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
0.00     定价 ¥ 19.8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802207479
  • 作      者:
    傅斯年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傅斯年是“五四运动”积极的参加者,在现有的那张北大学生游行的经典照片中,扛着大旗走在前边的,正是傅斯年。
    傅斯年历史学研究,主张“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重视考古材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摆脱故纸堆的束缚,同时注意将语言学等其他学科的观点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取得较高的学术成就,在现代历史学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毛泽东那首著名诗句就是为傅斯年而作: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他的记忆力最强,理解力也最强。他能做最细密的绣花针工夫,他又有最大胆的大刀阔斧本领。他是最能做学问的学人,同时他又是最能办事、最有组织才干的天生领袖人物。他的情感是最有热力,往往带有爆炸性的;同时,他又是最温柔、最富于理知、最有条理的一个可爱可亲的人。这都是人世最难得合并在一个人身上的才性,而我们的孟真(傅斯年)确能一身兼有这些最难兼有的品性与才能。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直接史料对间接史料
    史料在一种意义上大致可以分做两类:一、直接的史料;二、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间接的史料。《周书》是间接的材料,毛公鼎则是直接的;《世本》是间接的材料(今已佚),卜辞则是直接的;《明史》是间接的材料,明档案则是直接的。以此类推。有些间接的材料和直接的差不多,例如《史记》所记秦刻石;有些便和直接的材料成极端的相反,例如《左传》《国语》中所载的那些语来语去。自然,直接的材料是比较可信的,间接材料因转手的缘故容易被人更改或加减;但有时某一种直接的材料也许是孤立的,是例外的,而有时间接的材料反是前人精密归纳直接材料而得的:这个都不能一概论断,要随时随地的分别着看。
    直接史料的出处大致有二:一、地下;二、古公廨、古庙宇及世家之所藏。不是一切东西都可在地下保存的,而文字所凭的材料,在后来的,几乎全不能在地下保存,如纸如帛。在早年的幸而所凭借者是骨,是金,是石,是陶,是泥;其是竹木的,只听见说在干燥的西域保存着,在中国北方的天气,已经很不适于保存这些东西于地下。至于世家,中国因为久不是封建的国家,所以是很少的,公廨庙宇是历经兵火匪劫的。所以敦煌的巨藏有一不有二,汲冢的故事一见不再见。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史料之相对的价值
第一章  直接史料对间接史料
第二章  官家的记载对民间的记载
第三章  本国的记载对外国的记载
第四章  近人的记载对远人的记载
第五章  不经意的记载对经意的记载
第六章  本事对旁涉
第七章  直说与隐喻
第八章  口说的史料对著文的史料

第二篇  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
第三篇  与顾颉刚论古史书
第四篇  史记研究
第五篇  战国子家叙论
第六篇  本所发掘安阳殷墟之经过
第七篇  战国文籍中之篇  式书体
第八篇  考古学的新方法
第九篇  明成祖生母记疑
第十篇  夷夏东西说
第一章  毫一商一殷
第二章  夏迹
第三章  夏夷交胜
第四章  诸夷姓
第五章  总结上文

第十一篇  说《广陵之曲江》
第十二篇  谁是《齐物论》之作者?
第十三篇  谁是《后出师表》之作者?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