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读《左传》悟人生
0.00     定价 ¥ 32.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1450185
  • 作      者:
    高坊清编著
  • 出 版 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高坊清,男。1956年生,江西瑞昌人,先后就读于九江学院中文系和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西省九江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专业委员会研究员。已发表教育教学论文二十余篇,参加编写了《高中文言文随堂伴读》(第一、二册)、《高中语文课文名篇教学设计》、《高中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等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左传》是历史画卷,是文学鼻祖,是道德全书。是智慧宝库,是治国箴典。《读悟人生》从《左传》中精选出近七十个对现实人生有较强启迪教育意义的故事文段,进行了较通俗的编译和较中肯的析解,并结合当今社会有关社会人生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感悟),从而把经典文化传承与现实生活观照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学以致用、古为今用的求实精神。另外还撷取了《左传》中的大部分警言佳句以飨读者。是书以其较强的思想性、学术性、趣味性、鉴赏性和针对性,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思考现实人生问题开辟了另一片天地,是一部构思新颖、可读性强的国学新作。
展开
精彩书摘
    不过,《春秋》作者和后代注家似乎都把这个家庭悲剧的主要责任归咎于庄公,微词颇多,这也有失公允。“寤生”本不是他的错,而被生母“恶之”,这个荒唐悖论使他一出世就生活在一个不公平的环境中。虽然有幸登上君位,但在“孝道至上”的封建礼教下,“母命难违”也是客观现实,对宠弟的放任似乎也有难言之隐,以致无奈无措。当然,当事态已成无可挽回之势时,不伐不足以维大统、平民愤。我想,作为儿子和兄长,庄公本意也不想把母亲和弟弟逼上绝路。因此,把共叔段赶到共国也就到此为止,把姜氏软禁后又很后悔。至于回答祭仲等朝臣的进谏时表现出来的咒愤,姑且把它看做是庄公在维护一个君主的冠冕堂皇而已。其实,《左传》在故事后紧接着写了“隧而相见”的情景,似乎也隐约表明作者对庄公的同情之意。
    该文以“多行不义必自毙”为主线,把共叔、姜氏、庄公各自的“多行不义”与“毙”有机整合在故事中,其妙处正如清代学者余诚在《重订古文释义新编》中所言,“左氏丘明体识‘春秋书法’微旨,断以‘失教’‘郑志’。通篇尽情发明此四字,以简古透快之笔,写惨刻伤残之事。不特使诸色人须眉毕现,直令郑庄狠毒性情流露满纸。千百载后,洞见其心,真乃鬼斧神工,非寻常笔墨所能致。其字法、句法、承接法、衬托法、摹写法、铺叙断制法、起伏照应法,——金针度过。吕东莱谓为‘十分笔力’,吴荪右称以‘文章之祖’也。”
    教育点悟
    当代《左传》注评者在解读该文的中心意义时,多从政治视角出发揭露奴隶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虚伪与残忍本质。然而,这个故事给我们的教育启示意义似乎更多。
    第一,要加强领导干部家庭成员素质教育与和睦教育。一个普通百姓家庭成员素养差、不团结,影响的仅仅是这一个家庭的生存与发展,充其量也只是对周边邻里多少有一些负面濡染。而一个干部,尤其是一个领导干部的家庭质量,影响的就不仅仅是他一个家庭,而是整个当地的社会环境。这一方面是因为在我国社会生活中,领导干部有一种莫名的感染力,家庭成员素养高、家庭和睦的领导干部,在群众的心目中往往威信更高、感召力更强,作出的决策更易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当地社会往往更加安定和文明;反之,一个领导的家庭质量不高,口碑不好,威信就会降低,群众执行决策号召的效果就会打折扣,当地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就更多。另一方面是因为被家庭问题困扰的领导干部,有时会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导致作出一些错误决策,影响单位以及当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由家庭矛盾上升到社会矛盾的事例不只本文才有,古今中外这样的深刻教训也不少。因此,在对领导干部的继续教育中,不能忽视这方面的内容。
    第二,有意识地、有系统地进行母爱教育。发展心理学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形成与定型的关键期在初中前,性格定型后不是不可改变,但难度相当大。而又有心理学研究证明:相当一部分人的性格形成与母亲有关,因为大多数少年儿童上初中前与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因此,作为母亲,自身的文化素养、道德素养、科学素养、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教育极有影响。文中姜氏这样的失败母亲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但两千多年前的妇女缺乏正确和科学的育儿方法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两千年后的今天,作为一位母亲,缺乏必要的、起码的、可行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则是不可思议的。毋庸讳言,我国现代许许多多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中的母亲,恰恰缺少如何做一个合格母亲的素养,而且在我国还很少有专门进行母亲教育的学校或机构,即使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和北大、清华这样的大学也不多见。学校教科书没有它的一席之地,家庭教育学有它的内容但被束之高阁,偶尔有一些婚育学校也只是变相的收费站。在国外,母亲教育已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重视填补我国母亲教育的空白或盲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孩子的健康性格、提升家庭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意义重大。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隐公·桓公·庄公/001
一、家庭悲剧社稷祸乱——读《郑伯克段于鄢》/001
二、诚实守信立身之本——读《周郑交质》与《穆公还政》/009
三、娇宠奢逸邪祸之胎——读《石碏谏宠州吁》/014
四、执政形象百姓榜样——读《臧僖伯谏观鱼》/021
五、善不可失恶不可长——读《郑伯请成于陈》/026
六、量力而行相时而动——读《庄公戒饬守臣》/033
七、国家之败由官邪也——读《臧哀伯谏纳郜鼎》/040
八、以民为本和谐发展——读《季梁谏追楚师》/048
九、脚踏实地责任如山——读《斗伯比断莫敖必败》/055
十、政治统帅三鼓而竭——读《曹刿论战》/061
十一、俭以养德侈以养恶——读《御孙谏刻桓宫桷》/068

