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森林报.春
0.00     定价 ¥ 12.00
青岛市图书馆
  • ISBN:
    9787539138947
  • 作      者:
    (苏) 维·比安基著
  • 出 版 社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1
收藏
编辑推荐
  《森林报:春》是一部比故事书更有趣的科普读物、一部关于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百科全书、部分内容入选小学语文教材必修课程!
展开
作者简介
  维·比安基(1894~1959)只有熟悉大自然的人,才会热爱大自然。著名儿童科普作家和儿童文学家维·比安基正是抱着这种美好的愿望,为孩子们创作了《森林报》和《少年哥伦布》。
  1894年,维·比安基出生在一个养着许多飞禽走兽的家庭里。他父亲是俄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他从小喜欢到科学院动物博物馆去看标本。跟随父亲上山打猎,跟家人到郊外、乡村或海边去住。在那里,父亲教会他怎样根据飞行的模样识别鸟儿,根据脚印识别野兽……更重要的是教会他怎样观察、积累和记录大自然的全部印象。比安基27岁时已记下一大堆日记,他决心要用艺术的语言,让那些奇妙、美丽、珍奇的小动物永远活在他的书里。
  比安基从事创作30多年,他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轻快的笔触、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进行创作。《森林报》是他的代表作。这部书自1927年出版后,连续再版,深受少年朋友的喜爱。1959年,比安基因脑溢血逝世。
  译者简介
  王汶,1922年出生于北京,现居天津,资深翻译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教授级译审,天津市第七、八届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王汶从1949年开始翻译工作,能够翻译俄、英、日等语种,译文、译著达300多件。
展开
内容介绍
  《森林报:春》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当今,我们对于大自然已经越来越陌生,缺乏最基本的认识,这部《森林报》会让居住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我们重新认识、反省自己。仔细品读,能够让你感受到森林中的动植物在一年四季中五彩缤纷的生活,深入地探寻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体验春的快乐,夏的蓬勃,秋的多彩,冬的忧伤……  
  普通报纸上,尽刊登人的消息,人的事情。可是,孩子们也很喜欢知道飞禽走兽和昆虫是怎样生活的。
  森林里新闻并不比城市里少。森林里也在进行着工作,也有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里有森林里的英雄和强盗。可是,这些事情,城市报纸很少报道,所以谁也不知道这类林中新闻。
  比方说,有谁看见过,严寒的冬季里,没有翅膀的小蚊虫从土里钻出来,光着脚丫在雪地上乱跑?你在什么报上能看到关于“林中大汉”麇鹿打群架、候鸟大搬家和秧鸡徒步走过整个欧洲的令人发笑的旅行消息?
  所有这些新闻,在《森林报》上都可以看到。
展开
精彩书摘
    雪里的吃奶娃娃田野里还有积雪,可是兔妈妈已经生下了小兔儿。小兔儿一生下就睁开了眼睛,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大衣。它们一出世就会跑,它们吃饱了奶就跑开去,躲在灌木丛里和草墩下面,老老实实躺在那儿。兔妈妈跑得不知去向了。它们不叫唤,也不淘气。
  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兔妈妈在田野里到处跳跳蹦蹦,早把它们给忘了。可是它们仍旧躺在那儿。它们可不能瞎跑呀!一瞎跑,就会被老鹰看见,或者被狐狸发现脚印。
  瞧,好容易兔妈妈打旁边跑过去了。不对,这不是它们的妈妈——是一位不认得的兔姨妈。小兔儿跑到它跟前去要求:喂喂我们吧!行呀,请吃吧!兔姨妈把它们喂饱了,又向前跑去。
  小兔儿又回到灌木丛里去躺着。这时候,它们的妈妈正在什么地方喂别家的小兔儿呢。
  原来兔妈妈们有这么一种规矩:它们认为所有的兔孩子,都是它们大家的孩子。不论兔妈妈在哪儿遇到一窝小兔儿,它都给它们奶吃。它才不管这窝小兔儿是自己生的,还是别的兔妈妈生的呢!你们以为小兔儿没有大兔儿照顾,日子就过不好吗?才不是呢!它们身上穿着皮大衣,暖暖和和的。兔妈妈们的奶又浓又甜,小兔儿吃一顿,就可以饱上好几天。
  到第八九天,小兔儿就开始吃草了。
  头一批花头一批花出现了。不过,不要在地面上找它们,地面还被雪盖着呢。
