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历史与地理之谜
0.00     定价 ¥ 29.00
青岛市图书馆
  • ISBN:
    9787511703552
  • 作      者:
    郭伟健, 薛亮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历史与地理之谜》:<br>    超越时空,纵横天地<br>    疑云密布,趣读万象<br>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br>    世界上最早的地图<br>    解读“天书”<br>    “木牛流马”是“古代机器人”吗<br>    谁是日本第一代天皇<br>    神医扁鹊的墓地在何方<br>    北纬30°线上的“死亡区域”<br>    冷热颠倒的地方<br>    充满谜团的可可西里无人区<br>    催人长个子的巨人岛<br>    大西洋深处的神秘“黑潮”<br>    最迷人的知识,就在探索世界未解之谜!<br>
展开
内容介绍
    《历史与地理之谜》是最新版《历史与地理之谜》,书中解答了“木牛流马”是“古代机器人”吗?《山海经》的作者是古巴比伦人吗?梵高为什么自杀?亚历山大大帝的陵墓在哪里?屈原投江为哪般?虞姬死后到底葬在哪里?神医扁鹊的墓地在何方?好端端的大陆为何突然消失?等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文字已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但文字的起源,并不是一个能轻易下结论的问题。<br>    被古文字学家确认为最古老的图画文字是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现在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一块几英寸见方的大理石碑上,两面12个左右的图画清晰地表明这里记载着一个重大事件。在图画文字之后,出现了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画谜文字”,绝大多数考古学家认为这种文字形式出现在公元前1800年的两河流域地区。音节文字很可能是字母文字最终形成前的一个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文字有:公元前3100年的苏美尔文字,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埃及文字,公元前2200年的原始印度文字,公元前2000年的克里特线形文字,公元前1500年的赫梯文字,公元前1300年前后的甲骨文字。字母文字是文字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标志着文字规范化的到来。有些学者认为,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等地使用闪米特语的人,采用了埃及的词汇符号并且使用了词汇的第一个发音而发展了包括某些确定的元音在内的字母文字,但美国学者格尔帕却认为,第一个能被公正地称之为字母文字的是希腊语,希腊语充分地接受了闪米特语的音阶表,发展了元音制度,首创元音与辅音的结合,在公元前9世纪,第一次创造了完备的字母文字体制。而另一些研究者却认为早在公元前1800年,这一伟大创造就已完成了。<br>    关于文字的起源时间、地区、形式等总有许多难于确定的争论,很难理出一个整齐划一的发展阶段。<br>    法国巴黎的卢浮宫里,有一幅世界画坛上最杰出的肖像作品<蒙娜?丽莎》。它的作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达·芬奇(1452-1519年)。<br>    达芬奇于1452年4月15日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芬奇村,是个私生子,在继母和祖父的照料下长大。1468年10月,父亲带着他迁居佛罗伦萨,并把他送到大画家韦罗基奥的画坊里当学徒。从此,16岁的达芬奇开始了拜师学艺的生涯。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达芬奇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不仅因为他是一位出色的画家、雕刻家、建筑师、诗人、哲学家和音乐家,而且他还是一个对解剖学、数学、透视学、工程学等学科有不少贡献的科学家,也是在军事武器上有不少发明创造的发明家。他在航空、天文、地质、流体动力学等方面都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后人曾把达.芬奇遗留下来的壁画、写生、雕刻、科学技术设计稿等种种发明学说,统统输入电子计算机,来测算一下,做完这一切要花费多少岁月。经测算,结果令人惊讶,这至少要经历74年创造性的生活。也就是说,达’芬奇至少得从7岁开始直到逝世前1分钟都在紧张、毫不间断地创造、设计、发明,这可能吗?<br>    专家们对于达.芬奇作为一位天才画家是肯定的,但对于他是否是设计师和工程师,则争议和怀疑很大。