第二部分 闵公·僖公/074
十二、以德绥人不战而屈——读《齐伐楚盟召陵》/074
十三、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读《宫之奇谏假道》/081
十四、施恩益善感恩竭诚——读《秦伯伐晋归侯》/087
十五、千古笑柄终生遗憾——读《僖公卑邾》
与《子鱼论战》/096
十六、天降大任磨砺骨志——读《晋公子重耳及于难》/103
十七、母仪足式臣节可嘉——读《赵姬请逆》
与《介之推不言禄》/110
十八、文明涵养礼仪之邦一一读《展喜犒师》/117
十九、循序渐进从长计议——读《一战而霸,文之教也》/122
二十、爱国至上大义安邦——读《烛之武退秦师》/128
廿一、轻纵为患智者自责——读《晋败秦师于崤》/135

第三部分 文公·宣公·成公/143
廿二、生而彪炳死而无憾——读《秦伯伐晋》与《秦伯任好卒》/143
廿三、昏君无道义士抗暴——读《晋灵公不君》/150
廿四、德为政上事以民先——读《楚子问鼎》与《邾文公迁绎》/156
廿五、勇者必胜骄兵必败——读《齐晋案鞌之战》/163
廿六、言诳必失孝行天下——读《齐佐不辱使命》/169
廿七、十年患难一朝报国——读《知罃对楚子》/175
廿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读《晋侯使吕相绝秦》/181
廿九、为官以德人才强国——读《晋侯复霸》
与《祁奚举善》/188

第四部分 襄公/195
三十、令行禁止执法必严——读《晋侯之弟扬千乱行》/195
卅一、学礼以立品美自高一读《宁武子来聘》与《穆叔报知武子之聘》/201
卅二、审时度势独立创新——读《郑子侵蔡》/207
卅三、谦让为先和睦团结——读《晋侯苋于绵上以治兵》/213
卅四、先天下忧后天下乐——读《晋侯以乐赐魏绛》与《楚子命谥》/218
卅五、养民如子民爱如母——读《师旷侍于晋侯》/224
卅六、言行一致不贪为宝——读《邾庶其来奔》与《宋人得玉献子罕》/230
卅七、死而不朽有德则乐——读《范宣子问不朽》与《子产劝轻币》/236
卅八、淫乱者戒为国而死——读《晏子不死君难》/243
卅九、诗可以观诗可以群——读《季札观周乐》/250
四十、能言善辩民之协矣——读《子产坏晋馆垣》/257
四十一、导谏如川知人善任——读《子产不毁乡校》与《子产论尹何为邑》/265
四十二、谨慎威仪令闻长世——读《北宫文子见令尹围之威仪》/273

第五部分 昭公/280
四十三、荒淫无度良医无救——读《晋侯有疾求医》/280
四十四、以静制动潜修德政——读《椒举如晋求诸侯》/287
四十五、克己复礼励志进取——读《子革对楚灵王》/295
四十六、数典忘祖大逆不道——读《荀跞如周》/302
四十七、不唯名利取之有道——读《韩宣子有环》/308
四十八、谤胜于祝民大于天——读《晏子论祝史荐神》/315
四十九、和而不同同而不和——读《晏子论梁丘据》/322
五十、宽猛相济布政优优——读《子产论政宽猛》/328
五十一、以气制胜义薄云天——读《华登以吴师救华氏》/334
五十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读《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341
五十三、天道唯公厚施民归——读《齐侯与晏子坐于路寝》/347
五十四、不党不朋唯善是举——读《魏献子为政》/354
五十五、惩恶扬善正义之根一一读《邾黑肱以滥来奔》/360

第六部分 定公·哀公/366
五十六、小人当道臣义而行——读《吴楚伯举之战》/366
五十七、大忠大义千古一哭——读《楚子涉睢济江》/372
五十八、行仁知礼大勇宏谋——读《公会齐侯于夹谷》/379
五十九、守成不易创业维艰——读《伍员谏许越成》/386
六十、国之将兴视民如伤——读《吴之入楚召陈在陈》/392
六十一、坦荡如砥视死如归——读《楚子卜而不祭》/399
六十二、为己遭逐喜盈招毁——读《辕颇出奔》与《子胥谏赂》/406
六十三、盟以周信诚以壮国——读《公会吴于橐泉》/412
六十四、泄己之愤招国之殃——-读《楚白公胜之乱》/417
六十五、事预则立怠妄则废——读《晋知伯之乱》/427
后记/43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