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身世之谜
传说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是一个偷换的汉族男婴,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晚清天嘏所著的《清代外史》,书中有-个醒目标题便是《弘历非满洲种》。这本书还说,乾隆知道自己不是满族人,因此在宫中常常穿汉服,还问身边的宠臣自己是否像个汉人。应该说,这本书是没有什么根据的。在为反清排满大造舆论的晚清时期,极力诋毁清朝皇帝、大力渲染清宫秘闻是常事,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带有浓厚的政治气息。但这些带有感隋色彩的发泄不等于事实。就在反清排满者制造清宫秘闻硬说乾隆是以凤换龙的汉族男孩时,又有小说家出来凑热闹。
首先登场的是名噪一时的鸳鸯蝴蝶派大家之一的许啸天。1925年在上海出版的许啸天名著《清宫十三朝演义》,从爱新觉罗始祖布库里雍顺一直写到宣统。书中说乾隆原是陈阁老的儿子,被雍正妻子用掉包计换了来,乾隆长大后从乳母嘴里得知隐情,便借南巡之名去海宁探望亲生父母,但这时陈阁老夫妇早已去世,乾隆只得到墓前用黄幔遮着,行了做儿子的大礼。许啸天编写的虽是百年前的乾隆故事,却融人了上海滩十里洋场的韵味,再加上文笔如行云流水般自然生动,因而十分投合市井小民的胃口。
近些年来,有关乾隆是海宁陈家之子的传闻仍然接连不断地闯入文艺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武侠小说大家金庸的《书剑恩仇录》。金庸就出生在浙江海宁,从小就听到了很多有关乾隆的传说,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便是围绕着乾隆的身世之谜展开的。在金庸的笔下,当时江湖最大的帮会——红花会的总舵主于万亭秘密入宫,将乾隆生母陈世倌夫人的一封信交给乾隆,信中详述当年经过,又说他左腿有一块朱记。待于万亭走后,乾隆便把幼时喂奶的乳母廖氏传来,秘密询问,得悉了自己的家世真情:当年,陈世倌的孩子被抱进雍亲王府,“哪知抱进去的是儿子,抱出来的却是女儿。陈世倌得知是四皇子掉了包,大骇之下,一句都不敢泄漏出去”。金庸在书中还写到陈世倌的三公子即所谓的乾隆的亲弟弟陈家洛。陈家洛继于万亭之后成为红花会总舵主后,期望激发哥哥乾隆的汉族意识,共同成就恢复汉家天下的宏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