有关达芬奇的工程设计遗产多在他死后多年才发现,而他同时代人的所有回忆和所有达芬奇的传说中都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据查阅文献,达芬奇没有实验室,也没有一个类似发明家爱迪生助手那样的工作人员。<br>    关于达.芬奇的疑点是相当多的,其中也包括他的名作((蒙娜’丽莎》。这幅绝世的肖像画历经磨难,那些十分精湛的摹本也让它变得扑朔迷离。按正史的记载,1503年3月,佛罗伦萨银行家佐贡多请来达‘芬奇为其妻子丽莎画肖像,1505年完稿,1506年在达芬奇离开佛罗伦萨时从银行家的手中拿回了这幅作品,以后这张画像一直被珍藏在卢浮宫内。<br>    1911年8月21日,是法国卢浮宫艺术馆清理内务的日子。3名清洁工模样的人从一间贮藏室走出,从容地携这幅世界名画逃之天天。“《蒙娜?丽莎》被盗”成了当时最具爆炸性的新闻,不久以后就有至少6位美国人分别以30万美元的代价各自买到一幅《蒙娜?丽莎》。他们都确信自己买的那幅是真品。虽然两年后此画失而复得,但《蒙娜?丽莎》的真品究竟何在仍作为谜团,更显得“雾失楼台”了。<br>    据说,全世界形形色色的《蒙娜?丽莎》有200多幅,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收藏有4幅。然而这些对一幅举世名作来讲也只是一层薄纱。真正的迷雾还有许多,比如《蒙娜?丽莎》的生活原型到底是谁……一种传统的说法是前面所述的佛罗伦萨银行家的妻子,据达芬奇之友瓦萨里为达芬奇所作的传记写道:“达芬奇为佐贡多之妻蒙娜?丽莎画的肖像用了3年才完成。现在此画为法国国王弗朗索李瓦一世所有,藏于枫丹白露宫。”但这一说法令人多处生疑,他描述说:“达芬奇开始画这幅肖像时,丽莎应该只有24岁……”然而卢浮宫里的(《蒙娜?丽莎》乃是40岁左右的女性形象,而且看不出拖了三年之久的痕迹。有人从油彩的层次断定,它是一气呵成之作。<br>    在西方还有一种说法,即《蒙娜?丽莎》的原型是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位官员的第三个妻子。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西方美术史话》就采用了这一说法。据说,这位贵妇人像一只关在金丝笼里的美丽小鸟,心中满怀孤独和哀怨,画家为了唤起她发自内心的微笑,特意请乐队在一边为她奏乐。<br>    1986年,美国一本艺术杂志披露了一个更大胆、更新奇的说法,《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自画像,他们把达芬奇的自画像和《蒙娜?丽莎》按一定比例合并相叠,以画中眼睛瞳孔一致为准,结果发现这两幅画的眼睛、发脚线轮廓、双颊和鼻子均一模一样;《蒙娜?丽莎》那不言而喻的笑容,恰似达芬奇1518年对镜子所作的自画像的形象。<br>    但许多人认为这一点是不成立的,认为这一切只是巧合,从画本身到作画的时间来看在1503-1505年,画家已是一位50余岁的老人,注重写实主义的达芬奇怎么会开这么大的玩笑,把老态龙钟的自己转化为妩媚动人的少妇。另外《蒙娜?丽莎》被人们喻为“永恒的微笑”,人们也难以想象,这个最美丽的女人的最美丽的微笑是从一个男人的轮廓勾画出来的,这岂不证明,完美即为荒唐。<br>    那么《蒙娜?丽莎》画的到底是谁呢?
展开
目录
    古代文化之谜<br>    文字起源之谜<br>    达·芬奇与《蒙娜·丽莎》之谜<br>    《最后的晚餐》之谜<br>    世界上最早的地图<br>    澳大利亚原始洞穴中的手印之谜<br>    《马拉之死》寓意之谜<br>    印加人的文字之谜<br>    奇异的古画<br>    印度史诗中的谜团<br>    原始文化陶球的奥秘<br>    神秘莫测的纳斯卡地画<br>    人类社会始于“石器时代”还是“木器时代”<br>    “萨索里”文字是世界上最古的文字吗<br>    “女书”比甲骨文还古老吗<br>    复活节岛上的神秘图案是象形文字吗<br>    哈拉巴文明灭于灾乱吗<br>    “编筐文化”何以突然消亡<br>    图腾起源于氏族标志吗<br>    印第安人的“朝圣”源于何时<br>    梵高的《向日葵》是假画吗<br>    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作品<br>    远古岩画中的不解之谜<br>    楔形文字之谜<br>    荷马史诗之谜<br>    古希腊女神之谜<br>    贝育兹织锦画之谜<br>    绳结语之谜<br>    “基督圣体裹尸布”之谜<br>    卡巴杜西亚之谜<br>    纳斯卡高原上的巨画<br>    解读“天书”<br>    雅茅斯石头上的神秘字符<br>    中国历史之谜<br>    佛教什么时候传入中国<br>    余姚河姆渡文化之谜<br>    《水浒传》究竟何人所作<br>    “悬棺”究竟怎样放上峭壁<br>    “木牛流马”是“古代机器人”吗<br>    《山海经》的作者是古巴比伦人吗<br>    盘古神话的来历之争<br>    《易经》中国文化史上的千古之谜<br>    “一捧雪”宝杯之谜<br>    世界名人之谜<br>    中国名人之谜<br>    没有破解的地域之谜<br>    神奇消失的大陆之谜<br>    匪夷所思的海域之谜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