  森林里,只在边缘一带有水淙淙地流着,沟渠里的水满到了边沿。喏,就在这儿,在这褐色的春水上面,光秃秃的榛子树枝上,开出了头一批花。
  一根根富于弹力的灰色小尾巴,从树枝上垂下来;人们把它们叫做葇荑花序,其实它们并不像菜荑花序。你把这种小尾巴摇一下,就会有许多花粉从它里面飘落下来。
  奇怪的是,就在这几根榛子树枝上,还有别样的花。这种花,有的两朵、有的三朵生在一起,很容易被人当做蓓蕾。只是在每个“蓓蕾”的尖上,伸出一对又像线,又像小舌头的鲜红色小东西。原来这是雌花的柱头,它们接受从别的榛子树枝上随风飘来的花粉。
  风,自由自在地在光秃秃的树枝间游荡,没有树叶,没有东西阻挡它去摇晃那些葇荑花序式的小尾巴,或接住花粉。
  榛子花要凋谢的,蓁荑花式的小尾巴要脱落的,那些蓓蕾般的奇妙小花上的红线要干枯的;那时,每一朵这样的小花,都会变成一颗榛子。一尼.巴甫洛娃春天的计策在森林里,猛兽常常袭击和善的动物,不管在哪儿,一看见它们,立刻就把它们捉住。
  冬天,白兔子、白山鹑在白雪地上,你不大容易很快地发现它们。可是现在雪正在融化,好些地方已经露出了地面。狼呀,狐狸呀,鹞鹰呀,猫头鹰呀,甚至像白鼬和伶鼬这类小食肉兽,隔得老远都能看见化了雪的黑色土地上的白兽皮、白羽毛。
  所以,白兔子、白LLI鹑什么的,就使起计策来了:它们开始脱毛,改变成别的颜色。白兔子变得浑身上下一色灰;白山鹑掉了许多白羽毛,在原来是白羽毛的地方,长出了褐色和红褐色带黑条纹的新羽毛。现在不大容易发现兔子和山鹑了,因为它们改装了。
  有些袭击小动物的食肉兽,也只好改装了。冬天,伶鼬浑身雪白;白鼬也是这样,只有尾巴尖儿是黑的。那时,它们能够很方便地在雪地上偷偷爬到和善的小动物跟前去:白毛皮在雪地上不容易被发现,可是现在呢,它俩都换毛了,变成了灰色的。伶鼬全身都是灰;白鼬也变成了灰色的,只是尾巴尖儿还跟原先一样,是黑的。不过,衣服上有个黑点儿,不论冬夏都不碍事儿——雪地上不是也有黑斑、黑点儿吗?那是垃圾和小枯枝什么的。在土地和草地上,这种黑斑点儿更有的是了。
  冬客准备上路在我们列宁格勒省各处行车的道路上,可以看见一群群的小白鸟,它们很像鸦鸟。这是在我们这儿过冬的客人——雪鸦、铁爪鸦。
  它们的故乡在北冰洋沿岸和岛屿上的冻土带。在那些地方,还要过许多日子,泥土才能开冻呢!雪崩森林里可怕的雪崩开始了。
  在一棵大云杉的枝桠上,松鼠正在暖和和的窠里睡觉。
  忽然,沉甸甸的一团雪从树梢头塌落下来,不偏不倚,恰好掉在窠顶上。松鼠蹿了出来,可是它那些软弱无力的初生小松鼠,还留在窠里呢!松鼠马上把雪扒开。幸亏雪只压住粗树枝搭的窠顶。罩面那只铺着又软又暖的苔藓的圆窠,并没有压坏。窠里的小松鼠,甚至还没有醒呢!它们还小得很——跟小老鼠一样大,又瞎又聋,浑身光溜溜没有毛。
  潮湿的住宅雪在不断地融化。住在森林“地窖”里的动物,日子可不好过啦!鼹鼠、野鼠、田鼠、狐狸,还有其他住在地洞里的大大小小的野兽,现在都觉得洞里潮湿得难受。等到所有的雪都化成水。它们可怎么办呢?奇怪的茸毛沼泽地上的雪融化了,草墩和草墩之间尽是水。在草墩下面,有些银白色的小穗儿,在光滑的绿茎上摇曳着。难道说这是去年秋天没来得及飞掉的种子吗?难道说它们在雪底下过了一个冬天?不见得——它们太干净,太新鲜了,怎么也不能叫人相信是去年留下来的。
  你把这种小穗儿采下来,把茸毛拨开来一看,这个谜就破了。原来这是花呀!在丝一般的白茸毛当中,露出黄澄澄的雄蕊和细线般的柱头。
  羊胡子草就像这样开花,花上的茸毛是用来给花保温的,因为那时夜里还很冷呢!尼·巴甫洛娃在四季常绿的森林里四季常绿的植物,不光是在热带或者地中海沿岸才可以看到。在我们北方,也有夹杂着常绿小灌木的常绿森林。现在,在新年的头一个月里,到这种森林里去走走,既看不见褐色的烂叶子,也看不见讨厌的枯草,你会感到特别愉快。
  绿里透灰的毛莲蓬小松树,老远就引人注目。在这儿,在这些小树之间待一会儿,该有多么快乐呀!这儿一切都是生气勃勃的:有柔软的绿色青苔;有叶子亮闪闪的越橘;还有石南,优雅的石南的细枝上,长满了小得出奇的小叶子,像盖着一片片瓦似的,枝上还残留着去年开的淡紫色小花呢!在沼泽地的边缘上,还可以看到一种常绿的灌木——蜂斗叶。它的暗绿色叶子,边儿向上卷起,叶子背面仿佛刷了一层白粉似的。不过,如果现在有谁站在这小灌木跟前。他不会老是盯着叶子仔细瞧,因为他会看见一件更有趣的东西——花!瑰丽的粉红色钟状花,跟越橘花很像。在这么早的季节,在树林里找到花,才真是叫人喜出望外呢!你采它一束带回家,谁也不会相信这是从野外采来的,准说是从暖房里拿来的。
    ……
展开
目录
告读者
我们的第一位森林通讯员
森林年
每年的森林历
森林报
NO.1冬眠初醒月(春季第一月)
一年——分作12个月的太阳诗篇
林中大事记
森林里拍来的第一个电报
森林里拍来的第二个电报
城市新闻
森林里拍来的第三个电报(急电)
集体农庄生活
集体农庄新闻
打猎
东南西北
打靶场:第一次竞赛
广告:征求住宅
NO.2 候鸟回乡月(春季第二月)
一年——分作12个月的太阳诗篇
鸟类回乡大搬家
戴脚环的鸟
林中大事记
飞鸟带来的快信
林中大战
集体农庄生活
城市新闻
打猎
到马尔基佐大湖去打野鸭
打靶场:第二次竞赛
广告:“神眼”称号竞赛启事
NO.3 歌唱舞蹈月(春季第三月)

打靶场答案
“神眼”竞赛的答案及解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