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弯下腰和孩子交流
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信任
追求他人的尊重与信任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每个正常人的普遍心理,也是一个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实现自我价值的内驱力。尊重与信任的心理机制,对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
在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双方通过语言与情感进行。父母与孩子的相互尊重与信任是成功家教的重要因素。
有教育专家在家庭调查中发现,孩子对父母特别尊重与信任,他们往往把父母看成是自己学习上的启蒙老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感情上的挚友。他们也非常希望能得到父母的尊重与信任,像朋友一样与父母平等的交流。
在他们看来,只有父母的尊重与信任,才是最真实、最可靠的。父母的尊重与信任意味着关爱、重视与鼓励,这是真正触动他们心灵的动力。从教育效果上来看,尊重与信任是一种富有鼓舞作用的教育方式。
父母的尊重与信任,可以促使孩子感到他们与父母处在平等的地位上,从而对父母更加的尊重、敬爱,更加地亲近、服从,内心的话也乐于向父母倾诉。这既增进了父母对孩子内心世界的了解,又使父母教育子女更能有的放矢,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反,假如父母对孩子持不尊重或不信任的态度,就无法了解孩子的愿望与要求,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必然会因此而受到伤害,他们对父母的信赖也势必减弱。
妈妈把晓彤视为掌上明珠。从来不让她自己干任何事情,甚至离家只有几步之遥的地方都不让她独自一个人去。妈妈的担心很多:怕女儿遇到什么突发事件不会处理、或遇到坏人。女儿曾多次想挣脱妈妈的手,独自一个人去做点事情,但都被妈妈给拒绝了。之所以如此,是晓彤的妈妈对孩子处理这些事情的能力缺少尊重与信任,实际上是对女儿自身缺少一种尊重与信任。
一天,晓彤想一个人去书店看书,妈妈没有答应,女儿很严肃地对她说,“妈妈,请你给我一次机会,尊重我的选择,我一定可以做到的。”面对女儿的祈求,妈妈决定给孩子以尊重与信任。很快,女儿高高兴兴地从书店回来了,脸上挂着一种很自豪的表情。
从此以后,女儿能自己处理的问题,妈妈都放手让她尝试着去做,有时还把一些重要的事交给孩子办,完成的都还不错。同时,孩子也感觉到了妈妈对她的尊重与信任,也显得懂事多了,还常和她说好多的知心话,把妈妈视为自己的好朋友。
从该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孩子从懂事开始,便有了自己的思想,与大人一样,渴望被理解、被尊重以及被信任。但是,有的父母往往都忽略了这一点。
教育的奥秘在于坚信孩子“行”。每个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与大人一样,就是渴望受到尊重与信任。父母要自始至终给予孩子前进的信心与力量。哪怕是一次不经意的表扬,一个小小的鼓励,都会让孩子激动很长时间,甚至还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育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暗含期待效应”实验。其原理就是尊重与信任,这种效应被广泛运用于当今的家庭教育中,要求父母要从对孩子的尊重与信任出发,培养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孩子在他人的尊重与信任中不断地进步。
对孩子尊重与信任,能够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让孩子体会到被尊重与认可的快乐。他们会在父母充满信任和友好的目光与言语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实现他们心中的理想。
怎样才能做到尊重与信任孩子呢?
