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信仰的味道
0.00     定价 ¥ 40.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4017586
  • 作      者:
    何建明,潘爱娟著
  • 出 版 社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
收藏
编辑推荐

  《信仰的味道(纪念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出版100周年1920-2020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9》着力展示了《宣言》出版后给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带来的巨大影响,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在风雨如磐的年代萌芽、建立、成长的艰辛历程。该书代领读者重温历史,对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对新时代贯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
内容介绍

  《信仰的味道(纪念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出版100周年1920-2020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9》运用报告文学的形式以陈望道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的真实经历为主线,刻画他在《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翻译出版过程中的艰难困苦与精益求精,描写了以陈望道为代表的一批觉醒的知识分子的探索与进取、沉浮与抉择,展现了一百年前中国乃至世界思想激荡、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

展开
精彩书摘

  《信仰的味道(纪念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出版100周年1920-2020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9》:
  第一章 望道何来
  义乌,位于浙江中部的金衢盆地东部,属典型的丘陵地带。春秋时归越地,秦王赢政二十五年(前222)置乌伤县,属会稽郡。相传秦时颜乌,事亲至孝。亲亡,负土为大冢,群鸦衔土相助。颜乌既死,群鸦又衔土葬之,喙为之伤。颜乌以孝德备受推崇。王莽建新时曾改名乌孝,东汉光武帝时复名乌伤。唐武德七年(624)改名义乌,沿用至今。
  千百年过去了,如今的义乌,已经是个响彻寰宇的地名。凭借改革开放的春风,凭借“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精神,不断地上演“鸡毛飞上天”“乌鸡变凤凰”的喜剧。现如今,这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汇聚了180多万种商品。这是名副其实的“小商品之都”,这是新时代丝绸之路的起点,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之窗”。
  徜徉在生机勃勃的小商品世界,除了一望无际的市场,琳琅满目的商品,熙熙攘攘的人群,还可以感受到另外一种独特而厚重的历史人文氛围。“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元代名医朱丹溪,南宋抗金名将宗泽,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马克思主义先驱、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陈望道,现代文艺理论家、诗人冯雪峰,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吴晗……这些历代名人大家,通过一个个随处可见的路标、故居、纪念场馆映入眼帘,仿佛一帧帧影像闪现在你的脑海,每走一步,都会唤起你记忆深处的故事。古与今,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物质与精神,如此和谐地融为一体,显示出这个城市的个性与魅力。
  《信仰的味道(纪念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出版100周年1920-2020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9》的主人公陈望道,就诞生在义乌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山村——分水塘。
  如言必参一
  金华山余脉蜿蜒起伏,一路逶迤而来,在义乌西北16公里的夏演境内,衍生出一座伏龙山,林森蔽日,气象万千。地处义乌与浦江交界处的分水塘,被大峰山和黄山岭裹挟,就嵌在这伏龙山脉间。关于这个村落的来历,这里流传着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
  相传,古有神龙自大峰山而下,伏于此,分水塘即为神龙喷水济世而成池。因是神水,义乌、浦江两地的土地神争而欲得之,后玉皇大帝降旨:水出东西,分润义浦。从此,这一池碧水就有两个出水口,村名也由此而得。
  水是生命之源,世代以来,分水塘村民围水而居,一年四季,饮用塘里的清水,靠塘里的流水灌溉田亩。分水塘一带地属丘陵,山冈重重,村民靠山吃山,主要的收入,除了耕种有限的山垄田外,基本上靠砍山柴卖柴草所得。这里人多地少,村民离不开贫瘠的土地,所幸天道酬勤,日子虽然过得紧巴,也自有一分恬淡美好。
  明清时期,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兴起,分水塘的村民借着南北通衢的交通便利,开始大力种植蓼蓝,土法加工生产靛青,再将颜料运往苏州、无锡等地出售。有的村民亦农亦商,走南闯北,他们带回的不仅仅是财富,还有见识。
  科举时代,小小的分水塘村就出了三个秀才级的人物:陈望道的父亲陈君元是武秀才(村太学生),舅舅张日棋是庠生,私塾先生张祖孟列贡生。民国伊始,新学初兴,分水塘村办起新式学堂,废弃“四书五经”,富裕家庭年轻的子弟更不甘人后,纷纷走出山村,走向外面更广阔、更精彩的世界。
  光绪辛卯年(1891)十二月初九,绵绵冬雨中,一阵阵洪亮的啼哭声从分水塘陈家老宅里传出来,一个男婴降生了。年轻的母亲张翠婠,经历了一阵阵剧烈的疼痛,此时浑身汗淋淋的。头胎得男,在传宗接代观念根深蒂固的旧时农村,无论是对新妇还是对整个陈家来说都是天大的喜事。张翠婠轻喘着躺在床上,微侧了头,双眼凝视着自己的宝贝——那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也是陈家的香火,未来的希望。
  孩子的父亲陈君元,祖上世代务农,生活在这一方偏僻的小山村,靠天吃饭,与其他地方的百姓并无不同。直到陈君元的父亲陈孟坡,从古法中摸索出了蓼蓝制作靛青的秘方,不出几年,终于熟练掌握了这门技艺。于是,他在自家的田地里广植蓼蓝,土法秘制加工成上好的靛青,再销售出去,逐渐积累了一些财产。
  ……

展开
目录

序篇 一本世上最伟大的经典
第一章 望道何来
第二章 “幽灵”的诱惑
第三章 一师风潮
第四章 不平静的故乡
第五章 真理呼之欲出
第六章 信仰的味道
第七章 《宣言》问世
第八章 中国共产党诞生
尾声 历史回音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