网瘾,不妨转移孩子注意力 189
别让孩子在网络世界越陷越深 192
帮助上网成瘾的孩子远离网络 195

参考文献 19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