与孩子一起面对挫折。孩子缺乏经验与阅历,有时失败了,或有些失误,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当孩子遇到挫折与失败时,父母应多进行安慰与鼓励,帮助他们找出原因,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充分的保护。
切忌对孩子说“你懂什么”之类的话。很多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却是伤害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恶语”。每当孩子听到它,就会泛起难言的苦涩:父母都不信任我,我还有什么前途呢?甚至会因此而自暴自弃,一蹶不振。
有位哲人说:“自信心是每个人事业成功的支点,一个人若没有自信心,就不可能有所作为。有了自信心,就能把阻力化为动力,战胜各种困难,敢于夺取胜利。”
对孩子要宽严相济,要做孩子的朋友,既对孩子严格要求,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随时给孩子引导和指引;又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伙伴,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尊重孩子的想法;还要给孩子确实到位的帮助,让孩子心里踏实,心理安全,健康长大。
正确对待孩子的缺点,当孩子存在错误的时候,不要用偏激的言辞去斥责,而要循循善诱,晓之以理,与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指出孩子犯错误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设法,帮孩子改正错误。
做孩子最好的玩伴
我们都知道爱玩是孩子天性,所以很多父母并不太过分限制孩子去玩。但是能放下手中的报纸和家务活,蹲下身来和孩子一起玩的父母却不多。大多数父母都认为,玩是孩子的事情,和自己没有关系。而且和孩子玩,也是件不可理解的事情。
很多孩子都喜爱并需要父母做他们的游戏伙伴,和他们一起游戏和交往。父母和孩子一同游戏,一方面能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和孩子交往的过程中,也能够促进孩子的心理发展。
特别是当今社会中,父母经常奔波于外面赚钱,很少有时间与孩子共处,假如能借玩耍的机会与孩子相处,这对于促进亲子问的感情,是大有好处的。更重要的是,玩耍是孩子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最好方式。
笛卡尔是现代实验科学方法论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于整个世界的影响都很大,直到今天,人们都还能感觉到这位哲学家的思想光泽。
笛卡尔一生取得的显著成就,与童年时父亲对他的特殊教育分不开的。与其他的父亲一样,笛卡尔的父亲也望子成龙,但他更愿意与儿子一起玩耍。
笛卡尔小时候很喜欢玩一种搭房子的游戏。笛卡尔的父亲认为,在搭房子的过程中,孩子必须手脑并用,使肌肉得到了锻炼,手眼得到了训练,孩子的动手能力大大增强,就会手巧心灵,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由于在着手之前,孩子的脑子里面,就应该先有个形象,所以在这种游戏中同样锻炼了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
因此,每当笛卡尔玩起搭房子的游戏时,父亲都会给他很多的帮助。他时常引导笛卡尔,对搭建的对象充分地加以想像,告诉他想像得越具体越好。有时他会利用现有的模型、图画去加深笛卡尔头脑中的形象。父亲不但积极地为笛卡尔的“工作”创造条件,还给他讲一些有关结构建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告诉他将木块铺平,怎样去延伸它们。怎样才能达到合理的受力效果等等……
在游戏中,笛卡尔逐渐对前后、左右、上下、中间、旁边等空间有了认识,逐渐形成了高矮、长短、厚薄、轻重、大小等观念。在这种过程中,他也学会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设计,既有了成就感,也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孩子们的好玩、无拘无束、友善的天性给平淡和严肃的世界带来了能量和光。与其想方设法让声音安静下来,让活力消停下来,还不如以赞许的目光来欣赏这纯洁无瑕的童趣。
一位知名幼教专家曾说过:“玩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玩。”的确,对孩子来说,玩是最快乐的事,而且,孩子每天都是一边玩一边学,在玩中学习。如果把游戏当成孩子学习的一种方式,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就能锻炼肢体、发展动作、促进记忆、开发智力、培养情绪、认识世界。
真正科学的家教,是将知识融入孩子的游戏之中,把着眼点放在认识事物、传授和巩固知识上。让孩子通过这些游戏,逐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了解,并且巩固学习到的知识。
怎样与孩子一起玩呢?
父母应以专注的神态很投入地与孩子一起玩。当你真正投入时,孩子才会真正地开心。应付的态度会使孩子感到扫兴,甚至引起一些不愉快。
父母可以与孩子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父母应了解孩子的心理。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孩子,父母在比赛时应“落后”一点,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孩子的成功感;对于太要强、好胜心太强的孩子,父母应胜他一筹,要在游戏过程中锻炼孩子对失败、挫折的心理承受力。
父母应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一起玩。有时孩子对玩的技巧尚未掌握,父母应耐心地与孩子继续玩下去,假如不耐烦地说“你真笨”、“教不会”,孩子马上就会不高兴,或许以后再也不与父母玩这个游戏了。
利用影像设备将父子同乐、母子同乐的镜头摄下来。留作以后欣赏、回忆,培养亲子感情。
读懂孩子的心
父母要读懂孩子的心,不容易。但不管怎样,父母都不应该用打骂的方法去进人孩子的心,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导师。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