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糖络杂病论
0.00     定价 ¥ 78.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030268181
  • 作      者:
    仝小林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糖络杂病论》系统归纳了糖尿病的临床证治,把糖尿病的治疗概括为治糖、治络、治杂三个方面。治糖即控制血糖,通过重新认识《内经》关于“脾瘅”、“消瘅”的论述,明确脾瘅或消瘅即是消渴之前的阶段,临床治疗首先将糖尿病分为肥胖型(脾瘅)和消瘦型(消瘅),总结了不同类型的发展过程,归纳了脾瘅和消瘅的因、机、证、治,并通过临床、流调、实验等着重研究了脾瘅理论,填补了现代糖尿病主体——肥胖型糖尿病理法方药的空白。治络即防治大小血管并发症,通过文献、临床、实验等研究,总结出较完整的糖尿病络病理论指导临床治疗。治杂即治疗影响糖尿病的病症,包括合并症、原发病及各种血糖难控因素等,通过积极治疗病症从而提高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糖络杂病论》适于初涉临床及长期从事临床一线的中医工作者,对于致力中医糖尿病研究领域的临床工作者尤其有启示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1.饮食失宜,首犯胃土,火燔中宫
  《素问·奇病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素问·通评虚实论》云:“凡治消瘅……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景岳全书))亦云:“消渴者,其为病之肇端,皆膏粱肥甘之气,酒食劳伤之过,皆肥贵人之病也,而贫贱者少有也。”盖肥者腻,甘者滞,郁滞中焦,积久化火,上灼肺金而渴饮不止,下淫’肾水而溲多,火灼中土,肆在胃而消谷善饥,虐在肠而大便坚。
  2.七情伤肝,木失调达,郁而化火
  《灵枢·五变》日:“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腕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刘河间《三消论》云:“五志过极皆从火化,热盛伤阴,致令消渴。”《临证指南医案·三消》亦云:“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渴大病。”肝为风木之脏,喜条达,情志失调则伤肝,肝气郁久则化火。且肝主疏泄,调控整个机体新陈代谢,脾升胃降亦有赖于肝之疏泄。肝气郁结,木不疏土,土壅木郁,则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升降失常,枢机不利,致郁而化火,火热怫郁,肆虐中宫。故郑钦安《医学真传·三消症起于何因》日:“消渴生于厥阴风木之气,是以厥阴下水而上火,风火相煽,故生消渴诸证。”
  肝胃郁热或脾虚胃热,胃伏邪火,阳气亢盛而成壮火,火热怫郁,机体功能活动亢进,渐致人不敷出,真气耗损,即成壮火食气,火热与虚象并见。
  3.气散阴伤,阴损及阳,气食少火,命火衰微,累及五脏
  火热内炽,壮火食气,气因火散,火灼阴津,津枯液槁,四肢失濡,五脏失养,故消瘦乏力,溲数频多,虽强食而不充饥,引饮而不救渴。真气耗散,气食少火,阴液消灼,阴损及阳,故日久累及元阳,“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医林改错》)。《临证指南医案》亦日:“初在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此时既有命火元阳不足,又有瘀血内生,阻碍脏腑功能,因而变证百出。故当肝胃郁热或肝热血热持续存在时,由壮火发展至壮火食气终将至气食少火,糖尿病由初始的“脾瘅”或“消瘅”阶段走向传统“三多一少”的消渴阶段终归入消渴并病阶段。
  二、从郁、热、虚、损论“壮火食气,气食少火”
  纵观糖尿病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郁、热、虚、损四个阶段。“壮火食气,气食少火”散见于各个阶段,或表现为壮火,或表现为壮火食气,或表现为气食少火。“壮火食气,气食少火”与糖尿病发展历程密切相关。
展开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自序
上篇
绪论三大医学思想对糖尿病研究的启示
第一章 现代糖尿病中医概述
第一节 现代糖尿病的两大类型:肥胖型糖尿病和消瘦型糖尿病
第二节 消瘦型糖尿病(“消瘅”)
第三节 肥胖型糖尿病(“脾瘅”)
附肥胖新论
第四节 糖尿病发展的四大阶段——郁、热、虚、损
第五节 从“壮火食气,气食少火”论治糖尿病
第六节 糖尿病基本治则治法

第二章 糖尿病络病理论概述
第一节 络、络脉及络病基本概念
第二节 糖尿病络脉的生理特点
第三节 糖尿病络病的病理特点及主要病理改变
第四节 糖尿病络病的临床特点
第五节 糖尿病络病的诊察及辨治要点
第六节 糖尿病络病的治疗原则
第七节 临床络药分类

第三章 糖尿病杂病
参考文献
中篇

第四章 治糖验案
第一节 肥胖型糖尿病
第二节 消瘦型糖尿病
第三节 糖耐量减低
第四节 糖尿病酮症
第五节 反复发作性低血糖

第五章 治络验案
第一节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
第二节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第三节 糖尿病皮肤甲错
第四节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第五节 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

第六章 杂病治验
第一节 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
第二节 糖尿病皮肤温度异常
第三节 糖尿病疖肿
第四节 糖尿病皮肤病
第五节 糖尿病泌尿系感染
第六节 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口腔溃疡
第七节 糖尿病合并不安腿综合征
第八节 糖尿病合并面神经麻痹
第九节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第十节 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
第十一节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
第十二节 糖尿病合并肥胖
第十三节 糖尿病合并妇科疾病
第十四节 糖尿病合并颜面黄色瘤
第十五节 糖尿病合并隐匿性肾炎
第十六节 糖尿病合并雷诺病
第十七节 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
第十八节 糖尿病合并癫痫
第十九节 髓减脑亏
第二十节 周身乏力
第二十一节水肿
第二十二节周身关节痛
第二十三节头痛
第二十四节高热
第二十五节口干口黏
第二十六节眩晕
第二十七节汗出异常
第二十八节失眠
第二十九节颈部黄斑汗出
第三十节类固醇性糖尿病
第三十一节肝源性糖尿病
第三十二节胰源性糖尿病
参考文献

下篇
第七章 经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引言经方的现代临床应用思路探析
第一节 经方在2型糖尿病四阶段中的应用
第二节 经方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
第三节 经方在糖尿病杂病中的应用

第八章 类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第一节 黄连类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第二节 黄芪类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第三节 附子类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第四节 半夏类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第九章 药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篇
附一 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的临床回归
附二 论症、证、病结合
附三 伤寒论药物剂量考
附四 开郁清热法对应用降糖西药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剂量的影响
附五 开郁清热降浊方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多中心随机对照降糖作用的临床研究
附六 清热降浊方治疗超重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附七 糖敏灵丸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新时代的呼唤——论现代慢性病特点及中医诊治策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